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加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
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
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支持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
加强洪涝等灾害防御,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洪涝等灾害防御,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
李克强在回顾2019年工作时指出——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极大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为基层松绑减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失时机推进复工复产,不误农时抓春耕,不懈推进脱贫攻坚。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克强在部署2020年政府工作时强调——
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研判形势,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
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对外出务工劳动力,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对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搞好脱贫攻坚普查。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增加专项债券投入,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提高应急管理、抢险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各级政府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今年要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擘画蓝图。
胡四一(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出台清理整改引导政策 让老电站焕发新生机
目前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从部门联合督导检查的情况看,由于问题成因复杂,又是长期积累所致,清理整改任务仍十分艰巨。建议将长江经济带合法小水电站的退出以及小水电生态修复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领域,同时研究出台小水电生态电价政策。此外,期待尽快出台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引导政策,推动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完成整治,同时持续巩固已有小水电清理整改和生态修复成果。
吕忠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下好流域立法“先手棋”
“长江保护法”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并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它将是一部全面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法律,作为一部综合法、流域法,突破传统立法模式,突出了保护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特征。在法律草案的完善中,应注意避免与已有通用性法律的重复,将长江流域特有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如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长江河口生态保护与整治开发等充分反映出来,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江流域统筹协调体制机制。
陈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
制定“农村水利法” 推进农村水利持续高质量发展
农村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既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关系粮食安全。但由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服务方面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不够顺畅、发展能力不够持续等问题,亟须制定“农村水利法”,明确政府职责,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农村水利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法律支撑。
农卫红(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启动“农村供水条例”立法工作
当前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主要依靠政策文件,无法可依已经成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严重短板,后期管理运营、持续发挥效益可能会成为工作推进的难点。大批农饮设施建成后,如何确保工程管得好、长受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近年浙江、安徽等多个省份率先制定了与农村饮水安全有关的地方法规,积累了成功经验。在国家层面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立法十分必要,且时机已较成熟,建议启动“农村供水条例”立法工作。
曲凤宏(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对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核算,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当以水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节水优先这个关键,通过全产业、全过程、全人群三个维度系统发力,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以水资源的最大刚性约束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罗小云(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厅厅长)
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鄱阳湖
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鄱阳湖对于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鄱阳湖流域建设的过程中,项目落地需要各行各业多要素融合。重点推进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一体化推进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议将鄱阳湖流域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定”治水管水用水理念的试点,精准对接水资源管理,挖掘水的自然规律,拓展科学管理空间,为流域建设管理提供借鉴示范。鄱阳湖流域是江西省城乡供水的主要水源,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要以保护鄱阳湖水资源为基础,保障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李原园(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
把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放在优先领域
水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警示我们,应重点关注我国在水旱灾害预警感知、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要把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始终放在公共安全的优先领域,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十四五”开局之年将至,在这个新征程、新阶段,水安全保障工作要按照现代化的要求,从保障公共安全减少风险的角度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谋篇布局、打牢基础,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为主线,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方面问题。
高波(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驻会副主任)
统筹新机制 发力“幸福河”
“幸福河”是河流长治久安、生态环境秀美、经济协调发展、文化传承弘扬,从而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河。建设幸福河湖,每条河湖的情况各不相同,亟须解决的问题也千差万别。在基本解决了防洪安全问题之后,大部分河流湖泊亟须解决的主要是生态保护和修复问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央、地方以及各部门长期努力、共同推进。
谷树忠(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河湖长制是建设幸福河湖的有力抓手
幸福河湖应该是灾害风险较小、供水保障有力、生态环境优良、水事关系和谐的安澜河湖、民生河湖、美丽河湖、和谐河湖。幸福河湖是新时代的一个新概念和新目标,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判别体系,为建设幸福河湖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同时,幸福河湖的建设还需要更加有力的抓手推动落实。河湖长制作为中国水治理的重要发明,是建设幸福河湖的有力抓手,在建设幸福河湖的过程中发挥了基础性、保障性、决定性的作用,还应当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李和跃(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
凝聚全民力 共建幸福河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定是具备高标准的防洪安全保障、充足的优质水资源供给、健康美丽的水生态、良好宜居的水环境、先进和谐的水文化这“五位一体”条件的河流。幸福河全社会共享,也需要全社会共建。建设幸福河,需要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多部门的配合,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建成后也需要社会公众携手维护。当前需要加强宣传和动员,动员政府、企业、公众的力量,让幸福河的观念在更大的范围深入人心、凝聚力量。河长制是建设幸福河的有力抓手,一定要发挥好河长制的强大力量。
霍卫平(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水利厅厅长)
做好疫情“加试题” 啃下脱贫硬骨头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性、先导性、保障性作用,加快补齐补强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水利短板,切实提升水利支撑保障能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甘肃采取非常规措施,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在保证6月底完成饮水安全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贫困地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贫困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发挥重大水利工程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等措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钮新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把引江补汉这一造福人民的重大工程设计好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是汉江流域水资源配置的重大工程,是国家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引江补汉工程,连通三峡水库“大水缸”和丹江口“大水盆”,实质上是连通了长江、汉江流域与京津华北地区三地,将为汉江流域和京津华北地区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已编制完成引江补汉工程规划,目前正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我们将以严谨、求实、科学的态度做好引江补汉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把引江补汉这一造福人民的重大水利工程设计好。
许方盛(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院长)
依靠水利工程助力湖北“六稳”“六保”
新冠肺炎疫情给湖北省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面临的困难较大。湖北是水利大省,建议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加快推进引江补汉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一江三河”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快速回归正常发展轨道。目前湖北省水利基础设施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建议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湖北省长江干支流蓄滞洪区建设,增强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能力,同时加强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加大对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开展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助力湖北“六稳”“六保”。
周潮洪(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
统筹做好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引滦工程是天津市、唐山市重要的供水工程。虽然引滦水源地水质有向好趋势,但仍然存在污染物超标的现象。由于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不顺畅,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缺乏监管,潘大水库周边群众没有充分享受到生态补偿带来的好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积极性不高。建议统筹做好滦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水库及河流的源头治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实现“统一规划、合作共建、协同管理、利益共享”,强化引滦水源地水质保护,确保天津饮用水水质。
仲志余(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
当前全国各地正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全力抓“六保”促“六稳”,建议进一步加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科学论证并尽快立项水安全重大工程,护航经济稳中求进。建议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和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力度,有效补齐水利重大基础设施短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郭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落实好饮水安全工程运维资金
我国通过实施大量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很多贫困地区的百姓喝上了放心水。但部分地区安全饮水基础设施管理和资金保障还有待加强。建议针对贫困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建设农村饮水工程的同时,配套落实工程运行维护资金,这样才能够保障安全饮水基础设施有人管、有钱用,确保工程效益长久有效发挥。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饮工程运维资金的配套落实,建立长效机制,将其列入考核目标,确保运维资金能够落实到位;加强对工程运行维护的督查,同时在监管运行维护方面,建立一支稳定的管护队伍。应将饮水安全与巩固脱贫成果后续工作绑定起来,确保已建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张利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能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
全面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推动乡村振兴
农村水系是农村水环境的重要载体,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是促进农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江西农村水系整治存在水安全问题仍然突出、系统治理能力不强、综合整治资金缺口大等突出问题。建议全面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以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对江西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等地优先安排项目,在试点县数量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建议财政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允许地方政府整合各相关部门项目和资金,统筹用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陈旭斌(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水利水电建设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用“农民工匠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等农村小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较为复杂。应积极创新动员农民的政策措施,简化乡村建设项目审批办法,让农民主动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广东省揭阳市各区县对农村小型工程项目推行由村级组织和农民工匠带头人承接的村民自建方式来组织实施,“农民工匠法”实现了简化流程、缩短用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效果。以此为借鉴,多快好省组织实施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对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乡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