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名片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钱钟书在文学、国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颇丰,出版了《围城》《人·兽·鬼》《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著作。
《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
内容介绍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写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围城》包含着深厚的思想意蕴。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識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二是文化批判。作品通过对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围城》中的文化讽刺更多是基于中西文化冲突、碰撞的历史平台,而这正是钱钟书的着力点之一。其一以现代文化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弊端,如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的迂腐。其二嘲讽对西方文化的生搬硬套,“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丁,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其三探讨对西方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中的荒诞。这个层面是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基本关系的探讨。
精段选读一
方鸿渐到馆子,那两个客人已经先在。一个躬背高额,大眼睛,苍白脸,戴夹鼻金丝眼镜,穿的西装袖口遮没手指,光光的脸,没胡子也没皱纹,而看来像个幼稚的老太婆或者上了年纪的小孩子。一个气概飞扬,鼻子直而高,侧望像脸上斜搁了一张梯,颈下打的领结饱满齐整得使方鸿渐绝望地企羡。
辛楣见了鸿渐,热烈欢迎。彼此介绍之后,鸿渐才知道那位躬背的是哲学家褚慎明。另一位叫董斜川,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内调回国,尚未到部,善做旧诗,是个大才子。这位褚慎明原名褚家宝,成名以后,嫌“家宝”这名字不合哲学家身份,据斯宾诺沙改名的先例,换称“慎明”,取“慎思明辨”的意思。他自小负神童之誉,但有人说他是神经病。他小学、中学、大学都不肯毕业,因为他觉得没有先生配教他考他。他常翻外国哲学杂志,查出世界大哲学家的通信处,写信给他们,说自己如何爱读他们的书,把哲学杂志书评栏里赞美他们著作的话,改头换面算自己的意见。外国哲学家是知识分子里最牢骚不平的人,专门的权威没有科学家那样高,通俗的名气没有文学家那样大,忽然几万里外有人写信恭维,不用说,高兴得险些忘掉了哲学。他们理想中中国是个不知怎样鄙塞落伍的原始国家,而这个中国人信里说几句话,倒有分寸,便回信赞褚慎明是中国新哲学的创始人,还有送书给他的。不过褚慎明再写信去,就收不到多少复信,缘故是那些虚荣的老头子拿了他的第一封信向同行卖弄,不料彼此都收到他这样一封信,彼此都是他认为“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不免扫兴生气了。褚慎明靠着三四十封这类回信,吓倒了无数人,有位爱才的阔官僚花一万金送他出洋。西洋大哲学家不回他信的只有柏格森——柏格森最怕陌生人去缠他,住址严守秘密,电话簿上都没有他的名字。褚慎明到了欧洲,用尽心思,写信到柏格森寓处约期拜访,谁知道原信退回,他从此对直觉主义痛心疾首。柏格森的敌人罗素肯敷衍中国人,请他喝过一次茶,他从此研究数理逻辑。他把那位送他出洋的大官僚讲中国人生观的著作翻成英文,每月到国立银行里领一笔生活费,过极闲适的日子。
董斜川的父亲董沂孙是个老名士,虽在民国做官,但不忘前清。斜川才气甚好,跟着老子作旧诗。中国是出儒将的国家,不比法国有一两个提得起笔的将军就要请进国家学院去高供着。斜川的将略跟一般儒将相去无几,而他的诗即使不是儒将作的,也算得好了。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不好,这对于士兵,倒未始非福。他做军事参赞,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他回国不多几天,想另谋个事。
方鸿渐见董斜川像尊人物,又听赵辛楣说是名父之子,不胜倾倒,说:“老太爷沂孙先生的诗,海内闻名。董先生不愧家学渊源,更难得是文武全才。”他自以为这算得恭维周到了。
董斜川道:“我作的诗,路数跟家严不同。家严年轻时候的诗取径没有我现在这样高。他到如今还不脱黄仲则、龚定庵那些乾嘉人习气,我一开笔就做的同光体。”
方鸿渐不敢开口。
赏读感悟
钱钟书先生通过他“学者式”的语言成功地刻画了一大批性格饱满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在《围城》里,几乎每个人物出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进行了一番描绘。
如上面的选段中,褚慎明是以赵辛楣邀请参加宴会的客人身份出现的。作者通过惟妙惟肖的肖像刻画,把褚慎明的丑相描写得淋漓尽致;在后文又将其行为白描出来,可谓“穷形尽相”。
精段选读二
鸿渐走出门,神经麻木,不感觉冷,意识里只有左颊在烫。头脑里,情思弥漫纷乱,像个北风飘雪片的天空。他信脚走着,彻夜不睡的路灯把他的影子一盏盏彼此递交。他仿佛另外有一个自己在说:“完了!完了!”散杂的心思立刻一撮似的集中,开始觉得伤心。左颊忽然星星作痛。他一摸湿腻腻的,以为是血,吓得脚软。走到灯下,瞧手指上没有痕迹,才知道流了眼泪。同时感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鸿渐本能地伸手进口袋,想等个叫卖的小贩,买个面包,恍然记起身上没有钱。肚子饿的人会火,不过这火像纸头烧起来的,不会耐久。他无处可去,想还是回家睡。真碰见了陆太太也不怕她。就算自己先动手,柔嘉报复得这样狠毒,两下勾销。他看表上十点已过,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出来的,也许她早走了。弄口没见汽车,先放了心。
他一进门,房东太太听见声音,赶出来说:“方先生,是你!你们少奶奶不舒服,带了李妈到陆家去了,今天不回来了。这是你房上的钥匙,留下来交给你的。你明天早饭到我家来吃,李妈跟我说好的。”鸿渐心直沉下去,捞不起来,机械地接钥匙,道声谢。房东太太像还有话说,他三脚两步逃上楼。
开了卧室的门,拨亮电灯,破杯子跟梳子仍在原处,成堆的箱子少了一只。他呆呆地站着,身心迟钝得发不出急,生不出气。柔嘉走了,可是这房里还留下她的怒容、她的哭声、她的说话,在空气里没有消失。他望见桌上一张片子,走近一看,是陆太太的。忽然怒起,撕为粉碎,狠声道:“好,你倒自由得很,撇下我就走!”这简短一怒把余劲都使尽了,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觉得房屋旋转,想不得了,万万不能生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经理,说妥了再筹旅费,旧历年可以在重庆过。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虽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
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了灯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时也是死的样品。
那只祖传的老钟当当打起来,仿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当、当、当、当、当”响了六下。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家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对人生的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赏读感悟
《围城》这本小说中有极其精准直指人生与人心的寓言,如“鸟笼”“围城”,当然还有更扑朔迷离的“老自鸣钟”。该选段是《围城》这本小说的最后一段,是全书的结尾。在这里,作者用那个每小时慢七分钟的老钟象征方鸿渐。这个“老自鸣钟”也是当时落后的中国历史的象征。它是世界的自我迷失,也是人在时间里的迷失和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