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良
在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并深度引领产业变革的当下,中关村再次携梦远航,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全面发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123RF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过去1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产值从9.5万亿元增长到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3%上升到36.2%。中国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世界十大数字经济指数最高的国家行列,名列第九。
数字经济在PC时代、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正在迅速迈进万物互联,全面上云和规模化上链的新阶段,成为经济发展的活力引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能,世界各国新一轮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在实体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之际,数字经济呈现出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在维持消费、保障就业、稳定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日益与实体经济更加紧密融合发展,促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今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为生产要素。可以说,数据也是生产力。北京市大力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区,提出努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2020年1-8月份,北京市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游戏、在线体育4个领域企业营收总额同比增长30.4%,远超服务业平均水平。《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到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55%。
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刘航表示,作为我国数字最为密集,数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2019年中关村数字经济总收入达到了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8.3%,今年1-10月份,总收入已达到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在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占比达到了48.1%,培育了8541家数字经济企业,有效授权专利29000余个。中关村在整个互联网协同办公、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生活等各方面助力全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为各个领域疫后重振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已成为引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对“数据”的重视由来已久,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上,始终瞄准全球创新前沿。2012年率先布局启动设立了“中关村大数据日”活动,并挂牌第一家大数据实验室;2014年出台了《加快培育中关村大数据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率先布局大数据产业;2016年指导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块链产业联盟,2017年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今年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字经济引领发展的行动计划》,首次提出培育十大新业态,全方位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近日,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示范区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路线图》,这是系统回顾过去五年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情况,聚焦“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更高的目标,更实的举措。同时也是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示范区在深化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和示范引领的具体行动指南。
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数字经济要实现总收入规模超過6万亿,年均增速不低于15%。技术上要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创新技术,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型领军企业、100家独角兽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支持新建10家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推动10大标杆场景应用示范,在技术、产业、应用、集群、生态和规则六大领域实现全面引领,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另外,为了引导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践行标准规范,倡导数字伦理,探寻数字文明,中关村还发起了《数字经济发展公约》倡议。公约由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牵头起草,已有百分点、明略数据等80多家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响应,旨在提高行业自律能力。
相关企业在自愿签署公约,成为公约成员机构后,将严格遵守、执行开放数字经济所需的公共资源、促进平台间数据和服务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合法开放共享等公约内容。
此外,在中关村管委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的指导下,由中关村智用研究院、百度、浪潮联合发起的,面向产业应用的AI开源评测基准“AI-Rank”同时发布,基准所采用的评价体系可通过多个指标测试综合评分,能够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为提高中关村产业孵化支撑能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中关村管委会在2019年推出了“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近日,中关村管委会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底层开源深度学习平台、计算机视觉开源开放协同创新平台、智慧医院协同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协同创新平台、AI标准评测和数据分享平台等5家“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授牌,将进一步推进国产开源框架生态建设,完善平台服务生态体系,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而提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孵化支撑能力,促进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
至此,“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已经达到33个。创新平台将进一步推进国产开源框架生态建设,完善平台服务生态体系,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今年以来,中关村软件园深入实施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重要举措,汇聚中关村科技、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资源,以开源生态建设为核心,从开源特色园区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技术研发与转化促进、开源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加快建设开源生态园区,中关村软件园被认定为“科创中国”开源创新示范基地。下一步,中关村软件园将发力吸引开源企业集聚,积极参与开源生态联合体建设,打造开源生态特色园区。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认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当前的发展所需。中国科协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建设开源共享的绿色发展平台。今年2月份以来组织实施了2020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行动计划,打造“科创中国”全新品牌。把创新要素引向国内,引向基层,引向企业,帮助各区域、各行业、各地方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力,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将全力推动打造国内外先进前沿技术成果展示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交易中心,国际高端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国际科技组织总部基地,搭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通发展的协同创新服务体系。
“中关村大数据日”目前已连续举办九届,旨在宣传、展示中关村大数据领域创新成果,塑造中关村大数据品牌。2015年,中关村管委会在第四届中关村大数据日上,发布了十三五时期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中关村将集聚600家大数据创新企业,培育6000家具有大数据应用能力的企业,带动形成3万亿产业规模的发展目标。如今,这些目标已经悉数实现。
五年来,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实现高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数字经济引领发展行动计划》。中关村将瞄准数字经济新机遇,明确十大重点发力新业态。该计划将通过实施六项主要任务,推动技术引领、产业引领、应用引领、集群引领、生态引领和规则引领。聚焦工业互联网、协同办公、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金融科技、智慧农业、智慧生活以及数字文旅十大新业态赛道,发挥中关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势,提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能力。
该计划提出,到2022年,中关村示范区数字经济企业總收入规模超过4.6万亿元,年均增速不低于15%。围绕算力提升、算法优化、数据采集传输和重点行业融合应用等,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应用创新技术。加快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型领军企业、100家独角兽企业和国内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据中关村管委会领导介绍,下一步,中关村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一是聚焦前沿原创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的转化,瞄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一批重点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大开源技术培育和生态建设力度,持续提高产业自主创新的水平;二是聚焦产业技术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深入挖掘传统行业升级需求,形成一批面向细分行业的创新应用示范解决方案,赋能实体经济;三是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构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加强技术标准的创制,完善数据管理、服务、运营、跨境流动等政策制度,构建从原始创新到落地应用协同推进的闭环支撑体系;四是支持中关村软件园借助北京两区建设的优势,培育数字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服务出口的新空间,营造数字服务出口的新环境,构建数字服务出口的新平台。探索监管新机制,在两区建设中探好路,带好头。
“勇立潮头前,敢为天下先”。在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竞争主战场,并深度引领产业变革的当下,中关村再次携梦远航,中国的数字经济将全面发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