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洪志
摘 要:笔者所在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技能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
关键词:数控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创新 内部管理模式 “7S”管理理念
笔者所在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在开展“校内工学结合、校外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校企共建、创新管理、提升内涵”的内部管理特色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7S”管理理念,提升学校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水平及车间管理内涵,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今后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内部管理模式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通过校企共建,解决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设备的提升,通过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着力解决实训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的问题,从而真正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二)通过创新管理,解决本专业教学脱离真实生产情境的问题
通过引入企业“7S”管理理念,以企业的角度提高师生的管理理念,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三)通过提升内涵,解决企业文化融入实训车间与教学的问题
切实提高实训车间与企业的衔接,营造“进校即进厂、实训即上班”的良好氛围。
二、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内部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
“校企共建、创新管理、提升内涵”特色管理模式,工作过程一共包括了四个方面:通过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提升本专业的硬件与软件实力;通过引入企业“7S”管理理念,提高师生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通过提升内涵,引进企业文化,创建一流的教学环境。
(一)企业调研:掌握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
为全面了解数控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2013年4月至7月,学校教研组组织专业教师深入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云南华溪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调查,调查涉及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近30名,调查工作岗位近10个。共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5份。
(二)校企共建:加强实训设备提升,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
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与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共建成“数控加工实训中心”“普车加工实训中心”“钳工实训中心”“焊工实训中心”等四个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投入200余万元充实、更新数控加工专业设备以及实训场地的改造,使主要设备性能与大理地区现代企业要求趋同,完善以真实生产情境为主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和场地建设,极大地支撑了本专业的实训教学,提升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与技能的训练的效果。
(三)创新管理:实施企业文化进车间,推行企业“7S”管理
1.企业文化进车间
通过调研与走访,笔者体会到良好的实训教学情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在武汉华中数控有限公司的指导下,学校引入华中数控企业理念,如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推动工学结合、促进职教创新,共建师资队伍、传递技术信息,突出能力培养、培育技术人才,推动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制造2025”,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以质量为生命等。学校以这些理念为参加,对四个实训中心进行了企业情境化改造,着力打造“进校即进厂、实训即上班”的理念。
2.引入企业“7S”管理理念
“7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7S”。
(四)提升内涵:把企业文化融入实训车间,营造企业真实工作情境
1.实施企业文化进车间
企业文化进车间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比如在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学校依据现有机床和车间面积设计了宣传展板,主要用于宣传企业文化、介绍车间情况,并对实训区进行划片,营造企业实际生产情境。
2.优化现场管理制度
为规范车间现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工艺畅通和卫生洁净,促进车间的持续稳定发展,在推行“7S”管理的过程中,车间首先从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的措施入手,对原有的《车间现场管理制度》进行修订,新增了清洁生产、安全管理的内容,明确了车间主任、教研组长、指导教师、管理员、实训学生的职责。
3.抓好小细节、促进“7S”不断完善提高
在细节管理方面,对个人工具柜里的工具、水杯、记录本等都要定容、定位、定量。这样可以让师生养成良好工作作风和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的良好习惯。
为进一步提高认识、查找不足、发现问题,促进“7S”工作的提高,车间召开了“7S”实施情况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所有管理人员、班组长观看了“7S”管理活动开展对比照片并到车间现场对开展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宣传橱窗内也张贴了“7S”整改对比照片。
4.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提高师生安全技能,改进教学方法,让安全学习变得自然、快乐。车间自查自纠,以师生交流的形式,讲解身边“三违”现象及危险因素,利用知识竞赛、照片宣传、安全消防演练等形式,生动形象地把安全知识传递给师生。各班组坚持召开班前会议,完善基础管理台账。
5.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并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7S”成果的保持,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因此学校把“7S”管理形成了标准化管理,制定“7S”管理检查表,按时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评比,每月进行考核。
三、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极大提升了本专业办学实力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极大提升了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办学实力,从师资培养到设备更新都有较大提高。
(二)创新实训车间管理
企业“7S”管理活动的开展,让师生们看到了良好的效果,车间面貌焕然一新,给了师生们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把改善工作、学习环境和师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师生真正实现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健康生活”。
(三)师生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
创新管理使师生修养有很大的提高,师生面貌也焕然一新。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时间观念更强了,学生的“慵懒散漫”现象大为改观,实训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成效显著。
四、对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实施的思考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7S”管理,能更好地展现校园文化理念,在规范化管理、师生素养、文明办公和安全节约等方面达到了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因此,学校应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素养,规范自身行为,在平时的工作中,提高文明标准,增强团队意识,养成按规定行事的良好工作、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奉艳.7S管理在自来水企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2).
[2]宋杰书.5S考核与现场设备自主维护探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0(23).
(作者单位:大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