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
(昆山开放大学,江苏 昆山 215300)
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公差配合及其他核心基础课程,是工科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适应21世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所需,它培养了集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德智体美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作为工程学中的“工程学”,所教育的学生一直是国家工业发展和国家“智能制造 2025”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力量。其次,在注重专业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品德良好、德行高尚也是国家重要岗位职工所必须拥有的优良品质。因此,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职业道德、人文价值观、奉献精神和其他德育方面对于机械生尤为重要。
课程思想政治状况:机械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三大问题:(1)根据麦可思出版的《2019年就业蓝皮书》,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就业率比例下降,机械工业的工资也不高。许多机械专业的学生考虑到机械行业的总体环境和较低薪水的缘故,在毕业后跳出机械行业。如何让机械专业学生改变主意,积极投身到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建设中来呢?(2)目前,机械专业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很少涉及理论知识背后的人员和行为。如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且与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事迹、项目故事和国家政策取得更多联系呢?(3)进入2019年后,大学校园迎来了一支具有新思路、新个性的“00后”生力军,他们抵制传统的教条思政教育。如何使这些具有新思想的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成为一大难题。教学内容和学业状况分析:该课程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对早期学习基础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困难。当学生听到老师对课程设计的要求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压力,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好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学生,会更加焦虑。因此,为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教师不仅应在课程设计之初就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思政教育,还应帮助学生摒弃“厌倦”“压力”“焦虑”的思想负担。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真正地打开心扉,愿意与老师沟通,与同学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完成设计,制图和手工写作任务,最终完成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
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在专业知识储备,机械操作熟练程度和技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同时,还应具有高尚良好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他们是国家未来工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机械专业的学生侧重于研究工程学科,而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但是,因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他们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确定方向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在思政理念下的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全方位地教育学生,培养人才。
目前,机械设计的基本教学只重视学生知识的储备,却忽视了学生在精神层次的引导。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获得了机械专业知识点的储备,而忽视了学习的目的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有必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育中,深入探索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因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传授了相关专业知识,而且在精神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注重对学生的意识和意志的培养,努力实现全方位地为祖国提供复合型人才。
改革的总体思路打破理论与实践独立进行的现状,将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结合,并结合传统的设计问题,针对专业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考核问题,实施人员以及教师的分配组合,采用学生监督和参与评级得分的机制,构建全面、渐进式的培训模式,有效增强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与此同时,将各种思政要素有效地融合在设计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提高教育价值水平和学生的能力,使得教育功能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悄悄地“平稳”地进行。
根据学生的人数、职业选择状况及兴趣因素,以科研和生活为主要来源,提供的创新性设计题目,可满足1/3的学生选择,这些题目以满足需求为设计目的,且参考资料有限。也可从新时期中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的三线建筑企业中国选择相关的问题。在咨询材料书写和同企业交流沟通中,学生可以了解企业人员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企业的发展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机械专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热爱。
与传统设计题目相比,选择新题目设计的学生,不仅要了解掌握需要设计机械能产生的功能以及详细的设计计划,并给出对应的设计计算过程。为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的能力,要求设计说明书和工程图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时提交。期望通过设计新题目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设计需求产品的能力。
教师在介绍机械设计绪论课时就开始安排任务,使学生提前熟悉设计任务并尽早发现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提前思考和解决设计任务中的问题,并且老师可以随时回答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理论课程结束后,对学生在设计任务中的设计计算过程和图纸进行集中指导。此类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预留较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查阅资料和现场调查,可有效地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规划能力。
将学生平均分为两个设计类别——新题目设计和传统题目设计。采用自愿报名和教师指导来进行新题目设计。新题目设计时,学生要预先了解和说明分析所设计题目的背景因素,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设计题目的困难度,并构思出设计结果大体结构。
从近年来学生选择的题目类别来看,选择新题目的学生通常是对机械专业技能有兴趣、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学生。选择传统题目的人员采用自愿分组,同时,为确保每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相辅相成,根据分组情况以及学习成绩和干部反馈信息对人员进行适当调整。确保课程设计能够正常完成。
通过师生之间讨论理论知识,优化设计过程和内容的结合,强调前修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巩固理论知识储备。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使学生独立地分析思考设计的题目,提出设计问题,然后,纠正解答错误的同时,严格书写设计计算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的负责任精神和独立思考意识得到培养。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相互纠正,共同努力进步。
在学生的课程设计阶段,一部分学习成绩由组长和班长对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和日常绩效情况决定,另一部分,由老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情况确定。学生的设计成果以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由老师和学生同时进行打分,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折合成最后的答辩成绩。最后,将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按比例折合成学生最后的课程设计成绩。
通过这种学生与老师同时评分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学生公平、公正、一丝不苟的态度。
总之,从提出“思政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部提出了从“思政课程”改革到“课程思政”改革的建议。本文提出了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全方位地美德育人。可以得出结论,此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出在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优越,有责任、有担当的复合型社会主义人才,是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课程思政”是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是实现全民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教育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