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向东
【关键词】 师德;立德树人;知识素养;情绪;爱心
【中图分类号】 G63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26—01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养、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并出台相关标准和要求。师德修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提升师德修养任重道远。每个教师,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任务,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思想,把立德树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师,要时刻牢记这一使命任务,自觉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师德修养,只有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才能为师德修养的提升奠定牢固基础,也就是说,加强师德修养就要牢记党的嘱托和人民的希望,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首位,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都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二、提升知识素养,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只有具备了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才能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学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础,也是前提,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特别在当前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教师更要时刻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引路人,才能引领学生向着更远更高的目标前行。
三、排解负面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
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教学质量要求的压力,教学成绩提升的压力,学生管理及监护的压力,达成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所列指标的压力,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热切期盼的压力,自身不甘人后、更新知识能力的压力等,这些压力内外交织,让教师很容易身心疲惫,这些无形的压力长期笼罩,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会心理调适,用科学的方法疏解压力,调适心情,每天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
同时,教师要学会遏制不良情绪反应。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会遇到各种突发事件,如遇到学生不听话或公然顶撞时,首先要镇定情绪,提高自制能力,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给学生讲道理,宽容学生不理智的举动。同时,一些教师在工作当中产生莫名的惆怅、失落或烦恼情绪,这时要静下心来追溯、自省,找到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自我解释和化解。只要分析清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疏解,不能让负能量积聚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四、防止理想信念淡化,做到爱生如子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忘初心”,心中时刻牢记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经常重温师德规范要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自己;用高尚的师德标准鞭策自己,以师德榜样激励、鼓舞自己,高擎道德旗帜,时时向美、求真、乐善,锤炼师德,筑牢师魂,不辱使命。
師爱是师德师风的灵魂。作为教师,除了严格遵守师德师风规范,如不体罚、辱骂学生外,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永恒主题,应该成为教师自觉的追求和一生的行动指南。为人师表除了自我提升外,关键要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特别是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对学生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所有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把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奉献给这些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进步,全面健康成长。
总之,要加强师德修养,就要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任务放在首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避免日常工作中出现不当行为与失误,提高师生相处的融洽度,提高生活的质量与人生的品位,最终成为受人尊敬的好老师。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