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 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5月1日起,我国税务管理体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营改增”政策逐步开始推行,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当中,逐渐实现了增值税的全面覆盖,毫无疑问,建筑行业也被纳入了本次增值税征收范围当中。较营业税相比,增值税税率提高,增加了增值税进项税认证抵扣环节,纳税环节更加复杂,加强增值税管理也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充分做好企业的增值税管理,加强税务管理机制改革,最大限度的降低税务风险;同时,也为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相应税收体制的发展速度也前所未有,这都会间接让部分建筑企业开始关注到增值税这个概念,为了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建筑企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营改增”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对建筑行业当中的每一个企业来说,对于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学习各种新的税务理论知识和税务实践管理知识,抛弃原先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看法,这关乎着建筑行业应该如何去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处理新型问题。其次在大数据云信息时代,建筑企业需要结合新时代形式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财务水平,提高自身经济业务能力,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的。建筑行业在人们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非常大,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性行业,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在税务体制不断更新进步的情况下,管理人员更应该解决好内部机制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国家税改的目的。
营业税模式下,税务局对建筑行业的发票管理要求没有那么苛刻。营改增之后,国家以票控税,税务局对发票管理逐步细化,金税三期系统作为国家管理发票的重要工具,让企业的所有行为都透明化。如果出现虚开或者伪造发票,税务局就会在金税三期系统的帮助下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的违规行为。在增值税发票管理当中,如果不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容易就会造成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涉及触犯法律问题,给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都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最终结果得不偿失。
在营改增政策正式得到落实之后,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改变货物用途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不能够及时做好各种各样的衔接工作,那么很容易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这也会对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
加强发票的检验属于当前施工企业增值税发票风险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必须要不断提高整个工程当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水平,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应对增值税发票管理要求;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取得增值税发票时主动进行检验,避免出现不合规发票的问题。票据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仔细查看票据的信息和内容,进行详细对比。票据的开具方如果与付款方不一致要询问原因,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白查看的重点内容,比如对于金额,工作人员就需要具有敏感意识,查看付款金额是否与票据金额一致,同时还要检查货物的发源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地点是否一致等等,只有在确认内容都一致之后才进行记账入账,如果有任何不一致问题,必须要查明原因,避免由于检验不当而出现风险问题。
当前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也非常重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供的分析数据质量更高。随着电子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财务软件的应用程度也越来越广泛,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紧随当前时代的发展脚步,迎合整个电子信息的管理趋势,在必要的情况下,对管理手段进行创新,这属于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管理风险防控措施的一个必要手段。在营改增政策正式实施之后,税务管理也应该逐渐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随时根据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善和处理。除此之外,电子财务软件管理的普及也极大体现出了我国税务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要想在当前营改增的背景下提高整个企业内部管理的效果,减少一些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就必须要充分迎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脚步,并且还要适当普及整个电子化信息的应用程度,及时将原先人工管理的方式转变为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降低管理风险和舞弊现象的产生。与此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工作人员还要进行积极创新和完善,找出适合建筑企业本身的一种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充分将互联网和税务管理体制联系起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发票管理系统,从这个系统当中,完善监督建筑企业的增值税管理过程,杜绝一些风险问题产生的可能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当前的时代当中,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对于建筑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来说,更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发现增值税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风险问题,具备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够清晰辨别出各种税务风险。还要对自身进行相应完善、加强学习、积极创新管理手段,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