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辰
(河南省灵宝市水利局,472500,灵宝)
干旱灾害往往是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而造成。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 区域性干旱灾害十分严重。 站在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度,科学防御干旱灾害, 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维护三门峡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做好三门峡地区水利工作,尤其是补齐先天严重缺水和后天供水不足的短板,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域分布上, 三门峡市西南部的卢氏县和灵宝市山区海拔多在1500 m 以上,山势险峻,沟谷深狭,发生干旱灾害频次相对较低,损失较轻;东北部多在海拔500~900 m 之间,丘陵起伏,沟谷较为开阔,发生干旱灾害频次相对较高,损失更为严重。
在时间分布上,三门峡市降雨量60%以上集中在6—9 月,其他时段降雨稀少。 近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三门峡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长期干旱和强对流天气。2011 年、2013 年、2014 年、2019 年 连续遭遇特大干旱, 特别是2019 年元月至6 月,全市平均降雨量仅有89.8 mm,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8%,是60多年来罕见的干旱年份。
三门峡地区位于秦岭山脉东延与伏牛山脉的交汇地带,总面积1.05万km2,大致地形是“五山四陵一分川”,丘陵山区占大部分, 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东北部的渑池县北黄河滩地最低,海拔190 m,西部灵宝市境内的小秦岭主峰最高,海拔2413.8 m,西南部多在海拔1500 m 以上。
三门峡地区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多年平均年降雨量638.2 mm, 低于干湿区800 mm 分界线的均值20%多, 降雨主要集中在6—9 月。 由此,常常形成秋、冬、春连旱,有时甚至春旱连夏伏旱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果作物生长关键期用水需求。
造成干旱灾害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为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坡耕地和毁林种田, 盲目追求粮食产量,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能力减弱,致使旱情加重。
二是过度采矿。 西南部山区过度开采金矿、铁矿,东北部陕州区、渑池县、义马市过度开采煤矿、铝矿,环保措施不到位,植被破坏严重,更为严重的是破坏了原有地下水水系结构,致使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三门峡市是一座因治理黄河(建三门峡大坝)而兴建的城市,在水利建设方面,尤其是抗旱减灾工程体系建设上成效比较突出,改变了全市农业靠天收的局面。
(1)工程体系
①蓄水工程。 据普查统计,全市已建成蓄水工程(水库)176 座,总库容101.61 亿m3,这些蓄水工程总控制灌溉面积6.32 万hm2, 供给三门峡市工业用水和三门峡市及六县(市、区)城区95 万居民用水, 供水人口占全市总人口235 万的40%多。 另外,还有小型塘坝141 处,总容积256.81 万m3,总控制灌溉面积651.33 hm2,总供水人口0.61 万人。 窖池29062 处,总容积74.1 万m3, 总控制灌溉面积865.13 hm2,总供水人口6.86 万人。
②引水工程。 引水工程包括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 有坝引水主要以大中型水库为主要水源,全市大中型水库共8 座,设计灌溉面积4.09 万hm2;还有28 座小型水库引水灌区, 设计灌溉面积2.40 万hm2。 其余均为无坝引水灌溉,共41 处。
③提水工程。 主要包括泵站和机电井。 全市泵站总数480 处,总流量27.3 m3/s,总装机功率4.6 万kW;机电井总数37210 眼,平均年取水量10956万m3, 总控制灌溉面积1.85 万hm2,控制供水人口85.26 万人。
④调水工程。 提水式调水工程1座,为槐扒黄河提水工程,设计流量3 m3/s,设计灌溉面积2.03 万hm2,是目前义马市、渑池县城市供水的主要来源。 自流式调水工程1 座,为城市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1.0 m3/s,供水人口30 万人。
⑤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是按照《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 年)》总投资1.28 亿元建成的27 项骨干水源工程, 解决了渑池、陕州、灵宝三县(市、区)20 个乡镇20 余万人供水和4827 hm2农田灌溉用水困难局面, 具有区域骨干性、抗旱应急性、辅助示范性效应。
(2)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多年大力投入,全市已建成一大批抗旱减灾防御工程,但抗旱减灾工程体系还没有全面建成,特别是与豫东、豫南、豫北地区相比,欠缺像“南水北调” 这样的超级工程覆盖支撑,整体水利抗旱减灾基础设施条件与全市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亟须在“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上下大力气,做好防汛抗旱减灾这篇大文章,即上游涵养水土,科学布局建一批蓄水工程;中游系统配套输配水工程;下游田间入户的“最后一公里”实行灌溉节水供水工程全覆盖。 通过区域性横向水系连通,形成水系的联合共同体,互补余缺、相互调节,即“蓄、提、连、调、供、管”综合施策,从而全面形成系统化、均衡化、立体化、信息化的水网大格局。
(1)非工程体系建设情况
①抗旱减灾组织体系。 市、县两级均建立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体系,防汛办具体负责抗旱减灾日常事务。
②抗旱减灾预案及调度。 结合三门峡地区具体情况, 由设计单位编制、防汛办审核并逐年进行完善抗旱减灾预案,确保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科学性。 对现有骨干大中型水库和大中型提水工程, 精细管理,科学调度,确保“大旱无大灾”。
(2)存在问题和建议
干旱灾害是影响三门峡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农业生产未能完全摆脱干旱灾害的威胁。 抗旱减灾的非工程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如下:
①监测能力方面。 主要是与旱情有关的降水、水位、流量、墒情、蒸发、地下水、风力等综合要素的监测站点还比较分散,且布点偏少、不够系统,还不能形成全覆盖、精细化的完整信息链,建议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②信息化建设方面。 目前地(市)县两级抗旱减灾的信息化监视、监测、旱情评估、抗旱调度以及旱情会商功能还很薄弱, 有的甚至还是空缺,信息化传输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升,为科学防旱抗旱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③抗旱服务能力方面。 经2011年度中央财政按照每县200 万元的补助标准建设后, 目前三门峡市属各县(市、区)的抗旱服务组织基本初具规模。 但三门峡地区的山区乡镇、村组十分分散,一遇干旱,既要应急保障灌溉,又要抗旱送水保障农村饮用水,仅凭现有县级抗旱服务组织能力远远满足不了解决严重干旱之急需。因此亟须增强县级服务组织和物资储备,特别是对重点偏远乡镇地区要精准布点抗旱组织和物资,真正实现抗旱应急全覆盖、点到点,及时精准施策。
2018 年水利部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三门峡地区的水利建设现状与此高度契合,既有相当多的工程短板,又有不少监管盲点。 作为中原地区与关中地区的联络枢纽,已建成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抗旱减灾体系,在全市抗旱减灾中成效突出,初步具备抗御中等干旱的能力。 但与全省乃至周边区域的抗旱减灾能力相比,三门峡地区相对薄弱,还需进一步从“蓄、提、连、调、供、管”各方面进行系统治理,实现均衡发展,强力补齐抗旱减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短板,尽快全面提升区域性防旱抗旱减灾的综合能力,确保三门峡地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