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2020-01-19 17:10王玉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顺应性译者原文

王玉娟

(哈尔滨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0世纪70年代,西方对翻译的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cultural shift),对译入语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译者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和肯定。[1]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其对象性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本质特性,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改造、影响并控制客体,其目的是让客体能服务于主体。翻译活动中的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在保证原文作为翻译活动根本的前提下,译者如何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功能,从哪些层面发挥,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有什么样的限制,这些问题都有待思考。本文基于顺应论的视角探索翻译过程,利用顺应论的分析维度框架,阐释翻译策略选择及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以期为翻译活动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顺应论与译者主体性

Verschueren将达尔文进化论应用到语言使用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顺应理论。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是在语言输出和语言理解两个过程中的选择与适应。在语言输出时,受到交际情景和交际对象的影响,说话人会选择符合目标情景和对象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当受话人理解产出的语言时,同样受到其交际情景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际对象的话语。这表明,在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目标、交际对象和交际语境的不同,人们不断地选择恰当的语言,为此,交际活动是一个持续顺应的过程。语言顺应具有双向性和多维化特征。这种顺应涵盖语境因素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性。[2]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多元视角对语言现象展开语用研究。为此,顺应论被认为是可以从认知、社会、文化、语言、语用等综合角度“全方位考察语言现象及其运用”的语用综观。[3]

顺应论的意识性是与译者主体性具有紧密联系的。意识性与说话主体自身的心理认知因素有关,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相对于翻译文本这个客体而言的。译者主体性意识的强弱对整个翻译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影响最终译文的生成。译者的主体性也是由哲学中“主体”与“客体”这一对范畴衍生而来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即译者对语言使用或选择及策略运用方面的顺应过程中,译者自我主体意识发挥的程度,主要凸显译者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辩证统一于译者主体性之中,使译者能够为了实现翻译的交际目的,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实现翻译文本的跨文化意义的传递功能。

二、语境顺应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顺应论视角下,翻译作为交际活动,其目的在于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信息转换,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作为译者需要顺应目的语的语言特征,符合目标读者的理解需求。具体而言,译者需要全面理解原文的内涵,既要明确表层含义,同时还要了解其隐含意思和言外之意。这就要求译者深刻理解原文语言的文化背景、原文作者语言表层含义,以及内心活动的深层次含义。[4]所以,文化语境和语言语境两者均是译者需要顺应的重要因素。

(一)文化语境顺应

文化语境涵盖诸多要素,如历史、政治、哲学、科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由于文化语境的多样性特征,所以产生文化差异性,进而对交流产生一定的障碍。如果目的语与源语出现的词汇不对等,那么译者则需要在目的语中寻找近似的表达词汇进行替代,这就是译者顺应了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而采用的近义替代法,旨在使读者能够快速感知原文的含义。但有时候,这种方法未必能找到可以替代的词汇或表达方式,尤其是译者未能准确理解原文的文化信息,就会出现错译、误译的情况。但顺应论并不是要译者完全为了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需求和能力而忽视原文的文化信息表达。而是,如果没有合适的对等或替代表达,译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原文内涵,在译文中合理增加某些特定的文化信息,将原文中隐含的文化底蕴在译文中展现出来。

(二)语言语境顺应

语言语境同样是译者需要关注的要素。因为,语义的生成是以词汇与语境因素动态互动的关系为基础的,语境因素的差异化会影响译者对词汇的选择,影响语句的含义,甚至会直接影响语篇的含义。语言语境需要考虑的要素有上下文衔接,即使用各种连词、逻辑关系词、前指、互指、省略、比较、重复、替代等手段体现语篇语义的相关性,还包括段落之间的逻辑衔接,以及语篇内部的逻辑顺序。因此,译者在语言语境顺应时,需要关注的范围较大,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序列,即译文需满足目的语的表达特征,并且语篇连贯流畅。根据顺应论的原则,译者可以采用多种灵活变通的方式顺应目的语特征,包括(1)直译加注法,即通过注释方式介绍源语文化;(2)意译法,即根据目的语读者对信息能力接受程度,将一些非必要的信息进行省略;(3)增译法,即将源语中隐含的文化信息保留,同时保证语篇的连贯性。[5]

三、顺应性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就翻译活动的产品而言,“翻译时译者应尊重作者试图传达给读者的论点,用作者的意图来协调目标语者的意图”。[6]但译文具有变异的特征,因为翻译是实现跨文化意义的传递,两种语言之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存在对语言转换层面的选择。译者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时,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选择合适的最佳译文。译者在选择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成型的原则可以遵循,他们只能依照翻译目的,动态地顺应目的语语境,从而完成交际任务。翻译方法中,如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音译等,是服务于译者的顺应。语境的动态顺应是完成翻译任务的宏观策略,这也说明了译者主体性应该明确顺应的对象和顺应的方法。

(一)顺应性翻译选择具有动态性

顺应性翻译选择的动态性体现在整个翻译活动的过程中。译者进行译前规划,即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制定翻译方案,明确源语语言和文化语境因素,充分考虑目的语语言和文化因素以及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动态顺应。因为,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语际转换中介,所以文化因素的翻译要求译者在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进行动态顺应,而且这种顺应是必要的。这种动态性还体现在,译者不仅要顺应和考虑原文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与语境问题,还要考虑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要素,比如翻译目的、原文作者意图、文本功能、语篇特征、专业知识、目的读者认知能力。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虑,需要译者充分的分析与权衡,从而做出正确的翻译决策。

(二)顺应性翻译选择要保持意识性

意识性对于译者的翻译选择和翻译表现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凸显出不同的意识程度,如果意识较弱,那么就会直接影响顺应意识,进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未能全面实现动态顺应,甚至出现个别重要因素考虑不当,进而导致翻译结果的不恰当。反之,如果译者的意识较强,那么顺应意识同样较强,就能够充分考虑各要素,从而保证动态顺应方面做得比较全面,进而合理的选择和做出恰当的翻译决策。

(三)顺应选择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实践,译者的主体身份得到充分认可。因为,译者被视为翻译交际行为的主体,具有主体性和意识性。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身份,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7]为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顺应论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发挥主体性。顺应论通过动态顺应这个步骤,对译者提出了限制性的顺应要求,规范译者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译者的翻译决策是以对各种影响因素考量为基础,所以翻译的自由程度就得到了规范。因而,译者主体性发挥应该具有合理范畴,应基于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理解译入语文化需求。整个翻译活动充分表现主观能动性,这种主体性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受动性等特点。[8]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客观再现原文,凸显译者两个基本素质:其一,对冲突性的意识形态、对立的宗教信仰等保持中立态度;其二,译者不应将自己的情感和因此产生的偏见融入到译文之中。[9]

四、结语

顺应论关注译者使用语言时的认知过程操作,重视语言的动态性、顺应性和选择性,因为语言本身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给翻译活动提供了更大的阐释空间。变异性是语言选择的基础,协商性和顺应性则在此可以选择的基础上,促使译者能够有意识地、能动地、灵活地运用各种原则和策略进行选择。翻译过程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的过程,是译者主体性的呈现。通过运用顺应论对翻译实践进行指导,既能够让译者充分意识到其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也可以使其能够注重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合理选择。

猜你喜欢
顺应性译者原文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仲裁庭审答话中闪避策略的顺应性研究
委婉语的顺应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