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桔
摘要:中国古代木质匣盒,大多采用名贵木材,配合木雕,漆艺,百宝嵌等工艺,辅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戏曲故事,中国山水画等主题图案元素制作而成,对后世具有极高的继承,收藏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匣盒;装饰制作工艺;图案纹样
中图分类号:K876.6,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00 (2020) 11-0077-04
基金项目:江门市基础与理论科学研究类科技计划项目 名称《新会家具厂红木余料再利用的设计应用研究》(2019030100940008968)。
Research on Decorative Techniques and Pattern Analysis of Ancient Chinese Wooden Box Products
HUANG Ju(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Guangdong 529090,China)
Abstract: Ancient Chinese wooden boxes are mostly made of precious woods, combined with woodcarving, lacquer art, Baibao inlay and other crafts, supplemen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auspicious patterns, drama stories,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and other thematic pattern elements. Very high inheritance,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value.
Keywords: box; decorative production process; pattern
引言
匣盒,在古代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种类繁多,有女性用来存放首饰和梳妆的首饰盒和梳妆盒,也有家庭用来存放贵重物品的百宝盒,文房使用的墨砚盒,香盒,拜帖盒,印泥盒,厨房使用的器食盒等,清后期还出现了雪茄盒。可以说,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匣盒的使用无处不在。这类产品也时有出现在古人典籍故事中。成语“买椟还珠”就是有慧眼之人视匣盒重于珠宝。
古代匣盒类产品,留存于世的大部分以木材质制作居多,也有部分用金属,竹,藤,瓷等制成的匣盒,清、民国时期,还出现了小部分牛皮制作而成的匣盒,但总体来说,我国古代匣盒类产品主要以木材质为主导,且大多使用如紫檀、黄花梨,红酸枝,鸡翅木,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材制作而成,很多还配以玉石、螺钿、金银、玛瑙、翡翠、珠宝首饰、骨瓷等装饰,小小的匣盒,集合了众多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对后世具有极高的继承,收藏和研究价值。笔者下面就对这类产品制作工艺及纹饰做更具体的介绍和说明。
1 木雕工艺
古代匣盒类产品,多半选用名贵木材制作而成,这类材料质地细密柔韧,不易变形,是进行木雕创作的绝好材料。故木雕工艺在古代匣盒中是见得最多,使用最广的装饰工艺。而木雕工艺在匣盒中又以浮雕和镂雕居多。
1.1浮雕工艺
木浮雕技术是在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在砍削抛光的木材上用笔描绘出所要雕绘的图案或形状大样,将非图案的空白部分雕凹,使图案凸出,令其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这种雕刻技艺是我国古代各类木质品常用雕刻技艺之一,大到建筑,小到家具,匣盒,中国古代工匠凭借优秀精湛的手工技艺,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木雕精品,匣盒精品见清代南榆田园山水牧牛图百宝箱,清代红木雕镜匣,清乾隆红木嵌百宝多宝盒(见图1),清代榉木木雕带抽屉梳妆盒等,这类匣盒都是工匠利用木雕技艺将中国古代绘画,民俗典故,吉祥纹样等内容雕刻于匣盒外观之上。
1.2镂雕工艺
鏤雕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镂雕工艺是先将图案画在棉纸上,再贴在木板上,然后在每组图案的空白处打一个孔,将钢锯丝穿入,往复拉动钢锯线,沿图案的轮廓将空白处的木料“锼”走,锼好的半成品再经专门的匠师进行更精细的细部刻画。其中包含了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镂雕,也称为“通花雕”或“镂空雕”。匣盒镂雕精品见明清金漆木雕大红黑色双狮镂空五扇屏风镜台,明清黄花梨木雕花卉纹四方镜匣(见图2),明清镂空雕刻九条魑龙纹红酸枝首饰盒等。
2 漆饰工艺
在木制类匣盒中,有用漆纯做防腐涂饰的,也有用漆表现华美装饰效果的,显然前者漆饰装饰感较弱,有些直接就是采用光漆,呈现木材本身的纹理,而后者除了漆饰本身的表现效果外,还经常结合螺钿,嵌百宝,鎏铜描金等工艺,组成了精妙绝伦的装饰效果,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留下了众多珍贵器物。本文要介绍的就是后者漆饰工艺。
2.1雕漆
雕漆在中国至少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在唐朝就已盛行,后历经各个朝代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艺术成就非凡,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2006年也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工艺复杂,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等品种,以剔红最常见,剔红的做法是在器物胎骨上髹涂一定厚度的朱漆,少则二、三十道,多则百道,然后在漆的厚层上雕刻图案花纹。剔黑、剔黄、剔绿等技法与之相同,只是漆色不同。雕漆匣盒精品有清乾隆剔红纽绳络山水宝盒(见图3),清乾隆剔红锦地福寿香盒,清剔红嵌玉云福多宝盒。清剔红垂钓图二层方盒,清中期雕漆狮子香(剔黑)等。
2.2描金工艺
描金工艺起源于战国时期,一般是在黑色或者朱色等漆地上先用金胶描绘花纹,趁它还没完全干透时,把金箔或者是金粉粘贴上去。描金的原料有的只有一种金箔,有的用两三种金箔。用一种金箔的花纹金色一致,用两三种金箔的,工匠会利用这两种或三种金箔不同的颜色、纹理、质感等,分贴不同的花纹,使金色花纹深浅不一,呈现色泽的变化,从而带来更丰富的层次效果。也有把描金称作“描金银漆装饰法”的。在黑漆地上描金最常见,其次是朱漆地,然后是紫漆地,在其他颜色的漆地上描金的较少见。匣盒类描金精品见清描金花鸟人物提梁盒,明崇祯红漆描金龙凤呈祥纹大衣箱等。
2.3螺钿工艺
螺钿工艺,一般配合漆饰工艺一起出现,是指精心选用优质螺壳与海贝,裁切成纤细的点、线、片,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然后一点一点地嵌贴于漆器底地上,有时还间以金、银的条、片、屑等,再经髹饰、推光而成的装饰工艺的总称。该类作品效果五光十色,灿若虹霞,精致纤巧。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而螺钿工艺又以江苏扬州螺钿漆器最负盛名。这类工艺不仅在古匣盒类产品中常见,在古家具、乐器等一类物品上也随处可见。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已是稀世珍品,由此可见螺钿工艺的历史地位。匣盒类螺钿精品见唐五代苏州瑞光塔嵌螺钿经箱,清红木嵌螺钿镜匣,清黑漆嵌螺钿八仙图食盒,清黑漆嵌螺钿牡丹纹圆盒等。
2.4百宝嵌工艺
百宝嵌是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各种玉石、象牙、翡翠、宝石、珍珠、玛瑙、珊瑚、蜜蜡、砗磲、沉香等珍贵材料形成的镶嵌工艺。据记载出现在明代,由江苏扬州人周翥发明。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是中国古典家具和工艺美术品重要的镶嵌工艺。在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装饰手法中,以“百宝嵌”制作技艺最为称绝。传世的明清百宝嵌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宫廷的,基本都属于珍贵的古代工艺珍品。匣盒类百宝嵌精品见清黄花梨百子图官皮箱,清红木百宝嵌草虫叶型盒,清乾隆红木嵌百宝多宝盒,明黄花梨木百宝嵌石榴绶带纹盒等。
以上所列工艺就是古木质匣盒类产品常见的几种装饰工艺,除以上所列工艺外,在古匣盒类产品中,也有嵌珐琅的,俗称景泰蓝工艺,嵌瓷板画的,因为数量不多,故本文不做赘述。
3 图案纹饰
匣盒产品,除了上文提到的巧夺天工的装饰技艺外,其上搭配的图案花纹也是造成其灼灼生辉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类图案内容深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趣味,代表吉祥,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民间戏曲人物故事,中国山水风情画等,都是常见的表现题材。这类装饰图案不仅是在匣盒类产品中存在,在古建筑,古家具,瓷器,甚至早期的青铜器,都是随处可见的。这体现了中国古代较统一连贯的审美观。笔者下面就对匣盒上出现较多的图案做更详细的说明。
3.1吉祥图案
匣盒产品由于在民间流通居多,故承载普通民众美好生活愿望的吉祥图案,出现频率最高。即使主要部分表现得是戏曲故事或山水风情画,盒子周边或边角也会以吉祥纹路进行丰富构图修饰。常见得吉祥图案有佛家八宝,如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常,也称“八吉祥”。其中盘常纹是一种盘曲连接,绵延不止的图案,有福禄承袭,祸寿永续,财富源源不断等美好寓意,常被用来做角花或花边纹(见图1)。此類常用作边框修饰或花边的纹路还有方胜纹,如意纹,祥云纹,寿、卍、回字纹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用作边框装饰的主要纹路,沿用至现在。另常出现在主题表达中的吉祥图案还有龙凤狮图案,代表祥瑞辟邪;动物家禽类图案,如鹿、牛、羊、龟等,代表福禄嘉瑞;蝙鹤飞蝶图案,代表福寿平安;还有代表喜庆纳吉的花鸟虫鱼图案,如梅、兰、竹、荷花、牡丹、宝相花等,都是常见装饰题材。
3.2戏曲人物故事
取材于民间的戏曲故事,是古代民间社会生活中最为普及的艺术活动之一,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在匣盒上也成为经常出现的主题。民间还因此流传了一句“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厌”的谚语。如清孟母择邻嵌银丝漆器梳妆盒,展现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民间典故,古城会关羽收义子精工红木镶嵌五彩螺钿故事果盒,关羽夜读《春秋》精工红木镶嵌五彩螺钿故事果盒,展现的都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事。三星高照精工红木镶嵌五彩螺钿故事果盒,展现的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福、禄、寿三位神仙的人物形象。在《民间老盒子:古匣鉴定与收藏》一书中就展示了10多个戏曲人物故事的匣盒藏品。由此可见,戏曲人物主题在匣盒图案装饰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不仅体现在匣盒装饰上,在中国古建筑,古家具装饰上,这一特点也得到同样的验证。
3.3中国山水风情画
中国山水风情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展现中国自然风光,人文风貌的最直接的艺术形式,影响了中国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古时很多器物表面装饰就用中国山水画内容做图案,很多直接搬用名家名画的局部。上文提到的清代南榆田园山水牧牛图百宝箱,图案展示的就是中国田园山水牧牛图。清乾隆剔红纽绳络山水宝盒(图3)盒盖上,雕刻的也是中国山水画一景。另清紫檀木镶嵌云石山水画百宝盒,民国描金漆器手绘五彩山水画展开式暗抽屉内置镜梳妆盒,表面均刻有中国山水画。
以上三方面是在古匣盒中常见装饰图案的总结。每一品类由于具有大量,丰富的装饰素材,在匣盒器物上结合不同的制作工艺呈现了千变万化的装饰效果。
4 结语
小小的匣盒,充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古人生活品味及主观重视意识下,以及高超的制作工艺加持下,具有了非凡的艺术魅力和价值,然而到了现在,这类产品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全球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的现代生活与古代传统文化似乎出现了割裂,但是留存在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血液一直牵引着我们回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初衷,今后笔者还将进一步以匣盒为引荐,探索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当代中国人家居产品中。
参考文献:
[1] 兰昱,兰岚.中国古代箱匣盒与现代收纳家具设计[J].规划与设计,2018(09).
[2] 高和林,高宝纲.《古匣鉴定与收藏》[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3] 孙建君.中国民间木雕艺术[J].中国艺术,1999(08).
[4] 张东芳.明清时期工匠与画家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