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佛像都是扎什琍玛

2020-01-19 13:14闫晗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班禅紫金佛像

闫晗

【教你一眼认出扎什琍玛】

1、以红铜镏金为主,也有用银或紫金造尊像、其他部分仍是红铜镏金的实例。扎什吉彩作坊以制作银饰而著名,扎什琍玛造像中,银制造像一般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少量造像用金造尊像,其余部分用银或用红铜镏金制作。

2、造像通体打磨光滑,镏金厚且明亮。

3、喜爱以珠石镶嵌装饰造像,尤其是宝冠部分,装饰纹样繁密,镶嵌珠石密集,构图华丽。

4、寂静相的佛与菩萨鼻梁挺直,嘴唇薄,嘴角微抿含笑,身体瘦长,表情恬静柔和,肌肤如少年般光滑细腻,充满弹性。

5、台座以莲座和方形台座两种形式为主。莲座或为单层覆莲,或为双层仰覆莲,如果只有单层仰莲,说明莲座下面原来还有底座(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现已缺失。莲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细密修长,瓣尖尖锐挺直或上卷,排列密集整齐;另一种是双瓣形莲瓣。

6、受17世纪以来仿古风气的影响,扎什吉彩也有大量的仿古作品,在扎什伦布寺各殿陈设中可以见到很多造像实例。多以仿古代尼泊尔造像为主,也有仿东北印度波罗风格或西藏本土早期造像的作品。

强巴佛殿外景。 曾涛 摄

强巴佛。 徐志文 摄

九世班禅和世界第一的强巴佛

8月8日,日喀则的天气特别晴好,大朵的云生在蓝得炫目的天空上。阳光灿烂到肆无忌惮,有大殿外墙新涂了红色的白玛草草汁,还没干透,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摄影师费了很大力气拍强巴佛殿的壁画。扎什伦布寺壁画都涂了一层清漆。与莫高窟不同,莫高窟只有研究和普及文化职能,扎什伦布寺还有公共職能,对信众开放。香烟、酥油灯长期熏染,对壁画造成严重伤害,涂清漆是寺院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方式。扎什伦布寺就是这层漆反光,拍摄难度大。强巴佛殿分莲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冠部殿5层,一上午只拍了两层。

下午,终于轮到了拍摄强巴佛。“强巴佛”是藏地对弥勒佛的称呼,弥勒佛是藏传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与汉地寺院笑口常开、坦胸露腹的形象不同,藏地的弥勒佛身形健美、帅气逼人。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镏金铜像,20世纪80年代强巴佛殿进行大规模维修,为佛像的宏伟所震惊,当时的媒体详细记录了测量数据:“佛像为坐式,身高26.2米,面部4.2米,耳长2.8米,掌宽1.6米,中指长1.6米,指粗圆周为1米,脚底长4.2米,肩宽11.4米,鼻孔可容一成年人。”

巨大的强巴佛端坐在五层楼里,日照从顶楼天窗投射进来,把金色的五叶冠顶扫成了银色。强巴佛比例协调,姿态优美,左手持军持瓶,右手结说法印。一双眼睛尤其美,眼眸低垂,满含慈悲,从不同角度看,仿佛能看到表情微妙的变化,这对一座26米高的巨大佛像而言极具工艺难度和艺术价值。

强巴佛手部特写。 曾涛 摄

藏历第十五惹琼木虎年(1914年),九世班禅曲吉尼玛做了件大事:召集了110位工匠、历时四年铸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强巴佛。大佛耗用23万多公斤铜、279公斤黄金,佛身装饰极尽奢华,1400多块蜜蜡、松石、珊瑚、珍珠、猫眼石组成各色花团嵌于佛身。白居易曾有“白毫大光,应念来感”的诗句,强巴佛眉间白毫用三十余颗钻石、六十颗杂色宝石镶嵌而成,光耀闪闪。

主持修造佛像时,九世班禅才三十一岁。民间传说,九世班禅精通大小五明,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如今扎什伦布寺精彩绝伦的金刚舞,就是他二十岁时亲自整理编排的,连配乐、舞美都一手包办。

佛殿门楣上高悬着“强巴佛殿(弥勒殿)”的金字匾额,午间的风温暖柔和,把香布吹出曼妙的波澜。佛殿高耸,直上碧蓝天宇,殿檐下的铜铃随风舞动,发出悦耳的声响。午间的扎什伦布寺,宁和而安详。

当年九世班禅为什么要费大力气修造这座佛像呢?传说中,强巴佛是未来佛,未来会救度一切众生,在藏地广受崇拜。有学者言,这座“南瞻部洲最大的声名远扬的金铜造像”,是“九世班禅活佛曲吉尼玛经信众的启请,为了满足世间众生的强烈愿望”而修造的。众生的愿望拉拉杂杂,琐碎难述。在连年战乱、炮火横飞的年代,一位佛爷的愿望倒是能猜个大概。

斯人已去,只剩他的强巴佛,慈悲、微笑地看着这个世界,终于看到了硝烟散尽。如果他还在,此刻,大概正抱着狮子狗,伴着悠然的铃声在廊下小憩。

伟大的远行与珍贵的佛像

今天,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到拉萨贡嘎机场,不过4个小时。两百年前,六世班禅带着两千人组成的朝觐队伍,走了一年零一个月。

这支由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堪布、官员以及侍从组成的马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出发,翻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穿过戈壁滩、大草原,东渡黄河,马队在荒芜的道路上绵延前行,其中裹挟了很多行李车辆,有些车子的车辙印迹明显要深,那里面装载的是重要贡品:佛像。翻看当年六世班禅朝觐的贡品清单,从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的“古佛、哈达”起,到乾隆四十五年八月,以“福瑞哈达、扎什琍玛佛三尊”结束,佛像,尤其是“铜佛像”一词反复出现。

明代起,西藏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了日喀则,规模较大的寺庙、艺术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日喀则中轴线以东,到桑耶,艺术家偏重世俗化的表达;中轴线以西,到阿里,艺术家的创作更为保守。无论世俗还是保守,艺术家们都获得了充分的表达空间,日喀则艺术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17世纪,随着后藏黄金时代的开启,作为艺术中心的扎什伦布寺开始向各地输送精美的“扎什琍玛”作品。这些杂糅了喜马拉雅艺术风格的造像,以高超的制作工艺、贵重的珠宝镶嵌、神秘吉祥的寓意,以及在赠予过程中传达出的真诚心意,在中央政府与地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白度母。 徐志文 摄

扎什琍玛绝代风华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是故宫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览策展人。8月7日,罗文华完成了撤展工作,带领工作人员归还扎什伦布寺借出的展品,又在寺中进行了一轮实地勘察,《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的采访组跟着罗老师进行学习。

扎什伦布寺建在海拔3900米的尼色山山腰上,殿宇众多,且藏式寺庙多用坡度很陡的直梯。高原缺氧,平地疾走都会气喘,罗老师长年做田野调查,爬上爬下、健步如飞,追得一干人气喘吁吁。

寺庙中光线幽暗,姿态各异的扎什琍玛或安坐于堂上,或侪身于狭窄佛堂里的踏跺之上,宝光灼灼。每追到一处,罗老师已静立在某尊造像前细细打量、耐心讲述:这组是新的,这是紫金造像,这是无量寿佛,这是般若佛母……

“扎什琍玛”即扎什伦布寺扎什吉彩作坊制作的金属佛像,“扎什”并不是大家以为的扎什伦布寺的简称,而应是“扎什吉彩作坊”的简称。“琍玛”为藏语“铜合金”之意,后专指铜造像。

西藏可分为藏东、藏中和藏西三个地区。藏中由前藏、后藏组成,后藏临近尼泊尔,地处后藏的扎什伦布寺佛造像艺术受尼泊尔影响颇深。正是受尼泊尔造像的影响,扎什琍玛多使用红铜打造,红铜质地较软,延展性好,能制作出更多复杂的花纹。

大白伞盖佛母。 徐志文 摄

般若佛母。 徐志文 摄

红铜镏金弥勒菩萨。 扎什伦布寺供图

扎什伦布寺的佛造像,真是极美。金属在工匠们的巧手下,仿佛温软的面团可随意塑造精细柔美的造型。

走进庄重的措钦大殿,铺着一排排艳丽的宝相花纹路的卡垫,僧人坐于其上唱诵经文,抬头,便是悬于粗大列柱上的扎什琍玛。这些套着华贵佛衣的扎什琍玛,一看便深受尼泊尔风格影响,鼻梁挺直,薄唇含笑,面目娟好若少年。肌肤光滑细腻仿佛有弹性一般,即使是愤怒相也不觉得惧人,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扎什琍玛镏金极为明亮。尼泊尔的镏金工艺在当时世界第一,使用原材料和技术皆有独到之处,佛造像镏金亮度高。但是尼泊尔所制佛像与扎什伦布寺的造像还是有差异,前者镏金较薄,后者镏金较厚。经过长时间供奉后,尼泊尔造像的镏金磨蚀殆尽,扎什琍玛的镏金还能保持完整。

扎什琍玛喜以宝石装饰佛像。藏地早期的佛造像,造型简洁拙朴,偏重衣纹刻画,扎什琍玛则多用珠玉宝石镶嵌,切实有“整百宝之头冠,动八珍之瓔珞”(《维摩诘经变文》)的风采。绿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彩色宝石和水晶都是扎什伦布寺的工匠们喜爱的原材料,佛像头部宝冠部分尤其华丽,花样纹饰精美,珠宝集萃。

扎寺诸多佛像中,有尊真人大小的红铜镏金弥勒菩萨特别引人注目。佛像绾发髻,垂发辫,宽肩细腰,身材健美。项链、臂钏、手镯、脚镯、脚链等饰物,以及左手的双戒指,显示其受尼泊尔艺术影响深重。佛像后背加工较为简单,后背、腿部都有装脏痕迹。

弥勒菩萨1.8米的身高很有震撼力,如此高大的扎什琍玛甚为少见,罗文华老师讲:“这是18世纪扎什琍玛造像的代表之作,即便在当时的经堂中,也是令人瞩目的神圣法物。”

造像一直被寺中珍藏,佛身套着班禅大师亲自从库房挑选出来的佛衣。佛衣取下后,通体镏金,非常明亮,身上嵌饰的玻璃、蓝宝石、珍珠、松石、珊瑚、青金石等珠宝灼灼生辉,光华盈室。佛像原本的五叶冠遗失,僧侣专门为其寻了一顶重工的五叶冠配上,以示敬重。

上文所述扎什琍玛之特点,皆可在此弥勒菩萨立像中欣赏到。即使你从未到过扎什伦布寺,即使你对曾经辉煌的佛造像文化一无所知,亦可从这尊佛像中领略到工匠们妙手神工交杂汗水镌录下的时代风华;同时也能理解,扎什琍玛的头号粉丝乾隆皇帝,对扎什伦布寺出品的佛造像何来由衷炽烈的喜爱。

金宗喀巴造像。 扎什伦布寺供图

扎什琍玛中的奇珍:紫金琍玛

六世班禅的贡品中,有一尊宗喀巴造像很得乾隆皇帝宝爱。在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能找到当时的赠送记录,佛像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六世班禅于热河行宫首次面见乾隆皇帝时的贺礼。

造像由扎什伦布寺的扎什吉彩作坊用黄金锤揲制造,像通高58厘米,造型饱满,衣纹线条娴熟流畅。宗喀巴全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且各牵莲花茎一枝,花朵在双肩分别化为经书、宝剑——这是文殊菩萨的特征,宗喀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主尊上部为一面二臂的胜乐金刚,有宝伞遮顶;莲座下为须弥座,有狮托座装饰。有绿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等宝石的树形背光,十二位空行母盘桓于宝树花枝中,与上乐金刚构成十三尊上乐金刚曼荼罗。

这尊佛像内有佛舍利,极为珍贵,受到皇帝的特别重视。乾隆皇帝下旨让清宫造办处配上了白银铸造的须弥座、铜镀金的背板,并用内库珠子六颗替下了佛像上原本装饰的假珍珠。造办处还专门打造宫灯一对置于佛像前,并配上了珐琅龛,更加精美奢华。皇帝甚至下令,仿照它打造一尊“紫金琍玛”无量寿佛。

何谓紫金琍玛?受尼泊尔影响扎什琍玛多用红铜鎏金,但亦使用金、银或者紫金来制作。紫金是多种贵金属冶炼而成的珍贵合金材料,其配方由尼泊尔流入。当时,清宫负责制造佛像的造办处,常用来铸造佛像的金属是红铜和黄铜,不会制造紫金。

至于紫金琍玛流入清宫的时间,清宫一只小佛龛背后的题记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初九日阿旺班珠尔呼图克图已经看认了一尊紫金琍玛铸造的手持金刚像,疑似造办处制。但不见实物、不见档案记载,且时间如此早,这种说法按孤例存疑。更多例证指向,是六世班禅第一次将紫金佛像带入了乾隆帝的宫廷。

紫金宗喀巴造像。 扎什伦布寺供图

紫金宗喀巴造像背面。 扎什伦布寺供图

紫金造像光泽美丽而独特,从紫黑中折射出五彩荧光,乾隆皇帝很为这种异域金属打造的佛像着迷,希望内务府能获取紫金配方,以打造符合自己审美的紫金佛像。六世班禅的随行人员中的仲巴呼图克图活佛知晓此方,乾隆皇帝派人求请,得偿所愿。

当时扎什伦布寺里的紫金琍玛,并非由西藏工匠所做,而是由扎什吉彩作坊中的尼泊尔工匠完成。北京城中找不到会做紫金琍玛的工匠,只能由造办处拿着仲巴呼图克图活佛给的配方不断尝试。

内务府造办处铸炉处档案载,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十二年(1787年)间,造紫金琍玛61 尊。仿班禅所赠宗喀巴金像打造的紫金造像,即在这一时段完成,其背光后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题记:

“乾隆四十六年,岁在辛丑,冬十月吉日,奉旨:照西藏扎什伦布式成造紫金利益琍玛宗喀巴,永兴黄教,普证圆成,吉祥如意。”

精美的仿制品送养心殿呈览后,交宁寿宫区安奉,如今供奉于梵华楼二楼明间供桌正中。

紫金琍玛在经历了这一轮铸造小高峰,进入了一个沉寂期。究其原因,紫金琍玛造价高昂,技术难度高,每次皆由乾隆皇帝特谕制作,相对其他佛像有铸造量小、铸造频次低的特点。

世传紫金琍玛是藏传佛教造像中最貴重神圣的一种,出现这种传说,与其神秘的配方有关。锤炼紫金合金,需要多种贵重材料,红铜、金、银、自然铜、钢、锡、铅、水银等金属是基础配置,钻石这种贵重的宝石是必不可少的神秘配料,还需要从西洋进口五色玻璃面。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造办处经多次尝试后,调整了紫金琍玛的配方:加大暹罗钻石和五色玻璃面的比例。暹罗钻石不是真正的金刚钻石,硬度不够,不适宜做镶嵌用途,但是恰好适用于紫金琍玛的铸造。这两色宝石的加入,让紫金琍玛呈现了五彩斑斓的色泽。可见,清宫的紫金琍玛合金不仅是模仿与重现,还实现了优化与进步。

铜镏金无量寿佛。扎什伦布寺供图

铜镏金无量寿佛背面。扎什伦布寺供图

铜镏金无量寿佛。扎什伦布寺供图

“扎什伦布寺×乾隆皇帝高定联名款”

乾隆皇帝醉心扎什琍玛,曾经向扎什伦布寺下过一个大单——五十六件铜镏金无量寿佛。

《六世班禅丹增益西传》载,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二月,皇帝向班禅下旨,请求扎什伦布寺铸造佛像五十六尊,计划供奉在新宫殿的佛堂里。铸造佛像所需要的原材料,铜、黄金及各色宝石,均由皇帝提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佛像图样也由皇帝亲自设计,堪称最早的高端定制。

同一时期,《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活计档》能查到如下记录:

“十三日,库掌四德、五德,笔帖式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宁寿宫新建养性殿西暖阁内照养心殿西暖阁现供紫檀木八方塔成做一座,并供养。先呈样,准时将塔内应供之佛向藏里请来安供。钦此。

于二十九日库掌四德、五德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画佛像七张,着配匣盛装预备发往藏里。钦此。”

两相印证,“扎什伦布寺× 乾隆皇帝 高定联名款”实锤没错。这批珍贵的限定款自从铸造好后,就一直供奉在紫禁城养心殿西暖佛堂一座八面七层的紫檀木塔中。

铜镏金无量寿佛。扎什伦布寺供图

五十六尊、7种尺寸的红铜镏金无量寿佛,头顶五叶宝冠,佛身嵌多种宝石,尤以绿松石为多,尊尊流光溢彩。尤其无量寿佛双手结定印,捧着的珊瑚宝瓶饱满艳丽若番茄,可说明造像所用宝石质量之惊人。

这组佛像保持了扎什琍玛一贯风格,莲座双层莲瓣的上层莲瓣中央凹下,镏金厚重,镶嵌大量绿松石。再细看,所选用的绿松石品质极佳,色调一致;五叶宝冠上同样镶嵌了质地优良的红宝石与水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背光,紋路处理非常流畅,其细腻和高品质,不愧“高端定制”的奢侈品。

五十六件铜镏金无量寿佛是乾隆时期宫廷审美与扎什伦布寺造像技术的完美结合,无论对于扎什琍玛,还是故宫珍宝的研究都是重要的标型器物。佛像底部贴着清宫四体文白绫签 “大利益扎什琍玛无量寿佛”,来路可查,制作时间明确,为佛造像艺术研究钉出了精准的坐标。

翻开清宫档案,查看各种黄条和题记,从雍正九年(1731年)即可见五世班禅进贡扎什琍玛的记录。六世、七世班禅送入清宫的扎什琍玛都展现了极高制作水平。比如龛背题记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不空羂索观音,铜面细腻如流脂,镏金明亮。观音四只手臂分别持有羂索、金刚杵、念珠、金刚钩四种法器,如今很少能看到相同持物的造像。

嘉庆四年(1799年),七世班禅进贡的紫金琍玛胜乐金刚与密集金刚,仍旧保持了相当水准。待到同治元年(1862年),八世班禅进贡的文殊菩萨像无论从造型、打磨、镏金皆可见颓势。

等到了九世班禅生活的年代,战火纷燃,工匠四散流徙,热爱艺术的班禅也无力逆挽时代的波澜。扎什琍玛逐渐褪去荣耀的光环,被历史敷涂上了荒凉的底色。如今,还有几人记得,这些精美的、贵重的佛像,曾经承载着真挚的情感和祖国统一的心愿,走过那些壮丽的雪峰,险峻的山口,湍急的河流,以及无名的寂静的原野。

猜你喜欢
班禅紫金佛像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2018年紫金矿业按权益保有资源储量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佛像面前的 菩萨
紫金之王
九世班禅与拉卜楞寺间的史实考究
刘红卫
紫金传媒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