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防疫设计的作品征集中展开的思考

2020-01-25 11:18蒋红斌邸稷
设计 2020年24期
关键词:抗疫疫情设计

蒋红斌 邸稷

一、疫情中的设计概况

在本次由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防疫抗疫主题的稿件征集活动中,参与者以青年设计师,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为主要涉及群体;收集到的作品以平面设计作品和产品设计作品为主,包含部分的信息与新媒体设计;同时,各大美术院校积极投稿,也成为本次征稿的一大主要力量,如图1-3。

作品主题分布情况

1.平面设计:在本次征集中,平面设计作品作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主题最为多样。其中提及较多的关键词为:各行各业的努力(40%)、齐心协力全民抗疫(28%)、中国加油武汉加油(23%)、乐观自信精神(15%)、自觉防护意识(13%)、勿食野味保护自然(13%)、致敬医护(11%)(集中表现女性医护占3%)。

其中每一幅作品基本围绕1-2个关键词展开,其主题与思想极大地体现了在疫情中设计师们的关注点以及人们对于疫情所产生的焦点问题的重视与关注程度。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方向,主要以日常居家防护工具为主(其中以对于口罩的设计居多),也包含有对于公共地区卫生防护系统、医疗设备,以及对于病人的情感关怀式设计等众多不同的主题与内容,也彰显出了不同设计是与众不同的思路与设计类作品抗击疫情的多种途径与表现。

3.信息/新媒体设计:本次征稿的信息设计内容以科普宣传和歌颂疫情中的普通人为主要主题,以提高人们的防疫意识为主要目的,来更好地从自身开始来抗击疫情的蔓延态势,来加快疫情的结束。新媒体的表达方式也让内容更加的直观易懂,互动性更强。

二、设计在本次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1.对于社会整体抗疫意识的提高:从疫情开始蔓延之初,无数设计类作品开始出现,而他们最直观的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抗疫知识的传播。在疫情之初,人们并不甚注意防护,除了大篇幅的新闻报道,人们如不去刻意的搜索很难获得到有效的防护方式。

彼时社会上充斥着不听劝阻的人群拒戴口罩出行,破坏社会秩序的新闻。而设计类作品的出现,让各个年龄段的人们,不论是幼童或是老年人,都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去了解“病毒”的危害性,以及我们所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当这样的海报以及信息设计作品遍布街头的时候,人们潜移默化中就已经将其所表达的内容明确于心,来提高了人们的抗疫意识。

2.对于抗疫社会信心的提高:疫情中期,随着疫情的传播,一些人开始出现了悲观的想法,认为短时间内人类无法克服这场“灾难”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在网络上传播消极的观念,社会氛围向消极方向转变,而这时设计的作用,则是更好地向人们传播了正能量,让人们的视线向前看,去关注于疫情结束后的美好的未来,提高民族自信心,去关注那些勇敢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并为疫情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对于中国精神的弘扬:通过这次疫情,人们团结起来,无数的英雄人物涌现出来,它们分布于各行各业,他们奋勇直前,而他们身上的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大无畏的中国精神的一部分。在本次征集到的作品中,10%设计师去选择描绘 “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这同时也是对于中国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传播与弘扬,对于世界团结抗疫,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典型案例与主题分析

在本次征稿中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的设计作品,其形式多样,主题明确,表现的精神与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去深思。下面将以不同的主题与形式的优秀作品为例对本次征集作品进行分析。

1.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作品作为在各设计类型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其所表现的其所表现的主题也更加的丰富与多样,采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

作为本次疫情的热门主题之一,作品《我们的战疫》(图4)表现的是各行各业的在抗击疫情中形象他们有建筑工人,有警察,有医生,也有食堂师傅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但都奋斗在抗疫的一线,海报的右上角还标有警示人们的标语,来增强人们的防护意识,这幅作品也向人们传达出了无论是医生、工人、军人,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作,在疫情来临的时候,大家都共同抗疫,义无反顾。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绝不退缩的口号与精神,是在全民抗疫的今天最振奋人心的话语。

《打包的城市不孤单》(图5)作者的创意来自封闭的城市,宅居,打包快递和志愿者。疫情防控期间,城市和家庭都被封锁了起来。但是,封城不代表禁锢、无助和冷漠,封闭的表象下全民抗击疫情的信心和爱心,面对这样的“打包城市”我们并不孤单。“不能回家”“封锁”似乎是人们在疫情中所非常介意的字眼,在新年时节不能與家人团聚也为人们烦恼。而这样的作品,能带给人们以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封闭的表象”下是人们的“抗疫决心”。

《庚子年因果启示录》(图6)是在疫情前期投递的一份作品,作品的主题是对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的抵制以及对于保护自然的倡议,即使在疫情后期被证明蝙蝠并非一定是病毒的来源,是的这份作品的主题产生了一些偏移,但作品在保护自然上的表现仍旧值得人类的深思,对自然的破坏中有一天会酿成我们无法弥补的大错。

歧视问题的发生也同样引起了平面设计师们的关注。作品《请不要为我贴上标签》(图7)以简单的画面同时引发了人们深刻的思考:面对“禁止所有武汉人入内”“武汉人都有病毒”等攻击性的言论,我们应该反思,病毒面前,人类本应团结合作共抗疫情但如今却互相伤害的现状;而《dont cry》)(图8)则是以更加含蓄的方式向我们传达出了:疫情当前,面对武汉严重的疫情情况,要做的绝对不是歧视而是要去帮助所有人民齐心协力渡过难关的精神。

“歌颂医者”同样也是这次疫情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主题。“医者”身上似乎有一种使命,也正是这种使命让他们在危急时刻下,显得那么的伟大。在作品《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图9)中作者改编了这样的一句诗句:“战士百战穿白衣,不破肺炎终不还”这也许就是对于这群白衣天使的最好的描述。

2.产品设计:疫情期间,“口罩”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在口罩数量的需求变大的同时,“如何合理地利用口罩”也成了设计之门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议题。面对市面上的口罩真假不一,效果较差的现状,以及医护人员对于更高质量的口罩的需求,《看护者口鼻分离硅胶防尘防护口罩》(图10)就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他更加的贴合人们的 脸形,并在口鼻处阻断,来防止异物异味与进一步的交叉感染,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健康。

随着疫情的不断扩散,除了对于日常医疗用品(如口罩)的需求量与质量要求扩大,对于医院等医疗设施与设备的需求量也不断地扩大。国家带头修建方舱医院,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修建速度之快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加高效紧凑,同时又具有隔离功能的单人病房需求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事实,“集装箱病房”(图11)概念的提出也将会为医疗设施的优化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案,来合理安排病人,统配医资,在疫情等突发状况下发挥请有力的援助作用。

同样,在人力短缺以及流行性病毒易致人感染的情况下,“区域性智能医用清洁机器人”(图12-13)的提出也能很好地解决人力短缺问题并抑制感染源,通过智能清洁消毒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方式,减少相关人员被感染的风险。实现高频率、不间断、安全高效的医院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工作,便捷快速地完成高标准清洁任务。同时实现预设特定区域的消毒、空气净化等任务,极大减轻工作人员压力。

3.信息/媒体设计:在收集到的媒体类的稿件中,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群众科普。又简明的语言和动画,用人们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进行创作,这也使得这些作品比起静态的平面更加的生动而有活力。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品出现。作品《伟大的渺小》(图14-15)以描绘快递员疫情中的生活为主要线索,来表现出在疫情中那些“平民英雄”的形象歌颂了疫情下的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作者在对作品进行描述时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少有人去发现在这场战役中,普通的平凡人也在发光发热,也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社会,去反馈国家,他们就是伟大的渺小。”这也向社会传达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正能量,来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与社会上的那些“伟大的小人物”从而引导防疫抗疫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四、设计在疫情中产生的问题

在本次疫情中,“设计”作为一种传播声音与力量的方式饱受社会的瞩目,但与此同时,我们仍旧从中看到当下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与挑战,通过对于问题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1.间接性:疫情防控期间虽有大量的设计作品产生,但饱受争议的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平面招贴方式来呈现。“设计”在本次的疫情中最敏捷反映和最大量产出的“平面招贴”现象,一方面表明设计带给人们的影响,更多地发力于观念、精神和思想层面。他们几乎很难与现实生活作实际的对接,根本上规范社会与个人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间接的、倡导性的建议”。另一方面,手段过于老旧。今天信息方式如此多元,可是,设计的手段活跃度却依然在沿用三、四十年前的招贴方式。試问,谁去贴?贴哪里?从这一方面深思开来,我们的设计者在“设计如何作用社会”的问题上思之甚少。

2.时效性与作用范围:从时间角度来分析,海报所能带给人们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它的内容也需要随着疫情的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从此来看,设计所能带给人们的有用价值的时间是有限的。

从空间角度来分析,大多数设计的传播范围是有限的,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对设计内容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和使用,这要收到地理,生产水平,信息传播速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大多设计未走出“舒适圈”真的面向大众,仅仅作为在设计界内部知名的设计,也致使设计有作用范围小的特点。

在产品创新上就更是如此,产品类的作品虽想法多样,但却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到实地产生医疗或社会效益,研发与组织生产、以及产品创新的生态等因素局限也强烈地折射出了真正让设计发挥社会作用的时间和空间非一般而浅易。进而,无疑,随着时间的延续,防控期的设计将更多地跨过停留于表面的作品,而深刻地发挥实际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3.错误导向与语境迁移:在疫情初期,很多平面设计师将他们的设计重点放在了“勿食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观点上,加上前期媒体的错误传播使人们对于疫情产生了一定的误解,即使是在该结论已经被推翻,社会不再认为“野生动物”是疫情根源的今天,也仍有人会在阅览大量相关设计后产生错误的想法和观念,给社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作用。

同时,我们在疫情特殊时期产生的一些口号与标语,以及一些设计主题,在非疫情的语境下并不具有实用性,所以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也不能够对有争议的事件产生绝对的“对与错”的观念。

4.缺乏内容深度的设计现状:当前设计类作品虽然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够给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发挥实际作用的设计却为数不多。大量的平面作品流于表面,内容不够切合实际,很难让人产生共感心理或者是带来有效的内容指向,艺术性的表达和直观的结合仍不够,优秀的画工背后是思想的贫瘠,导致很难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而产品类作品则数量稀少,征集数量不足平面的六分之一的现状,一方面是由于设计类别和难度的差异,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优秀人才缺乏的现状。

五、对疫情防控期间设计的反思

1.作品内容有效性与真实性值得推敲:设计作品的有效性,一方面体现在设计的意图能否真正地被大众所察觉与接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传达的内容信息是否真实并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从平面设计、信息设计与媒体设计来看,作为目前大众接受最广泛的一种创作形式,其传播的相对广泛性同时也要求设计的内容与传达信息需要更加的准确与简明。在本次疫情初期,在未经完全证实的情况下,“蝙蝠”成为部分群众与媒体攻击的对象,同时“迅速”成为了设计师表现的元素之一,在前期征集的稿件中被广泛使用。这种“不确定”元素的运用,无疑是对于一些谣言的再次扩散,乃至对于整体的社会产生一定的错误导向作用。

从产品设计来看,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发挥用途,成为人们的选择目标,成为一大重要的课题,缺乏深度和对于社会现状思考与调研的设计是很难真正的打动大众的,在改进外观的同时对于“功能”的关注,也是设计师们该进行思考的一大重点。

而这都要求设计师在表达作品的含义的同时对于“不确定性的元素”要谨慎使用,避免错误言论的扩大化,同时为能够真正地缓解和解决疫情中的相关问题来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

猜你喜欢
抗疫疫情设计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BUBA台灯设计
疫情中的我
抗疫作品展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