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平
(山西省水利厅,山西 太原 030001)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东依太行山,西靠吕梁山,千里汾河中贯南北,素有“表里山河”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2020年5月12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三年再次踏上三晋大地,并就山西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省上下备受鼓舞、备感振奋、倍增信心。当前,山西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并与学习贯彻“三篇光辉文献”(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视察山西重要讲话、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相结合,一体学习、一体贯彻。山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土保持任重道远、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这一战略高度,精辟阐释了黄河流域在我国历史文明孕育、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指出了黄河流域当前仍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这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述了事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黄河治理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水土保持,指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的指示精神,2019年11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一行来山西调研,就水土保持淤地坝、旱作梯田、水土保持率等进行座谈讨论,有关领导、专家和多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老同志纷纷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这次座谈会凝聚了共识,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之后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又派出调研组深入吕梁、临汾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山西省水利厅为贯彻讲话精神、落实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安排部署,组织人员赴11个市开展了旱作梯田、淤地坝专项调研,各调研组深入基层,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省旱作梯田、淤地坝的建设现状、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各地下一步建设需求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开展了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安排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就水土保持率、适应山西自然条件的水土保持植物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
山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土流失面积10.8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9%,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6.76万km2,占省内黄河流域土地面积的69.4%,年入黄泥沙3.66亿t,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持续不断地加以推动,取得了显著治理成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河并发表重要讲话后,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水利水保工作。
一是加快进度,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2019年,山西省实施了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水土保持(包括小流域治理和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两部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同时充分发挥这些重点工程的示范带动和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完成3 598 km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治理进度3%,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经过多年连续不断的治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大规模治理,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8万km2减少到2018年的6.06万km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76万km2减少到2018年的3.83万km2。
二是助力脱贫,发挥水土保持在山丘区的基础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山西有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即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其中吕梁山区属于黄河流域,也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贯彻好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山西省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安排上,重点放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水土保持投资占到水土保持总投资的85%以上;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上,大力开展坝滩地、水平梯田建设,发展高效基本农田,大力推广种植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山地水保经济林,为贫困农民开辟增收渠道。十八大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10.9亿元,修建水平梯田近6.53万hm2;投入建设资金5.3亿元,建设坝滩地0.5万hm2。同时发挥政策调动作用,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特别是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参与水保重点工程建设,增加贫困农民劳务收入。通过水土保持,昔日的瘠坡薄地、荒滩烂沟,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钱粮囤”,在促进当地脱贫攻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防洪保安,确保淤地坝安全运用。淤地坝是沟道治理的一项关键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入黄泥沙。经过多年建设,山西省目前建有淤地坝18 161座,其中大中型淤地坝2 035座,小型淤地坝16 126座,这些淤地坝主要位于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在带来显著的减沙、防洪、经济等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安全运用问题。山西省将淤地坝防汛纳入整体大防汛体系,明确了10市63县(市、区)2 035座大中型淤地坝的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管护人,每年汛前汛中对淤地坝安全运用情况开展大检查,组织开展防汛培训和防汛演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淤地坝安全运用的关键是落实管护经费,山西省曾经探索推广了汾西县的“护坝田”、大宁县的将管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等办法。2019、2020年,山西省每年从省财政拿出500万元用于全省大中型淤地坝管护经费及技术培训、防汛演练等,从省级层面解决了管护经费问题,对淤地坝长久健康运行和效益的持续发挥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四是强化监管,开展水土保持专项监管行动。省水利厅于2019、2020年每年安排1 400万元左右,用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水保重点项目等水土保持监管。2019年,对全省2010—2018年740个部批和省批在建和完建的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按照水利部安排,对18 828个扰动图斑进行了现场复核,对5 086个疑似违法违规项目逐一进行了核查,对确认的违法违规项目进行了查处。2020年,省水利厅为深入贯彻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从7月开始,用100天的时间,在全省开展水利水保监管百日行动,包括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淤地坝安全运用监管、水保重点项目监管等三方面的监管,对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市县水土保持监督履职情况、淤地坝汛前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26个方面开展监督检查。
五是适应需求,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为促进全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从2020年开始,山西省财政每年安排1 000万元,用于支持各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组织编制了《山西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2020—2022年)》,拟在全省11个市23个县建设清洁小流域23条。在原有4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基础上,支持建设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目前,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投资2 300万元,建成总面积3 500 m2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展览馆1座;投资1 000万元,配套建设景区广场、毛主席批示纪念碑等11处景区景点;投资4 460万元,在大泉山流域营造水保林0.17万hm2,累计造林0.4万hm2;投资935万元,新修两条大泉山生态旅游路17 km;投资500万元,建设了引水上山工程;投资1 000万元,对大泉山村部分村民实施了生态移民搬迁。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已初具规模,具备了接待游客的能力。
六是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2019年,围绕7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水土保持脱贫攻坚等主题,组织在《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高速公路沿线宣传牌等新闻媒体和宣传媒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共计发表各类宣传文章40余篇(次),包括头版、专版,各市县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2020年,又落实水土保持宣传经费200万元,拟围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水土保持脱贫攻坚等方面开展水土保持宣传,目前已在《山西日报》、山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通过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对水土保持的认知度大幅提高,营造了全社会了解水保、关注水保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山西水利水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山西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扬“右玉精神”,乘势而上,久久为功,坚决打好水土流失防治攻坚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西转型发展做出水土保持积极贡献。
一是围绕“两山七河一流域”,布局水土保持工程。“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重大工程,水土保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两山,即太行山、吕梁山;七河,即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大清河七大河流;一流域,即黄河流域。山西省人民政府已印发了《太行山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方案》《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省水利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围绕“两山七河一流域”,编制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总体布局各类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各项水土保持工作。
二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加快推进水保生态建设。按照2018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山西全省还有水土流失面积6.06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9%,其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83万km2,占山西黄河流域面积的39%,水土流失面积依然较大,而且自然条件恶劣,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还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快治理进度,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要。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的山西的治理任务,结合全省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总体部署,“十四五”期间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5万 km2,每年完成3 500 km2。
三是贯彻“两山”理念,推进水保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保障治理的基础上,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发展规律、运用产业规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清洁型、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安全型等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模式,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品质,提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发展绿色产业,将当地的生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在推动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创优环境,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当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企业、大公司在治理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培育典型,示范推广,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土保持的更高需求和期待。
四是实施民生水保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山西省集中连片贫困区全部位于水土流失严重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当地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在“一个战场”打赢水土保持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役”。在水保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安排上,重点放在贫困地区,贫困地区水土保持投资要占到水土保持总投资的80%以上;在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上,一方面大力开展坝滩地、水平梯田建设,发展高效基本农田,巩固提高当地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找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水保经济植物措施,促进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为贫困农民开辟增收渠道;发挥利用好已出台的一系列民营水保扶持政策,调动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四荒”治理开发和水土流失治理,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参与水保重点工程建设,增加贫困农民劳务收入。
五是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开展旱作梯田和淤地坝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关于“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的讲话精神,山西省水利厅组织开展了全省旱作梯田、淤地坝专项调研。经调研统计,全省还可新建旱作梯田面积25.33万hm2,其中黄河流域14万hm2;可新建淤地坝5 115座,其中黄河流域可新建4 752座。应该说,山西省在建设旱作梯田和淤地坝方面还有很大潜力,但还需进一步深入调研勘测,充分掌握各地开展建设的自然条件、老百姓需求等,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建设,没条件的地方不勉强建设,将好事办好。
六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提升淤地坝安全运用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每年落实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全省大中型淤地坝管护及技术培训、防汛演练的基础上,拟再争取1 000万元省财政资金,用于全省2 035座大中型淤地坝日常维修养护,及时修复汛期因降雨等原因造成的各种损毁,杜绝小问题演变为大隐患。拟争取省财政资金500万元,开展淤地坝远程监控预警试点,及时监控发现汛情,提升防汛效果,待试点成功后推向全省,逐步实现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使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工作更加有保障。
七是传承优良传统,弘扬山西水保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悠久,引洪灌淤、筑堰淤田、打坝淤地等记载见于史书方志,建于明清之际的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还留存至今。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在治山治水、治穷致富、战天斗地的过程中,产生了阳高县大泉山、平顺县西沟、昔阳县大寨等众多水土保持典型,一些典型的示范效应已溢出水土保持领域,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开创了户包治理小流域、“四荒”拍卖、大户治理等先进经验,引领一时之潮流。这些历史中的水保经验典型及其背后的英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黄河文化、山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充分挖掘弘扬。
八是发扬久久为功精神,开辟山西水保新路。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山西将牢记总书记深情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山西水保传统,发扬“右玉精神”,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方向、明晰目标,加快全省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品质,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只争朝夕、久久为功,翻开山西水土保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