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想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思政部,福建 福州 35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矛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大学生思想品德第一颗关键的纽扣。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大学生群体出现新的特点和问题,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或解决当代大学生日益复杂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是一种以当事人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避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是问题取向的心理咨询方法,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实用高效、未雨绸缪等特点,不仅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防性和发展性,更迎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与需求,因此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有一定积极价值的。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oluc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以下简称SFBT)是一种以当事人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主张充分利用当事人自身优势和资源构建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最终达成目标解决的一种心理短期治疗模式[1]。SFBT是由美国咨询专家史蒂夫·德·沙泽尔夫妇在短期家族治疗中心(Bride Family Therapy Center,BFTC)发展而来的一种心理短期咨询模式。SFBT会谈次数一般控制在10次以内,总的心理咨询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尽快解决现有问题,通过挖掘来访者现有的资源和潜力,以达到来访者所希望的状态。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访者更希望心理咨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当前困难,而不是关心人格改变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推动一些心理咨询师逐步摒弃传统的寻找问题根源、解释现在结果、转化人格以解决心理问题的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思维方式。SFBT则以其咨询目标明确、咨询历时较短、心理干预及时受到当事人、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和社区门诊的欢迎[2]。自SFBT于本世纪初被引入国内以来,在相关学者的积极推动下,其理念和技术已经被借鉴和应用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范俊强等人采用单因素准实验设计,依据焦点解决文字特征、积极干预策略、基本流程和赋能设计出针对大学生积极情绪干预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方案。他将150名大学生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焦点解决技术干预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方案显著改善了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认知偏向和应对方式,其应用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可作为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提升干预的有效方法[3]。许国成等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理工大学部分本科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运用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开展干预实验,结果显示:焦点解决取向生涯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涯探索能力和心理资本,促进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发展[4]。陈伊琳以某高职2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五年制高职生特点编制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方案能够提高五年制高职生心理资本,同时降低五年制高职生学业倦怠水平,该辅导方案值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推广[5]。
1.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传统心理咨询理念通常认为来访者所带来的问题都是消极的、片面的、不合理的,注重挖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较少去通过问题建构出来访者健康成长所需的积极意义。SFBT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和导向,认为来访者之所以出现问题,主因在于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恰当。SFBT重视和协助来访者正视自身的经验和资源,消除问题的负面影响,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以“合作解决”为方式
传统心理咨询模式下,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主客关系,咨询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来访者则被动地位。SFBT强调合作、沟通、互动是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只有建构起一种合作关系,引导来访者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咨询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目标。在这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强调以“合作解决”为主要方式,来访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学会正视问题、主动参与其中,和咨询师共同工作以解决自身面临的困境。咨询师在SFBT中的任务在于鼓励来访者挖掘潜力和经验去实现改变,是改变的引发者而非制造者。
3.以“寻求例外”为特色
SFBT最大的特色在于“寻求例外”,相信“凡事均有例外”,即每一个问题总有例外发生,人不可能长期处于一个心理状态中,暴躁易怒的人也会有平和、舒缓的时刻,而这就是“例外”。来访者身上存在的这些“例外”情况便成为解决问题的指引。SFBT认为如果来访者一直困惑于问题而忽视“寻求例外”的话,则很容易自我否定,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因此,SFBT通过询问鼓励和引导来访者去不断发掘自身的正向资源,共同寻找问题的“例外”情况,从中梳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利用以往成功经验来有效解决当下问题。应该说,通过“寻求例外”可以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顺利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4.以“聚焦当下”为立足
SFBT认为,虽然来访者现在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会受到以往的影响,但不能局限于探讨以往失败经验,会使来访者再体验一次挫败,反而引发不良情绪。因此,SFBT认为不应过于关注“过去”这一难以改变的既成事实,而应更加关注解决来访者“当下”所面临问题,以及来访者需要如何在“未来”进行改变和发展。只有立足“当下”,聚焦“未来”,才可以鼓励来访者发展出可以实现的愿景,并且根据愿景来规划具体目标,从而激发来访者采取积极的行动以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借助以往经验一步步地达到目标。
5.以“细小改变”为目标
许多来访者往往会由于关注大目标,在实践中难以顺利实现想要的结果而心生挫败感,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6]。SFBT则认为任何一个微小问题的解决都会产生一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应珍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的细小改变,都应该从积极角度给予相应的鼓励,注重通过细小改变引发大的改变,增强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最终顺利实现目标。
SFBT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均强调主客体一致,使他们最终目标存在一致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教育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具体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提升综合素质,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SFBT提倡来访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挖掘自身经验和资源去解决问题与困惑,对于大学生而言,SFBT可以引导他们挖掘和利用自身潜能,对问题与困惑做出积极正面的思考,最终实现认清、解决问题,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SFBT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蕴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本目标都是致力于追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7]。
SFBT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均依托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统开展工作,这就使得二者的工作内容相互重叠。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心理咨询理论还没有被引介到国内之前,一直都被普遍应用于解决大学生思想矛盾和心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就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功能,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涵盖了部分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SFBT作为一种心理咨询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个大学生茁壮成长。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SFBT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指向更积极的精神状态和价值体系[8]。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谈心谈话、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工作方法上,SFBT主要通过一套焦点式的工作理念与技术,如倾听与理解、自然同理、回应关键字、简述语意、自我揭露、重新建构等方法来帮助个体解决问题。整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更加多样化,而SFBT的工作方法较为单一但更加讲究语言艺术。如果将SFBT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话,不仅可以推进SFBT的系统化和本土化,而且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SFBT认为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存在自我内心冲突,但都蕴藏着自我解决和完善的潜力,其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SFBT通过深入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正向资源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等领域中产生的具体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惑,进而有效缓解心理压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引导,使大学生养成高尚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实现积极向上、思想健康、品行端正的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根基,而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则可以成为SFBT解决心理问题的内在正向资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SFBT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伴随着“00后”开始涌入校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崇尚自由、个性张扬,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这就要求必须转变思政教育工作理念、才可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SFBT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于强调每一位来访者自身都蕴藏着正向的资源、积极的力量、成功的经验,通过“寻求例外”可以使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顺利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SFBT同时强调来访者是他们自己问题的知情者、解决者,具体方法和目标的设定应由其和咨询师进行交流与互动,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目标。SFBT“当事人为本”的思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借鉴SFBT的目标导向、正向导向的原则,以来访者(教育对象)的目标(而非老师、家长的期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样不仅可以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适应和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而且还可以促使来访者(大学生)重视发掘和利用自身潜力和资源,进而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完善[9]。
谈心谈话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主要方法,但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谈心谈话主要是一种“解决式”思维,并不适应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借鉴SFBT“问题式”思维,构建焦点解决咨询式思政教育谈话框架,进而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益。焦点式思想政治教育谈话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准备阶段。在谈心谈话开始时,谈话者应暂时放下教师身份,给予来访学生充分的尊重,建立起平等、合作的关系,以便深入梳理学生当下面临的问题。二是明确问题。在这一阶段,谈话者不应过于询问和纠缠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协商合作中聚焦核心问题。三是构建目标。双方共同协商确定改变的目标,建构起较为清晰的未来图景,并由此构建解决的方法。四是例外和假设架构。谈话者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转变思考角度,发现例外情况,在例外中发现蕴藏的正向资源和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一旦学生没有例外情况可以谈时,就需要谈话者进行假设架构,通过运用未来导向询问,引导学生对当下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行为的改变;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行动方案,以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五是提炼思想。谈话者在结束谈话之后,应进一步升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实现教育目的。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通常会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方式去深入寻找问题根源,期待能够药到病除,但实际效果却经常不尽如人意,反而在谈话过程中使学生再次体验先前的失败,无形之中对学生心理产生二次伤害,反而加重其心理压力。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借鉴SFBT“问题解决”思维,重视和协助学生全方位审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弱化问题的负面影响,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引导寻找和创造解决问题的资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思想问题具有隐蔽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学生难以觉察而导致其主动接受思想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但学生对于自身的具体问题则通常具有较强的沟通和求助意愿。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SFBT技术,从解决具体问题着手,以问题聚焦视角将无形的思想问题转化成为有形的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沟通和求助意愿,以此开拓思政教育工作思路,建立起平等信任型的师生关系,为思想引领工作做好铺垫。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出现问题的学生都直接定义为有“问题”的个体,这是一种不科学、不理性的工作思路。而SFBT相信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高手,问题解决的方式蕴含在其自身,谈话只是一个引导输出的过程。因此,SFBT通过询问鼓励和引导来访者去不断发掘自身的正向资源,共同寻找问题的“例外”情况,从中梳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利用以往成功经验来有效解决当下问题。学生的资源通常蕴藏于他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经验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积极借鉴SFBT以资源取向为视角的发展、主动的工作思路,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引导学生以正向的思维审视自己的成功经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通过挖掘、整合自身的正向资源和成功经验,构建出适合自己的问题解决之道,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成长。
师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谈话过程中经常由于难以解决问题而受到阻碍,进而使谈话沟通陷入僵局。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焦点问句,艺术打开交流思路、消除沟通困局,以创造思政教育工作契机。SFBT认为每一个人都存在于社会情境中的,其行为必然会和某个情境或情境中的人有联系。通过关系问句对学生的社会关系进行询问,引导当事人去寻找自己生活中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交流中梳理他人对学生或对特定事情的观点、期待。这个SFBT问句技术有助于引导学生暂时跳离自己的立场,尝试从他人的观点看待自己,从而打破谈话僵局和问题死角。“奇迹问句”是SFBT的另一问句技术,正如其名,它可以使学生在谈话过程中出现“当局者迷”时,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SFBT相信凡事都有例外,只是很多很多时刻学生一直困惑于问题,深陷其中,进而导致谈话流于形式。对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谈话中可以用例外问句,协助学生思考各种例外情况,寻求优势资源和有效因素,顺利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
人的思想成长是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并非一蹴而就,也难以直接转变。实践行动是学生锻炼能力、学习知识、提高认知、培养思想的最佳途径,但经常由于大学生缺失行动力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成果“流产”。SFBT珍视来访者的细小改变,注重通过细小改变引发大的改变,认为任何一个微小问题的解决都会产生一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应该从积极角度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当事人构建起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进而解决问题。许多大学生存在着认识和行动脱节的问题,对于道理都很认同,但由于各种问题却难以将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应积极借鉴SFBT的“一小步引发大改变”理念,在谈话中帮助学生构建起具体的、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并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善于发现学生小的进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从而有效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