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杰 代冰琳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虽然我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复产复工后,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存在。
但让人倍感欣慰的是,疫情的暴发意外加快了数字经济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速度。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示出数字化信息技术能有效缓解经济的负面沖击,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作用,能为我国经济提档升级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经济显示出旺盛的增长趋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增长34.5%。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异常火热,网络消费持续活跃,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新需求快速扩张。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对网络数据传输效率、网络安全可靠性、网络资源调配的灵活性及用户体验速率等有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还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规模化和产业体系不完善、核心技术薄弱等问题。从某种程度说,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制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年,面临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基础设施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解释,“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部分。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基建虽然也表现为一定的物质工程设施,但更多的表现为以新进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基础平台,可有效发挥其数字经济引导资源,推进先进技术应用的作用。新基建符合数字经济对智能化基础设施的需要,有助于提高企业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引擎。
新基建中的5G技术、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本质上就是打造科技新产业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新基建将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的发展外延,打造出覆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的商业模式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化社会。
新基建构建的基础设施体系融合了数字经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发展优势,能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作用,培育数字经济的发展新环境,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率。
从供给方面来看,数字经济不仅可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同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实现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针对当前部分行业和产业的产能过剩,可以通过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平台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促进传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从另一个层面讲,新基建投资面对的是各类市场主体。相较于传统基础设施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我国很多民营企业掌握有新型信息技术核心科技,在新基建中将更有优势。互联网科技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均已展开云计算、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研究。新基建的投资将遵循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实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新基建的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能够为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供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硬件条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基础设施的基础平台作用又可以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因此,新基建也是扩大数字经济市场投资需求的重要抓手。通过改善市场主体的投资环境,创造出符合新兴产业、先进技术及新业态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设施条件,进而增加对资本品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型升级,推动市场主体加大研发创新资本投入。例如,信息化技术示范区的建设,能够更好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其所带动的区位关联性以及产业高级化的效果将突破普通积累效应,并通过结构革新对经济行为实现乘数效应。新基建的数据整合能力可促进资源在不同领域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因此,新基建能通过动能转换、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提高数字经济的发展质量。
从需求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能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既能服务好新经济,也能补齐传统经济短板。新基建的发展能够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智能数字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此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在抵御风险、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强劲作用,远程办公和线上购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冲击。恰恰是“互联网+”产业和线上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使居民的消费和生活更加方便,未来新基建还可为人们提供如医疗健康、社会安全保障等更加优质的服务。
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工资、利率、土地与资源价格、环境成本和人民币汇率等生产要素价格显著上升,依托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新基建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扩大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