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伟,秦海斌
(山西省晋中市水利局,030600,晋中)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总投资2.45 亿元, 于2009 年开建,2012 年投入运行, 其枢纽是子洪水厂。 该水厂生产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经扩容改造和管网延伸,目前日供水能力由1.8 万t 提升到5 万t,建成分水站2 个、 村级供水站110个,实现覆盖6 个乡镇、1 个经济开发区共计122 个行政村、19 万农村人口的规模化供水格局。
作为山西省饮水安全标准化的样板工程,祁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得益于优秀的工程设计。 子洪水库是祁县最大的中型水库,子洪水厂选址在水库大坝下游, 虽远离大多数村庄,但是距离水源近且地理位置高,能够实现自重输水, 大大降低了供水成本, 而且还具有工程扩展能力强、方便接收外来引调水的特点。 如今该工程供水范围覆盖了下游的所有村庄,充分说明了集中供水工程选址的重要性。
祁县长期坚持建管并重,在水利各类管理制度的改革中走在前列,2012 年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国家验收。 近年建立健全了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设立农村饮水管护中心作为专管机构;成立农村供水公司,全面经营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组建农民节水协会,建立用水户参与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水费计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个责任”: 地方政府负总责,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电力、乡镇等部门各司其职;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行业监管责任,包括制定规划、编报方案、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及监管等;供水单位担负运行管理责任,下设农村饮水管护中心、 农村供水公司、农民节水协会、村级管理员。
三项制度:运行管理机构包括县农村饮水管护中心、 县水质检测中心、农村供水公司等;运行管理办法包括《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关于核定我县子洪水库集中供水工程试行水价的通知》, 供水管理单位与乡镇、村、用水户签订合同等;运行管理经费包括水费收入提留、各级财政支持、乡村筹资投劳,并建立维修养护基金。
祁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坚持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的“四位一体”建管体系。 规模化发展就是引大水源、建大水厂、铺大管网、实现大覆盖,标准化建设就是统一主体实施、 质量管理、标准建设、运维管理,信息化管理就是建设水生产平台、 运维管理平台、水质监测平台、安全监控平台、水费征收平台,专业化运营就是组建县农村饮水管护中心、 水质检测中心、农村供水公司、乡镇水利服务站、村级农民节水协会一条龙服务。
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划分为三类: 集中供水工程由国家所有, 单位供水工程由村集体所有,用水户设施由用水户个人所有,供水管理单位有经营权和管理权。 管理责任也划分为三类:集中供水工程由农村供水公司负责,村级管网由受益村负责,入户管网设施由用水户负责。 祁县的创新点在于引入专业供水公司管理和农民节水协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专业性和系统性;具体管理方式为供水单位与受益村签订管理协议, 设置兼职村级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供水单位与用水户签订管理合同,明确各自责任义务。
水质保障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水源保护, 子洪水库在预防应急设施、监控管理和综合整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质行动,水库设有水位、水质自动化检测设施及远程监控,建立了数据共享, 制定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巡查制度,实现了多部门联合执法保护,确保了水源安全。 第二层为完善的净化处理程序,在线水质检测保证了水质。 第三层为平行检测,水厂水质检测室和县水质检测中心各自独立对水质进行检测。水厂水质检测室每天对常规9 项指标进行检测, 并实时记录在线检测数据;县水质检测中心定期对水源水、 出厂水、 末梢水样进行42 项指标水质检测,并接受县级卫生健康部门抽样检测监督。
经发改部门核定水价,工程实行阶梯式水价,每户每月用水量6 m3以内1.5元/m3,6~10 m3范围内2.25 元/m3,10 m3以上为3 元/m3, 对农村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实行优惠政策, 按50%收取, 统筹了节水推广和农民承受能力, 建立了适合本地实际的水价形成机制, 水价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和示范效应。
推出“互联网+人饮”的模式,全县农村饮水智慧调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制水生产、运行维护、水质监测、水费计收、安防监控五大应用。 完善入户计量设施,安装智能水表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缴费,安装机械水表的用户则由村级管理员抄表收费,实现了用水户零跑腿。
在子洪水厂成立调度中心,通过智慧水利系统统一调度,分水站和村级供水站全部实现远程监测和报警控制。 工程管网节点均设有流量计和压力表,一旦发生故障信息将及时反馈到调度中心,形成了“发现问题、实时预警、专业处置”的闭环处置链。管网维护实行合理的分摊机制,主体工程与主干管网由管护中心维修,48小时排除故障;村级管网由片区管理员与受益村配合, 村级组织投工投劳,24 小时排除故障;用水户管网故障时,村级管水员上门服务,片区管理员提供技术指导, 收取维修及材料费用,12 小时内排除故障。
组建了新形式的节水协会,职能包括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河道巡河“三合一”。 协会试行把节约用水、美丽人家建设等纳入用水积分机制,建立积分兑换水费制度,促进群众自觉缴费,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水事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近年, 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激增,子洪水库承担的农村生活用水人口由开始的5 万人提高至19 万人。同时,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及九沟水利风景区完建加大了生态用水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经计算水量缺口达600 万m3左右。
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水价机制才形成,良性运行才刚刚开始;二是公司待遇低,位置偏僻,且没有人才引进政策,无法吸引优秀人才;三是村级管理员大多为留守村民, 其能力尚不能满足标准化运行管理的需求。
以前多数村庄农村供水工程由村集体负担或按人头象征性收费, 集中供水后部分群众对交水费存在抵触心理。 这也是执行水价定在1.5 元/m3较低水平的原因,而根据成本推算,执行水价为2.5 元/m3左右较为合理,执行水价较低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造成一定影响,大修费用仍然可能需要政府资助。
就祁县来说, 有农村供水公司、城市供水公司, 单村或个体供水单位,各有各的标准和管理方式,水平良莠不齐, 给标准化带来较大阻碍,尤其是污水处理厂长期亏损经营,产能长期处于低位,这些供水公司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小,风险承担能力很低,出了问题只能依靠政府买单。
目前, 围绕子洪水库的灌溉、生活和生态用水工程体系均已建立,水量缺口在不断扩大,标准化建设应侧重节水效应。 目前在建山西大水网东山供水工程,年可引调水供给子洪水库980 万m3,未来可大大缓解供需矛盾。 但需要提前做好科学的引蓄供用水计划,减少水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汛期合理调度。 同时实行节水标准化,杜绝生活用水浪费,大力加强农业节水,完善渠系管网建设,尤其要注重田间灌溉技术的改进。
标准化工作要求起点高、专业性强, 尤其核心供水公司涉及机电、计算机、网络、化学、水利等多个技术专业,实际工作中应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和各专业人才引进,以此带动中青年人才的成长及基层单位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每年应分批、分类对标准化管理进行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制定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完善奖惩机制,吸引年轻人才。
各部门和单位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应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标准化修订、执行、研究及管理工作经费, 同时研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供水公司是标准化管理的执行单位,要注重维修养护基金管理使用;公司盈余资金应抽出部分用于标准化建设,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公司发展环境,提升整体质量和效益。
激励机制是标准化前进的动力,以此为切入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从三方面入手:①人员方面,侧重社会效应实施激励机制, 并与职称评定、人才评选及岗位级别挂钩。 ②技术方面,鼓励将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纳入标准运行管理中,设立成果奖,提升员工研发热情。③管理方面,设立专项奖励,对于标准化工作中表现突出、 成绩优异的,在职称、升职方面作为加分项。
从先进国家的发展来看,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界限并不明显,基本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 这些供水公司规模很大,往往一个城市仅由一个公司管理,水、气、电、公交、能源等连成一体,不独立核算,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执行力强且反应迅速。 因此,建议以县为单位逐步整合供水市场,先对城乡供水公司进行整合,再整合各类供水单位和污水处理厂,实现水资源市场的集中化,要注重盈利与非盈利产业的结合,从而形成以政府控股为主的大公司管理一个县的供水,这对标准化建设是非常有效的。
中国水利2020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