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据理自明

2020-01-22 07:03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1期
关键词:名言论据论点

范本呈现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也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大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會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将误人误己。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青春最好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遂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走入迷途。正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中,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即使可能面临失败,但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技法鉴赏

这是一篇精湛的议论文,赏读这篇文章,不但让我们收获人生的感悟“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而且引起我们对论据选择和论据处理的思考,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有正确、深刻的论点,还要有确凿有力的论据,这样才能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1.分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选文开篇在引用名言的基础上引出论点后,第二段以屠呦呦、钱伟长科学研究的态度为例,阐述专一是一种精神状态,有此功业可就。第三段则从反面列举古今两例来提醒大家务正业的重要性。这两段通过列举具体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选文第四段引用荀子《劝学》中蚓用心一而蟹用心躁的例子和屠呦呦答记者问之言,告诫人们要专心事业,不要执着于追逐名、权、利而走入迷途。这些名言警句作为论据,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论点,而且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素养,使议论文更具风采。丰富而恰当的道理论据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含金量。

2.无论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必须具有向心力。

不支持论点的事实和道理不可能成为论据。譬如下列一组名言:①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程颐)②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③逐鹿者不顾兔。(《淮南子》)④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⑤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⑦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⑧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梁启超)

这组名言中能支持“有一种精神叫专一”这一论点的论据只有①③⑤⑧,而其余几句与“专一”搭不上边,不能证明“专一”的成立,因此不可作为选文的论据。当然,对论点的支持是多方面的,也是多角度的,可以从正面支持论点,也可以从反面支持论点。从正面支持论点的叫正面论据,从反面支持论点的叫反面论据。

学以致用

该放则放 轻装前行

郑华丹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说:“记忆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有人因为失去了太阳而叹息不止,有人因为打翻了牛奶而哭泣不休,也有人因为一叶飘落而六神不安。从昨天的风雨里走过,身上难免沾染尘土,心中多少会留下一些酸楚的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对过去的失误和不愉快耿耿于怀,能挽回的当挽回,对于不能挽回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及早放下,轻装前行!

一味地沉浸于失去的悲痛,不但不能挽回过去,反而使自己更加悲痛;一味地回味悲痛,只会将悲痛放大,使自己更加难以承受。于丹说过:“当我们遭遇某种不好的影响时,我们所能做的最好使自己冷静下来,接受它,然后说忘记。”这样才能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生活。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随手关上身后门的习惯。有人问他为什么,乔治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如果对自己的失误或过错总是背着沉重的包袱,为逝去的流年感伤不已,那只会白白耗费眼前的大好时光,也就等于放弃了现在和未来。追悔过去,只能失掉现在;失掉现在,哪里还有未来!

面对失误,如果只是消极地沉湎于烦恼和悔恨之中,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痛悔和思过仅仅是昨天的一个短短的小节,而“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这是对生命最令人惋惜的挥霍。悲哀无法弥补过往,痛苦无法抹掉失落。

放弃不可挽回的东西,集中精力,继续开创明天。不管我们失去的是什么,不管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让我们慢慢去淡忘,千万“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命运永远前行而不会退缩,好也罢,坏也罢,都要轻装前行。我们要学会将过去的错误、失误通通放下,用内心的乐观与勇敢去化解生命中的遗憾,轻装前行,一路向前。

点评

本文为了深入阐述和证明“对不能挽回的事物要敢于放弃、向前看”这一中心论点,精选了一个事实论据和三个道理论据。用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的“关门”的事实论据进行佐证;用三个名言俗语作为道理论据,不仅恰到好处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而且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累,使议论文更具风采。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这些论据都被论证“包裹”了起来。如开头引用罗曼·罗兰的话后,紧接着进行评析,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运用论据,使作文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更具说理力量。

【冯汝汉、汤存兵/供稿】

猜你喜欢
名言论据论点
恰当使用论据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名言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名言趣画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