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惠
主演的两部大戏《清平乐》《猎狐》相继热播,让王凯再次进入霸屏模式。一边是佛系帝王,一边是帅气警官,都赢得了好口碑。33岁时王凯曾凭借《琅琊榜》《伪装者》跃升为一线演员,之后又在《大江大河》等作品中演技深入人心,如今在《清平乐》中,他又将跨越好几个年龄段的宋仁宗诠释得贴切得体。每次有新戏,王凯都会成为流量担当,频频上热搜。都说一夜爆红后很难维持,但王凯似乎是个例外,会演戏,也会选戏,有着难得的清醒和一颗做演员的平常心。
王凯的微博头像在《清平乐》和《猎狐》播出时换成了宋仁宗与夏远拼成的一张脸,看似割裂却又和谐地统一。王凯觉得这两个角色和自己都有某种程度的相似:“夏远有一种保护欲,我平时生活中也是;宋仁宗特别能忍,我也是。”
在15年的职业演员生涯里,王凯的戏路很宽广,古装戏、现代都市戏、年代剧、谍战剧,都有涉猎。前一秒还是《北平无战事》里乖顺深情的二少爷方孟韦,下一秒就化身为《欢乐颂》里浪漫风趣的医生赵启平;《琅琊榜》里是不畏强权、慷慨激昂的靖王萧景琰,到了《大江大河》,又变身执拗的乡村少年宋运辉……这些角色都有王凯身上的某种特质,但又彼此不同。他铆着一股劲儿,发掘出自身的气质,把每個角色演出特点,因为观众“记住角色,我就是个演员,记住我,我就是个明星”。早年导演嫌他太瘦,他就每天睡前吃高热量的士力架,后来演少年宋运辉,又老老实实节食,身高182的他减到了120多斤,出场时松垮运动背心里的肩胛骨清晰可见,长手长脚的肢体神态上透着笨拙和不自信,三十几岁硬是演出了乡村少年的状态。
王凯曾在访谈节目中,解释过自己塑造人物的原则和技巧:“你观察一百个这样的人物,然后把这一百个人物身上的特点提炼出来,放到一个人物身上,那这个人物肯定是有看头的。”多年前《丑女无敌》中的陈家明跷兰花指的形象就来自他对人的观察。他会在生活中观察别人的眼神、腔调、小动作,并一一记下,拍戏的时候再想想什么地方能加进去。
每演一个角色他都会事先做功课。确定出演《清平乐》中的宋仁宗时,王凯买了一些讲解宋代历史的书“自学”,等拿到剧本,他慨叹“天哪”!作为男主角,每天和被观众戏称为“全文背诵天团”的文官们对话,台词古雅。除了正式开拍,导演很难发现王凯,因为他总是在角落里背台词。
王凯理解的宋仁宗是孤独的,他要诠释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帝王心术,还要把宋仁宗内心深处懂得自己有多大的权力、而又小心翼翼地怕把权力错用的感觉呈现出来。“我们看过很多皇帝都很霸气,宋仁宗以文治国,不会轻易砍头杀人,我要演出宋仁宗不一样的地方,把它放大, 但也不能演得太不像皇帝。”而拍摄《猎狐》前,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经侦警察”这个警种,于是特地到天津经侦总队体验生活,和警察们一起工作,听他们讲一些办案经历和面临的困难。
“不管是皇帝,还是警察,终归都是一个人,所以要演出人的味道。是人,就都有欲望、有想法、有抉择。”这是王凯的体会。
2019年,凭借《大江大河》中宋运辉这一角色,王凯曾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大江大河》刚开播时,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家庭成分不好的宋运辉为了争取自己的大学名额,站在烈日下要背1 0 0 0 遍《人民日报》社论。
王凯本人很喜欢这个角色,因为跟自己的经历有契合点,让他想起当年放弃武汉新华书店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心境。
《大江大河》里的执拗少年宋运辉
《猎狐》中的帅气警官夏远
《清平乐》中的“佛系”帝王宋仁宗
王凯的演员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没有鸡汤,只有一股子傻劲。”对这段经历,王凯在《星空演讲》中如此形容。虽然从上小学开始,王凯就是文艺积极分子,时常参加歌唱比赛、朗诵比赛,但父母对他想成为演员的梦想并不支持。高中毕业后,他顶替父亲的岗位,入职新华书店,拥有当时令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后来有一天他轮值夜班,货车送来一车书,他把一捆捆书从车上卸到书店仓库,天亮后捏着酸麻的胳膊下班回家,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自己20年后的生活似乎一眼就能看尽,“那一刻感到非常的孤独和悲伤”。
机缘巧合下,王凯得到一个拍广告的机会,导演看他形象不错,鼓励他去学演戏。于是王凯瞒着父母,辞了新华书店的工作,跑到北京考中央戏剧学院,终于在2003年考入中戏表演系专业。
本以为进入专业院校就能做演员,没想到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虽然签约了华谊兄弟公司,但作为无名之辈的他并没有获得太多机会。交不起房租,没钱吃饭的压力扑面而来。2007年试镜《丑女无敌》时,王凯冲着男主而去,导演却让他试试“娘娘腔”陈家明。急需钱过日子的王凯接下了这个角色,因为陈家明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人对他有了刻板印象,雷同的剧本纷至沓来。
王凯不想被定型,他等了七八个月,终于等到电视剧《知青》。虽然这部戏是他拍的所有戏中最苦的一部,也没有大火,却让他遇到了演艺道路上的贵人——后来的金牌制片人侯鸿亮。“人好,戏好,始终保持初心”是侯鸿亮对王凯的评价,2 0 1 1年,侯鸿亮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正午阳光,想到的第一个演员就是王凯,二人合作了《北平无战事》。之后《伪装者》《琅琊榜》等作品的合作,让王凯人气水涨船高。人们愿意相信他“一夜爆红”,其实当幸运降临之前,他是做足了准备才接住的。
王凱在《星空演讲》中说:“如果没有当年由一份踏实稳定的工作走上演员这条曲折难料的路所做的取舍,没有在等戏拍的日子坚守住自己的内心,我可能体会不到这种被孕育的回报,也许我会放弃,也许大家就不会在后来的《琅琊榜》《伪装者》中看到我。”
2019年,王凯在剧组待了310天,从《清平乐》到《猎狐》,再无缝衔接进入《大江大河2》剧组,他把这种无缝衔接称为“幸运”:“刚好碰到了三部角色和剧本都很喜欢的戏。”
碰到好剧本并不容易,入行多年,谈起表演,王凯依然保持着学生时代的那份单纯的喜欢。在他看来,演员是很单纯的,为角色哭,为角色笑,为一场导演认可的好戏开心,为一句没说好的台词难过。拍戏时他精神紧绷,睡不好觉,每一部戏杀青时,最大的感觉就是“开心”。可休息不到几天,“戏瘾”就又犯了。“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奇怪,开工时压力特别大,一旦休息了又会憧憬着演下一部戏。”
生活中的王凯非常低调,像一条静水流深的溪流,不声不响地往前奔。拥有“美手、鹿眼、低音嗓”三大法宝的他,有着与外表极其不符合的“老艺术家”气质。对粉丝,他很强硬地亮明自己的态度——不收礼物,不喜欢接机。
他也像“老艺术家”那样看重演员的社会责任。身为“武汉伢”,王凯在疫情期间给武汉捐了200万元后又捐了呼吸机,还用家乡话为湖北省委党校方舱医院录制了打气音频,他希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说:“演员这个行业,从社会上得到了很多,就应该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一种平衡,你老是索取不付出,能量会不守恒。”
2020年是属于王凯的年份,面对蜂拥而来的好评,王凯对自己的认知却没有膨胀失衡。他深知,一部戏是否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制作专业精良的行业链,演员要做的只是负责任地完成自己参与的环节。
为什么命运眷顾了他而不是别人?王凯想过这个问题,“每年北漂演员有很多,我努力、我认真,别人也努力,也认真。你说我戏演得还可以,别人的戏演得也很好。你说我比较会做人,那也有比我会做人的,我哪一点都不是最顶尖的一个。只能说运气好,老天爷眷顾我,赏我这碗饭吃。既然老天爷眷顾我,你就不要辜负,只能更加努力。”
他从未惧怕过“不红”“过气”,因为“山顶只有那么小的地方,容不下那么多人,你待一会儿就得了,要知道来时的路”。
资料来源:《南都娱乐》、娱乐产业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