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梦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护航”篇中,中国女飞行员使用11式手枪(红箭头处)
飞行员配枪的历史和军事航空历史一样悠久。飞机在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到军事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校射到随后的空中战斗、对地攻击,这种长着翅膀的跨时代发明将战场从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
不过,各国一开始都认为飞机对战争只有有限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的各国军队共有700多架飞机,但这些飞机很难说是军用飞机,它们既无武器装备也无类型差别,几乎全被派到战线上观察对手的活动。许多保守的陆军高级军官认为飞机不过是昂贵的玩具,在战场上还不如马匹重要,对飞行员带回的情报在等到地面侦察证实前都持怀疑态度。而当时的飞行员就像是“空中骑士”,这些天之骄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骄傲,甚至就连作战都表现得彬彬有礼,敌我双方由于都是无武装的飞机飞来飞去,空中虽然热闹但却相安无事,甚至互相打招呼。然而,地面战争的残酷很快影响到了军事指挥官的决心和这些飞行员的心态,空中不再是一片净土,空战也随之爆发。不过,由于专用的航空武器装备几乎是零,飞行员们便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战术,他们使用手枪、板砖甚至是飞镖等武器打击对手同样慢悠悠的飞机,就像是街头斗殴的空战版。
那么,在空战历史上,究竟是谁第一个打下敌方飞机的呢?
“若宫”号母舰回收仿制的“莫里斯·法尔曼”水上飞机
日军“若宫”号母舰释放仿制的法式“莫里斯·法尔曼”水上飞机
“鸽”式侦察机是早期弹翼双座侦察机,在1914~1915年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其外形模仿鸽子造型,是当时仿生学应用到军事技术的典范
这个人名叫冈瑟·普吕绍夫,他于1886年2月8日出生在德国慕尼黑,10岁时进入少年军校就读,并在5年后以优秀学员身份正式加入德国海军陆战队。普吕绍夫不甘心在军舰底层甲板呆一辈子,后又进入当时很有名的德国兰普勒航空学校学习驾驶“鸽”式侦察机的技术。成为飞行员的普吕绍夫很快被派往远东。1913年11月,他带着一架兰普勒“鸽”式侦察机乘船来到中国青岛,成为德国东亚分舰队的一名中尉飞行员。不过,让本想来远东逍遥快活的普吕绍夫始料不及的是,仅仅1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猝然爆发。
1914年8月23日,早已对青岛垂涎三尺的日本向德宣战,并迅速用舰队封锁了胶州湾,出动6万人的部队和60余艘舰艇配合英军围攻德军。根据战史记载,日军对青岛共投入9架飞机,包括日本海军水上飞機母舰“若宫”号搭载的3架法式水上飞机(法国“莫里斯·法尔曼”MF7双翼水上飞机仿制型)和1架“吕式乙”型双翼水上飞机(“莫里斯·法尔曼”MFll水上飞机仿制型),陆军航空兵则投入1架“纽波特”NG2型单翼机和4架“莫”式双翼机(法国“莫里斯·法尔曼”MF7陆基双翼机仿制型,与水上飞机型的区别是拆除了浮筒,采用轮式/滑橇起落架),进驻青岛即墨的狗塔埠前线机场。而此前驻青岛德军手中还有2架“鸽”式侦察机,但在开战前摔掉1架,当下则仅有普吕绍夫驾驶的这架“鸽”式。战争中,日本海陆军先后出动战机对德军阵地进行轰炸,甚至主动轰炸德军位于跑马场的飞机起降跑道,不过由于当时轰炸纯粹靠运气,炸弹是靠飞行员手投,所以对停在机库里面的德军“鸽”式侦察机没有造成损伤。而德军司令也知道这架侦察机的重要性,只允许其执行侦察任务和有限的对地攻击任务,不可主动与日本军机遭遇。但是由于普吕绍夫的“鸽”式侦察机外形实在太醒目了,因此日本海陆军航空队皆将其视为眼中钉,在飞机上搭载由投弹手操纵的机枪,意欲将其一举击落。
普吕绍夫的“鸽”式侦察机在青岛德军基地,注意背景的城墙和中国百姓
普吕绍夫和他的“鸽”式侦察机
空战不可避免。10月21日上午6时20分,普吕绍夫驾驶“鸽”式侦察机起飞,以侦察日军包围圈的情况,他往胶州湾一侧飞行,取得高度后再往日军方向侦察。6时44分,日军长泽贤二郎中尉和真壁裕松中尉驾驶“纽波特”NG2型单翼机携带机枪起飞拦截,在孤山、保儿、李村间遭遇德军“鸽”式侦察机。双方都没什么空战经验,位于后座的真壁裕松中尉用机枪向普吕绍夫扫射了几轮,但都没有击中目标,反而是不小心射断了自己左翼前方的张力线,只好赶紧返航。随后日军又派出小关观三少尉单独驾驶一架“莫”式双翼机升空。这款双翼机是日本人专门改造的,因为原始的“莫”式双翼机性能比“鸽”式机差,根本追不上“鸽”式机,因此日军将这架双翼机减轻质量,并由单人驾驶升空,以期能够击落“鸽”式机。
绘画。普吕绍夫驾驶“鸽”式侦察机,使用手枪向小关观三少尉驾驶的“莫”式飞机开火
双方遭遇后进入缠斗,不过这回是普吕绍夫先开火。在普吕绍夫撰写出版的《来自青岛的飞行员》一书(1927年版第72页)中明确写到,在这次空战中,他用卢格手枪向一架日本陆基飞机连续发射了约30发弹,这架日机在他眼前落了下去,但他并没有写他看到日机在地面坠毁,当时他已迅速脱离空中战场,因为害怕有其他日机赶来向他发起进攻。事后德军认定普吕绍夫击落了一架日本陆基飞机,而日本陆军则予以否认。不过,这是世界上有战史记载的第一次手枪空战。至于有国内媒体此前在叙述该事件时称普吕绍夫击落的是日本海军的水上飞机,则是将日本海陆军同款不同名的飞机张冠李戴了。
在回忆录中,普吕绍夫明确自己在空战中使用的是卢格P08 9mm半自动手枪,这种德军标志性手枪从一战一直用到二战,质量可靠且耐用,在德国空军中广受欢迎,甚至到了1936年德国空军还一口气订购了12万支P08手枪配发给飞行员和勤务人员。
那么,这支卢格手枪是怎么打出30发枪弹的呢?德军的卢格P08手枪弹匣一般可以装8发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在激烈的空战中显然没有时间更换弹匣。所以普吕绍夫很可能使用的是一支卢格P08炮兵型手枪,这种手枪可以驳接枪套用作枪托,可安装容弹量32发的弹鼓,其枪管长203mm,比标准型(枪管长102mm)的要长,射程和精度也好一些,是有能力在空战中击中慢悠悠的“莫”式双翼机的。
不过,手枪毕竟射程近、威力小,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空战武器,随着机枪被装上飞机,空战历史从此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普吕绍夫使用的P08卢格炮兵型手枪,可以驳接枪套用作枪托,可配用32发弹鼓,具有很强的持续火力
一战德军飞行员装束,由于他们在敞开式座舱中驾驶飞机,因此穿得很厚实
那么,手枪是不是就此退出空战舞台了呢?非也。二战时也曾经发生过一起手枪空战的案例,而且是在大名鼎鼎的中途岛海战中。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不会错过最近上映的美国大片《决战中途岛》,里面有不少美军鱼雷机、俯冲轰炸机后座机枪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就有这样一名后座机枪手,他是美国海军航空兵三等兵劳埃德·F.奇尔德斯,在中途岛战役时他是“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第三鱼雷机中队(VT-3)一架TBD-1“蹂躏者”鱼雷轰炸机的后座无线电员兼机枪手。1942年6月4日,奇尔德斯正好年满21岁,在这一天,中途岛海战打响了。凌晨4时,他来到餐厅吃了一顿有牛排和鸡蛋的生日早餐,这即使在当时的美国海军中也是非常奢侈的,让他觉得这是在“为死刑犯准备的最后一餐”。当天早上,VT-3中队的12架“蹂躏者”鱼雷机先后起飞,扑向日本航母,不久,包括4艘航母在内的日本机动舰队那灰色身影就出现在了海平面上,VT-3鱼雷机中队迅速下降到离海面30m的高度,排成2排向就近的日本“苍龙”号航母冲去。在离日本机动舰队约24km的时候,他们被空中巡逻的日军“零”式战斗机发现,这些战斗机在VT-3中队上空排成一列纵队鱼贯而下,如猛虎捕食般冲向美军鱼雷机。
据奇尔德斯晚年回忆,每3架“蹂躏者”鱼雷机组成的攻击小组后面都跟着6架“零”式战斗机,日军以2打1的方式追击美军鱼雷机,他立刻操起双联装M1919 0.30英寸口径机枪高度戒备。为VT-3中队护航的6架F4F“野猫”战斗机则被其他“零”式战斗机拦截,在上空进行着艰苦的空战,无暇顾及下方的战友。奇尔德斯抛开一切念头,全神贯注地盯着向自己飞来的2架“零”式战斗机。“它们非常敏捷”,他回忆道,“它们太快了,我想每个看到‘零式战斗机的人都会感到畏惧”。当日军战斗机逼近的时候,奇尔德斯迅速操起机枪开火。他并不喜欢手中的机枪,由于“蹂躏者”鱼雷机设计存在局限,无法携带火力更猛的0.50英寸口径重机枪,他认为这种0.30英寸口径机枪也就比什么都没有好一点,要击中目标只能够连续扣动扳机将枪弹在空中打成一道弧线。不幸的是,奇尔德斯的机枪很快就卡壳了,他迅速掏出自己的0.45英寸口径手枪向后面追来的“零”式战斗机开火。他回忆道:“我不知道这对我有什么好处,但这是一种安慰。我想,当我手枪中的弹匣打空了的时候,我会朝那些混蛋扔空弹匣。”当然,机枪手的手枪对于机动灵活的“零”式战斗机没有什么作用,很快,他的鱼雷机操控系统就被日本人的枪弹命中,飞机进入了可怕的俯冲状态。好在奇尔德斯的伙伴——飞行员科尔技艺高超,他坚持向目标投放鱼雷并拉起了机头,然后将飞机向右倾斜退出攻击航路,与他们中队中仅存的另一架鱼雷机会合后快速飞离战场。
电影《决战中途岛》中的美军轰炸机后座机枪手
晚年的勞埃德·F.奇尔德斯。他在中途岛海战中是一名鱼雷轰炸机后座无线电员兼机枪手,曾用手枪向日机开火
绘画。奇尔德斯的机枪发生故障,他操起M1911手枪向日本“零”式战斗机开火
日军的战斗机没有追击这些已经投放鱼雷的鱼雷机,因为美军后续赶来的SBD-2“无畏”俯冲轰炸机已经准备对日军航母实施雷霆一击,在中低空作战的日军战斗机拼命地爬升,试图拦截死神的降临,无暇顾及已经没有威胁的鱼雷机。奇尔德斯有幸活命,并见证了日军航母的覆灭。
在战争中,飞行员手枪的最重要用途是当自己被击落在敌占区后保命使用的。正如奇尔德斯一样,那时候美军很多飞行员都配发一支标准的制式M1911 0.45英寸ACP口径半自动手枪。这种手枪由美国人约翰·勃朗宁设计,推出后立即成为美军的制式手枪并一直装备达74年,先后经历了一战、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甚至在海湾战争中也有美军士兵不满配发的M9 9mm手枪,自掏腰包购买一支M1911手枪保命。
以大量装备的M1911A1手枪为例。该枪全枪长215mm,质量1.36kg,有效射程50m,初速253m/s,弹匣容弹量7发。M1911A1手枪最大的优点就是威力巨大,其配用的枪弹弹头质量达15.16g,所产生的威力是9mm枪弹难以匹敌的。二战中这种手枪一直陪伴着美国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们,他们甚至真的用这支手枪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
二战中,美军飞行员欧文·J.巴格特驾驶的B-24轰炸机在轰炸缅甸一座桥梁时被日本“零”式战斗机击落,他掩护机组人员跳伞,随后自己也跳出了机舱
跳伞中的巴格特使用M1911手枪击毙了一名日军飞行员,成为传奇
二战中,美国王牌飞行员席林上校使用的一支带加长弹匣的M1911手枪,并安装了前握把,看上去像是改装的冲锋手枪
1943年3月31日,美国陆军航空队第311轰炸机中队的B-24重型轰炸机在试图炸毁缅甸一座桥梁时遭到了12架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拦截。飞行员欧文·J.巴格特驾驶的轰炸机燃料箱多次被击中,巴格特让他的机组人员赶紧跳伞,自己则用轰炸机上的机枪炮塔不断向“零”式战斗机开火以掩护他们跳伞,而他直到轰炸机爆炸前才跳出机舱。但此时,日军“零”式战斗机恶毒地朝着空中飘荡的降落伞开火,肆意虐杀这些逃生的美军机组人员。于是巴格特决定装死以避免被“零”式战斗机扫射。这具空中“尸体”吸引了一架“零”式战斗机过来查看。这架日机以极低速度靠近巴格特的降落伞,飞行员甚至嚣张地拉开座舱盖去看吊着巴格特“尸体”的降落伞,此时飞机速度慢到接近失速,足见这个日本飞行员高超的技术以及“零”式战斗机的优良性能。不过,装死的巴格特并没有坐以待毙,他迅速掏出M1911手枪朝着这架靠近的“零”式战斗机座舱猛烈开火,4发枪弹瞬间击中了这名倒霉的日军飞行员,战斗机随后旋转着坠向地面。第311轰炸机中队指挥官哈里·梅尔顿上校证实,巴格特的轰炸机当天被击落了,巴格特在降落伞上看到那名日本飞行员尸体从飞机上被抛出来,证明这名飞行员是被手枪击毙的而并非死在飞机坠毁时。此后,巴格特安全落地,而其余日军战斗机则仍然向地面上着陆的美军飞行员扫射,他不得不躲进丛林,直到被日军地面部队抓住。巴格特在缅甸仰光当了两年战俘,后来被美国战略情报局解救,战后留在了新成立的美国空军,最终以上校军衔从空军退役,后在利顿公司担任国防承包商,于2006年7月27日去世,享年85岁。
与普吕绍夫驾驶“鸽”式侦察机同日军水上飞机并行飞行,双方保持相对静止的射击状态不同,即使“零”式战斗机飞得再慢,相对于作垂直运动的降落伞来说都是在进行高速立体位移,巴格特能够击中日军飞行员除了靠99%的运气外,还有1%就要归功于M1911手枪的强悍威力了。二战中,美军飞行员还尝试为M1911手枪携带更大容量的弹匣,比如美军第56战斗机中队指挥官、王牌飞行员大卫·C.席林就曾经为自己的M1911手枪配备了一个高达25发容弹量的长弹匣,并加装前握把,看上去像是改装成一支冲锋手枪,火力充足。
日本漫画中描绘的跳伞中的巴格特用手枪击毙靠近的日军“零”式战斗机飞行员
不过,M1911手枪造价昂贵,制作工艺复杂,战争中需求量又一直很大,为了弥补该枪数量上的不足,具有美国特色的转轮手枪也被大量配发给美国飞行员。美国陆军航空队为自己的飞行员配发了柯尔特0.38英寸口径转轮手枪,如一张照片显示的巡逻机飞行员装备中就包括橡胶防弹衣、救生衣、染色笔、带红色滤光片的手电筒以及一支0.38英寸柯尔特转轮手枪和一把伞兵刀。而海军则在战争中采购过7万支史密斯韦森“胜利”型0.38英寸口径转轮手枪,配发给海军航空兵飞行员。该槍表面采用磷酸盐处理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枪支在海上等战争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并在握把底部增加了一个挂绳环用于绑缚枪纲。同时,采用了光滑的胡桃木握把,而不是一般史密斯韦森0.38英寸军警用转轮手枪带菱形防滑纹的木质握把,握把中间的圆形商标雕刻也被取消,这对战时降低武器加工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有较大帮助。
当然,随着喷气式飞机时代的来临,想要用手枪打下飞机已经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了。二战结束后,飞行员装具更加科学化、现代化,飞行员配枪也成为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武装冲突或者战争状态下,飞行员的一支手枪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M1911手枪是二战中美军大量装备的大口径手枪,其威力大、火力猛,深受美军官兵喜爱
二战中,美国陆军和海军航空队的飞行员还广泛使用0.38英寸口径转轮手枪,以弥补M1911手枪供应不足的问题
现任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戈德费恩在科索沃战争时期,其驾驶的F-16战斗机执行空袭任务时被塞族武装击落,当时他配备一支制式M99mm半自动手枪,不幸的是在弹射跳伞的时候这支手枪遗失了,幸运的则是他最终躲过了塞族武装的搜索,被美军“铺路鹰”搜救直升机救起。当年戈德费恩驾驶的F-16战斗机垂尾残骸至今保存在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电影《深入敌后》就是以戈德费恩为原型拍摄的。
相比大卫·戈德费恩,约旦飞行员马阿兹·卡萨斯贝就没这种好运了。2015年在轰炸ISIS极端武装目标时,他的F 16战斗机被恐怖分子击落,这名飞行员被俘后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最终在全球电视镜头前被活活烧死,世界舆论一片哗然。在反恐战争中,传统的飞行员跳伞后选择投降等待战俘交换的保命方式在恐怖分子面前是行不通的,各国开始加强飞行员随身武器的配置。
2018年2月,一架俄罗斯苏-25强击机在叙利亚上空被极端组织导弹击落,飞行员菲利波夫少校跳伞后与搜捕他的武装分子发生激战,最后拉响随身携带的手雷以身殉国。在战斗中,少校使用了一支斯捷奇金APS9mm冲锋手枪,可在握把后方驳接枪套作为枪托使用,可以连发发射,容弹量20发。在少校牺牲后,武装分子搜出了3个弹匣,其中1个半弹匣已经打空,证明该枪在短时间内进行了高强度火力倾泻。虽然最终少校还是高喊着“为了兄弟”拉响手雷壮烈牺牲,但起码说明俄军为飞行员配置的大容量、高射速冲锋手枪是有效的。
斯捷奇金APS 9mm手枪是一支高射速全自动手枪,该枪于1948年由图拉中央设计研究局工程师伊戈尔·斯捷奇金研制,1951年列装苏军部队,主要装备飞行员、炮兵、坦克/装甲输送车车组成员、RPG-7火箭筒发射手、前线指挥官等军事人员,是世界上唯一被列为制式军用装备的冲锋手枪。该枪使用9×18mm马卡洛夫手枪弹,可进行单发或连发射击,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80发/分,在短促交火中拥有强大的压制能力。
俄军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普遍携带一支斯捷奇金冲锋手枪和4个弹匣,还有几枚手雷。俄罗斯有给飞行员配置强火力武器的传统,这是在残酷的阿富汗战争中得到的经验,当时的苏军直升机飞行员就携带有AKS-74U 5.45mm短突击步枪。
俄罗斯战斗机飞行员普遍装备的斯捷奇金APS 9mm冲锋手枪,可驳接枪套作为枪托使用,可连发发射,是世界上唯一被列为制式军用装备的冲锋手枪
鉴于反恐作战的特殊形势,美军和欧洲军队也参照俄军做法为自己的飞行员配备更好的枪械,比如荷兰战斗机飞行员就配备有MP9冲锋枪和4个大容量弹匣,火力比斯捷奇金APS9mm冲锋手枪更强。而美英等国甚至在座舱空间较大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座椅边安装枪架,可以携带美制M4卡宾枪或英制L22A2卡宾枪,这些短身管突击步枪显然比手枪拥有更好的战斗效能,一旦出现“黑鹰坠落”情况,飞行员不至于手无寸铁。
现任美国空军参谋长大卫·戈德费恩,在科索沃战争中,其驾驶的F-16战斗机被塞族武装击落,当時他配备一支M9 9mm半自动手枪,但在弹射跳伞的时候这支手枪遗失了。图中下方是保存在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的当年戈德费恩驾驶的F-16战斗机垂尾残骸
俄军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普遍携带一支斯捷奇金冲锋手枪和4个弹匣,还有几枚手雷
2018年2月,一架俄罗斯苏-25强击机在叙利亚上空被极端组织导弹击落,飞行员菲利波夫少校跳伞后与搜捕他的武装分子发生激战,最后拉响随身携带的手雷以身殉国。图为菲利波夫少校遗像
相对于这些在实战中摸爬滚打的国家,中印两国的飞行员配枪就显得比较保守,都选用了袖珍手枪。
2019年2月27日,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在克什米尔控制区的分界线附近爆发空战。印度空军第51战斗机中队一架米格-21 Bis UPG“野牛”战斗机越境追击巴基斯坦空军战斗机时被导弹击落,飞行员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跳伞生还。有意思的是,这位印度中校跳伞后落到了巴基斯坦控制区,村民们很快发现了他。当他看到涌上来的村民后立刻拔出手枪,朝天开枪试图吓退村民,但手枪那微弱的枪声被掩盖在村民的嘈杂声中毫无威慑作用,飞行员也被愤怒的村民抓住一顿暴打,还是巴基斯坦陆军的一位中尉带领部队扒开人群才将这位敌军飞行员救了出来。后来,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专门感谢了这位救他的巴基斯坦中尉。
是一支什么样的手枪连村民也吓不住呢?我们在巴基斯坦媒体公布的印度飞行员随身物品中,看到了这支格洛克G26 9mm袖珍手枪。该枪是在格洛克G19手枪基础上开发的袖珍型自卫手枪,是格洛克9mm口径手枪系列中最小巧的型号之一,非常适合隐蔽携行。格洛克G26手枪广泛采用塑料零部件,质量小,机构动作可靠,容弹量大,全枪长160mm,质量0.6kg,使用9×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容弹量10发,还可以使用格洛克G17/18/19手枪的大容弹量弹匣。虽然格洛克G26手枪性能优秀,但其袖珍手枪的本质使得其在面对狂暴的人群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不具备斯捷奇金APS冲锋手枪或者MP9冲锋枪那样的持续火力,在战场逃生中聊胜于无。印度飞行员携带这种手枪更多地是在飞机失事落入山林后防止野兽袭击,而且与反恐战争面对的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不同,印巴冲突再激烈,也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正常冲突,不会出现杀俘虏这样的事情,就像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被村民暴揍时,巴基斯坦军人会上前去救人,不可能出现极端武装分子那种恐怖行径。因此,印度飞行员落地后最多也就是拔出枪来吓吓村民,也不敢真的朝村民开枪。
我军飞行员装备的同样是袖珍手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军飞行员使用的是64式、77式7.62mm自卫手枪,但随着7.62mm手枪弹逐渐被淘汰,飞行员用枪也就随之改为使用5.8mm手枪弹的手枪。虽然军用制式92式5.8mm手枪口径较小,但其外形尺寸与使用9mm枪弹的92式手枪基本一样,存在体积过大的问题。因此我国又专门研制了一款11式5.8mm手枪装备空军、海军航空兵飞行员。11式手枪采用半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击锤回转式击发方式,单/双动射击。该枪和92式手枪一样,只有在击锤待击状态下才可以进入保险状态,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和膛内有弹时的快速射击能力。除了手动保险,该枪还设有击针保险和枪机不到位保险,套筒上设有膛内有弹指示器,确保使用的安全可靠。该枪全枪长153mm,全枪质量0.6kg,弹匣容弹量8发。
2019年2月27日,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在克什米尔控制区的分界线附近爆发空战,印度空军飞行员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被俘。图为阿比纳丹·瓦尔塔曼中校和他使用的格洛克G26 9mm袖珍手枪
11式手枪是一款中規中矩的袖珍手枪,如果在战区,这种威力小、射速低、容弹量少的手枪显然战斗力不足。期盼我国能够设计一款自卫型冲锋手枪或微型冲锋枪,为我军飞行员保驾护航。
编辑/吴潇
中国飞行员随身配备的11式5.8mm手枪
中国飞行员用11式手枪进行射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