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01-20 04:17:22
治淮 2020年6期
关键词:层面水利资产

(作者单位:甘肃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 730030)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水利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和管理要求,从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原则和组织层面、业务层面视角,在加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梳理了自己的建议。

一、明确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和原则

内部控制建设目标不仅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逻辑起点,还是要取得的成果,内部控制建设原则是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的行为规则,因此,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必须以《会计法》《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立足单位实际,按照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适应性原则,科学构建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以实现内部控制总目标。

1.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标

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标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四种:(1)完善风险管控体制机制目标,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把完善经济活动风险管控体制作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2)夯实组织层面内部控制目标,具体包括优化水利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机构和治理体系的设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等。(3)强化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目标,水利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包括多个方面,单位应设置全面详细的岗位权责规定,有效地畅通沟通机制,提高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4)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目标,从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入手,针对评估的风险实施控制措施,细化制度内容,杜绝制度形式化。

2.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原则

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遵循以下四种原则:(1)全面性,体现在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和全员控制。(2)重要性,要求单位加强对重要业务、重大风险和高风险领域的关注度,积极采取应对手段,将风险隐患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3)制衡性,在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上,要贯彻制衡原则,确保各业务相互制约和监督,同时兼顾运行效率。(4)适应性,要求单位在合法的基础上,应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夯实水利事业单位组织层面内部控制基础

组织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顶层建设,决定着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首先必须从组织层面内部控制打好基础,以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1.切实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前提条件,从整体上影响着单位管理目标的制定、文化的建设和员工的各项控制意识。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一是要完善单位治理结构,明确管理层、各部门的分工制衡及职责权限等,杜绝出现形同虚设的岗位;二是要健全内部审计机制,单独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严格专职人员的工作;三是要制定合法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重视关键岗位人员的政策设置;四是要加强组织文化建设,重视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

2.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评估机制包括识别、分析风险,提出应对策略等,全面、客观地评估水利事业单位存在的风险,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十分重要。首先要建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小组应客观、全面、系统地评估风险,形成一份书面报告,以便管理层和治理层完善内部控制。其次识别风险点。运用风险评估手段,找出单位面临的重大风险,确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最后与业务流程对接,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明确相关的风险责任人,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全面强化内部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要求水利事业单位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与自动、预防与发现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要严格岗位权责、明确整体要求、规范管理。在内部控制建设时,要重点关注内部控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等。

4.加强信息与沟通平台建设

信息与沟通平台建设要求单位在准确及时的收集基础上处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双向沟通在内部以及内外部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并促进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信息与沟通的目标不是简单地获得信息,更要获得及时、真实且有用的信息。另外水利事业单位的信息与沟通手段要先进、科学,要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提高信息与沟通效率。

5.加强内部监督与评价工作

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应当被监控,对于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运行缺陷,根据其性质和发生的原因,及时加以改进,并跟踪改进过程。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时,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紧密配合,将发现的问题汇集起来,反馈到内控牵头职能部门,借助评价、整改的不断循环,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三、强化水利事业单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活动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具体化。

1.加强预算业务控制

预算是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收支计划。预算能力体现单位治理能力,水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预算业务控制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具体应做到:(1)对于新增项目要严格审核论证立项的可行性;(2)提高支出有效性,建立“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长效机制;(3)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强化部门预算刚性约束;(4)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应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严格收支业务控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严格收支业务管理,全面梳理收支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收入、支出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严格遴选会计人员,提高收入和支出风险防范意识。水利事业单位收入应进行归口管理,统一核算,并要严格按批复内容征收上缴。在收支控制方面,还要加强支出的授权审批和审核控制,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对各项经济业务实施动态监控和全口径管理。

3.加强政府采购控制

政府采购是水利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符合要求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水利事业单位要有全面的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验收管理等制度,以加强对采购全过程的控制,预防可能的腐败行为,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按预算和计划开展业务、制度和法律验收业务,以“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为设岗原则,加强各环节的协调管理;重大采购项目申请和验收等应邀请相关的专家参与或第三方购买服务论证。

4.细化资产管理控制

资产管理主要是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资产进行管理。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强各项资产管理,通过对资产管理流程的全面梳理,以及对薄弱环节的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分类管理资产,并通过投保方式,降低资产损失风险,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落实对资产进行归口管理的同时还要明确使用责任,定期清查盘点资产,及时处理账实不符的情况,并按照规定处置资产;要强化对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

5.强化建设项目控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强全过程监控建设项目的力度,防范舞弊风险,严格招投标控制机制,保证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资金安全;项目完成之后,还要合法保存档案,及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对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充分、专业的调查和评审,严禁单独决策或者个人私自调整集体决策结果。另外专款专用是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原则,严禁资金截留、挪作他用和超额使用。

6.重视合同管理控制

水利事业单位要重视合同管理,不仅要明确合同拟定、审批、执行等环节的程序和要求,还应定期检查和评价合同管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切实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合同有效履行。另外,还要明文规定严禁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和借贷合同,进一步加强合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猜你喜欢
层面水利资产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24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 05:05:02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0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