从“请进来、走出去”到线上互联

2020-01-25 16:10黄少敏
职业·下旬 2020年11期

黄少敏

摘 要:好的演讲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重要前提。本文阐述了在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打破物理意义上的围墙,增设与实际职业场景及生活场景、时代特点相关的场景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才能和艺术,为其以后在职业生涯、社会生活中建立良好社交关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演讲与口才课程    “请进来”    “走出去”    线上互联

近年来,笔者在进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以杜威的教学理念为指引,不断探寻学科特点和实践经验的结合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以及線上互联等教学形式,打破学校围墙,让演讲的教学与职场及生活场景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更自然、更真实的状态下学习和提高演讲的技能。

一、“请进来”

演讲与口才课程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之一,能否从校企合作角度,以专业为载体,以演讲为切入口,将演讲理论、学科理论与实际场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效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在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上以“智能电子”专业为试点,与国内某知名手机厂商的粤东总代理公司进行了首次合作。经过多轮沟通,笔者制订了教学合作方案,即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演讲与口才入门、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演练之后,学期中再邀请企业培训师到校,向学生作手机营销技巧的培训(4学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营销口才及手机相关专业知识,之后再继续上其他演讲课。

实践证明,这样的合作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实现了“三赢”。

一是学生们掌握了演讲知识与专业的技能。学生事先通过网络收集合作公司的经营及发展等信息,在此过程中拉近了与该公司的情感距离。当企业导师到校授课时,学生的互动及学习欲望大大增强;当导师讲到专业知识的运用时,学生们拿出“我行”的姿态投入学习中,主动地学习、掌握演讲与专业的技能。

二是教师在教学形式学习及教学内容的创新上有了新的收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样的协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也是学习者,也在学习与成长。

三是合作企业在品牌及美誉度上有所收获。在校生无疑是未来的消费主力军或潜在员工,企业进校授课正是企业借机宣传品牌、传递企业价值观的好途径,这样的传播渠道对企业而言非常有价值。

二、“走出去”

2019年12月22日,汕头市举办了“迎亚青盛会,跑激情汕马”国际马拉松比赛(以下简称汕马)。当时,笔者班里有3名学生担任志愿者,全程参与马拉松的志愿服务。笔者以此为契机,通过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做好汕头发展史、风俗文化、马拉松等相关知识的储备,并在当天实时指导3名学生以主持人的身份向全国观众介绍此次活动盛况,以语音的形式发给教师,作为课堂上分析、点评的教学素材。

这一次学生在汕马现场口才演练收获颇丰,3位学生边承担志愿者工作,边“见缝插针”地发来视频、语音的实时报道。3名学生能较好地把握现场主持的特点,有效播报活动内容。当然,在口语化表达、想象力、现场发挥上,3人还有待加强。后来,3名学生回到课堂上,又以当众演讲的形式跟同学分享了这次的活动的心得,3人都表示作为汕马见证者,作为学生志愿者,作为现场播报者,这是一个令自己难忘的成长经历,经此一战,自己对演讲与口才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口才技巧是一门需长期输入、持续练习才能掌握的说话的能力和艺术,而学生一旦掌握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就能更好地表达观点、传递信息、感染他人。这便是演讲与口才课程“走出去”这一教学模式的收获。

三、线上互联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学校的教学变成了在线教学,教学空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实体教室转到了虚拟空间,学校的围墙被“打破”。

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同事与平台技术人员的指导,这次开展的演讲与口才课程线上教学活动虽具挑战性,但仍能顺利推进,“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生活空间”在线上教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课程设计、学生个性化表现、资源选择、演讲场景社会化、多角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尝试。

在本次在线教学中,笔者主要尝试运用了同步直播教学及异步在线教学两个模式。

同步直播教学是指对某个教学单元完全采用同步直播方式,师生同时在线,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都在同步课堂上完成。

在线教育打破了教学的空间,教学资源也大大丰富起来,这有利于开展异步在线教学。异步在线教学是指将课程的学习资源、学习材料、活动指导和作业通过云平台进行发布,引导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和进行团队协作学习,教师通过群组、平台对话框进行异步答疑及指导。

演讲与口才课程任务五是沟通口才,教师与其在直播时纸上谈兵地讲授沟通技巧,不如将其放到实际生活场景中进行教学。以团建活动为例,笔者将班上的同学分为4个演讲队,每队有一名通过竞聘选出来的队长,团建作业就是利用课余时间,要求由队长组织队员定好队名、口号以及每个队员在队中的角色担当,再设计一张海报将以上信息展示出来。接到这个任务后,队长们分别跟队员组建小群,讨论主题,根据自愿或队员特长进行分工,选定海报设计者进行海报设计并在云平台提交作业成果。在团建的过程中,有的队长表现出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技能,快速完成了成果展示;有的队长则在线寻求教师的协助,由教师帮忙找出原因,指导其改变跟队员沟通的方式,最终也完成了任务。在直播课堂时,同学们根据角色的不同及团建过程中的经历,纷纷谈出了对沟通方式、沟通礼仪、沟通口才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沟通口才内容进行提炼总结。

该教学方式对于帮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体验式认知、协作进行知识建构、巩固直播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四、结语

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说话”技巧,使其能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沟通教育、树立形象,能更高效地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不管是“请进来、走出去”还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在线教学,目的都是通过增强场景性、生活性、体验性、设计性、艺术性等来丰富课程教学。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希望这样的教学能在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及社会生活中发挥正面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尔·卡耐基,王林译.演讲的艺术[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2] 余胜泉.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3] 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