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课文探究

2020-01-25 16:08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景物上帝母亲

入乎其内

一、明暗线索设置巧妙,内容奔放洒脱又不失严谨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思念。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关于死;为什么出生;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这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自己虽然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

二、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与传神的虚写,动静结合

《我与地坛》不仅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打动了海内外无数读者,最重要的是善于抓住地坛的景物细节和“我”的心理变化细节,反复描述,不断状写,认真临摹,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信念。

1.景物描写方面,作者借助拟人、排比、衬托等方法,既突出荒园的坍圮状态,又以小见大地凸显了历经沧桑的地坛变得荒芜的境况,这正跟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态相吻合。

2.人物的心理变化方面,作者精巧地以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来突出其心理状况,表明这古园是和他息息相通的,古园的一切生命和其他一切景象,都能理解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给他以生命的启示。

三、语言极富哲理性

作者笔下的地坛历经四百多年的变化,虽然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但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宁静地存留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荒芜但不衰败”的事实,对于一个为生死问题苦苦思索的残疾青年来说,肯定有所启示。故园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积极面对人生的源泉。于是“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地坛陪伴“我”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在死生间进行彻底的思考和痛苦的选择,使“我”走出了阴影,坦然面对生活,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走出了人生的低谷。作者说他“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母亲面对这个难题没有退缩,没有消极地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儿子找到一条通向幸福的道路,她默默地支持着儿子,宽慰着儿子。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啟示:“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四、表达真情实感

一篇文章令人难忘的根本原因,是其中的人与事能让读者有动情之处。而要动情,文章的选材就得恰当贴切,可读性强。《我与地坛》之所以能撼人心扉,就在于作者善于顺理成章地以“我”的事情来展露“我”的情感,表达真情实感。文中“我”花了几年时间完成了对生命的思考和解读,其肉体上的挣扎和心灵上的洗礼,都是以人和事来表达的。“我”从草木蝼蚁身上体悟到了微小的生命尚且能顽强活下去的精神动力,能够清醒地洞察未来,选择生存,难能可贵。

出乎其外

我二十一岁那年

史铁生

19年前,父亲搀扶着我第一次走进那病房。那时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那天恰是我21岁生日的第二天。我对医学对命运都还未及了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将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我舒心地躺下来睡了个好觉,心想:十天,一个月,好吧就算是三个月,然后我就又能是原来的样子了。和我一起插队的同学来看我时,也都这样想,他们给我带来很多书。可是我不仅没能出院,病反而更厉害了。整个冬天就快过去,我反倒拄着拐杖都走不到院子里去了,双腿日甚一日地麻木,肌肉无可遏止地萎缩。

我能住到7号来,事实上是因为大夫护士们都同情我。大夫护士都已经明白我这病的前景极为不妙,还因为我爱读书。护士长好几次在我母亲面前夸我,最后总是说:“唉,这孩子……”这一声叹,暴露了当代医学的爱莫能助。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帮助我,只能让我住得好一点,安静些,读读书吧——他们可能是想,说不定书中能有“这孩子”一条路。

可我已经没了读书的兴致。整日躺在床上,听各种脚步从门外走过。心里荒荒凉凉地祈祷: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也给我留下!

窗外的小花园里已是桃红柳绿,22个春天没有哪一个像这样让人心抖。我已经不敢去羡慕那些在花丛树行间漫步的健康人和在小路上打羽毛球的年轻人。我记得我久久地看过一个身着病服的老人,在草地上踱着方步晒太阳;只要这样,我想只要这样!只要能这样就行了,就够了!我回忆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是什么感觉?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是什么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踢着它走是什么感觉?没这样回忆过的人不会相信,那竟是回忆不出来的!老人走后我仍呆望着那块草地,阳光在那儿慢慢地淡薄,脱离,凝作一缕孤哀凄寂的红光一步步爬上墙,爬上楼顶……

我乞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着一个临时的玩笑——在我的脊椎里装进了一个良性的瘤子。对对,它可以长在椎管内,但须长在软膜外,那样才能把它剥离而不损坏那条珍贵的脊髄。我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写下“上帝保佑”,我想,或许把这四个字写到千遍万遍就会赢得上帝的怜悯,让它是个瘤子,一个善意的瘤子。要么干脆是个恶毒的瘤子,能要命的那一种,那也行。

朋友送了我一包莲子,无聊时我捡几颗泡在瓶子里,想,赌不赌一个愿?要是它们能发芽,我的病就不过是个瘤子。但我战战兢兢地一直没敢赌。谁料几天后莲子竟都发芽。然而科学胜利了,它三番五次地说那儿没有瘤子,没有没有。定案之日,我像个冤判的屈鬼那样疯狂地作乱,挣扎着站起来,心想干嘛不能跑一回给那个没良心的上帝瞧瞧?后果很简单,如果你没摔死你必会明白:确实,你干不过上帝。

我终日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心里先是完全的空白,随后由着一个死字去填满。王主任来了。我面向墙躺着,王主任坐在我身后许久不说什么,然后说了,话并不多,大意是:还是看看书吧,你不是爱看书吗?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将来你工作了,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你会后悔这段时光就让它这么白白地过去了。这些话当然并不能打消我的死念,但这些话我受用终生,在以后的若干年里我频繁地对死神抱有过热情,但在未死之前我一直记得王主任这些话,因而还是去做些事。使我没有去死的原因很多,“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亦为其一,慢慢地去做些事,于是慢慢地,有了活的兴致和价值感。

晚上朋友们走了,在小台灯幽寂而又喧嚣的光线里,我开始想写点什么,那便是我创作欲望最初的萌生。我一时忘记了死。

21岁过去,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我没有死,也再不能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在以后的年月里,还将有很多我料想不到的事发生,我仍旧有时候默念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选自《我二十一岁那年》,有删改)

同步训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五段结尾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惨淡凄寂的氛围,映衬出作者孤独哀伤的心情。看似寫景,实则写人,侧面写出病情带给“我”的打击和痛苦。

B.“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王主任的一番话,虽未能打消“我”的求死念头,却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后来“我”开始慢慢地去做些事,感受到了活着的兴致和价值感。

C.“我”曾千方百计祈求“上帝保佑”,但却并未能得到上帝的怜悯,甚至一度走向茫然。后来,“我”终于放弃了信奉“上帝”,转而追求另一种精神。

D.“说不定书中能有‘这孩子一条路”,这句话别有深意,文章多次写到“我”爱看书,暗合后文的“乞灵于自己的精神”这一意图。

2.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铁生的散文语言极有特色,请结合本文举例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景物上帝母亲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给母亲的信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I dreamed I had an interview with God我梦到自己采访上帝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