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刍议

2020-01-19 13:21涂小雨
关键词:制度国家能力

涂小雨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决策咨询部, 河南 郑州 451000)

中国国家能力建设始终是与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国家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创新空间和实践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标志着真正的改革攻坚期、深水区的到来,改革的深度变迁面临重大风险考验。如果未能在改革中获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很可能会丧失国家能力提升的机遇和空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国家能力建设议程的展开具有了新时代的恢弘场域,包括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完全的现代转型,即社会的现代转型(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和政党的现代转型(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双重转型。中国国家能力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古老智慧和艺术,汲取中共建政以来的重大治理经验及挫折教训,深刻总结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探索与创新实践经验。迈向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从建党百年向执政百年的历史性飞跃,亟须实现国家能力建设的范式变革,即在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前提之下,超越中国国家能力提升面临的内生动力局限和国际竞争压力,顺应中国文化变迁和历史传统的动向,遵循中国国家能力的独特文化逻辑、特殊制度优势、路径演进模式,体现中国历史和人文特点,确立新的原生性的国家治理范式,统筹国内治理框架和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的新框架。

一、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

中国通过革命,树立了国家的绝对权威,从一开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国家就居于主导性地位,这也是全能型国家形成的滥觞;通过改革开放,找到了市场这个工具,并把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有效结合,修正和改变了政府的全能性特征,增强了社会的自主性,使得完全倒向国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由失衡变为平衡,重新调整了国家与社会关系。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重大矛盾风险和挑战使国家能力建设成了现实的焦点、理论的热点和发展的难点。一方面,中国国家能力不断提升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产生矛盾是必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躲也躲不开。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要想保持长期可持续,必须适应和融入全球化潮流,要以中国的成就、模式、道路、智慧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国际公平正义。

(一)发展道路正当性的挑战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在质疑中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这种质疑既包括非社会主义国家的质疑,也有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质疑,需要我们认真面对。自东欧剧变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陷入低潮是不争的事实。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曲折坎坷,面临社会主义道路是否适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质疑和挑战。现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除了中国的发展形势蒸蒸日上之外,其他国家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如越南的改革道路尺度过大,对党的领导权威形成了重大挑战。朝鲜面临着半岛局势瞬息万变的重大考验,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置,前景险不可测。老挝号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过渡阶段,自我期许不高,发展水平尚处于向温饱迈进的较低阶段。并且老挝共产党党员允许信教,形成了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与宗教的相互依存状态,不利于保持党的意识形态纯洁性。古巴面临美国的围堵和制裁,步履蹒跚。虽然也开始了初步的改革和开放,但封闭日久,尚未有大的起色,处境艰难,“长期面临经济困难的古巴正经历着社会主义模式更新的变化,但具体的目标模式尚未确定。自劳尔·卡斯特罗主政以来,古巴共产党和政府在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承认市场的客观必要性和私人所有权的补充作用。目前,古巴的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甚至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但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部门的活力仍然有待激发。相较于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古巴的模式更新在所有制结构、市场的运用、对平均主义和效率的认识以及党和国家的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但仍然在创新社会主义理论、最高领导层代际更替和国际环境等方面面临着挑战”[1]。因此,整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一枝独秀,几乎是独自扛起了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大旗。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是独角戏,而是众人合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能否带动、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尚未可知,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

(二)发展模式可持续性的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整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发展的紧迫性更强,容易急于求成,甚至重蹈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覆辙,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失业和犯罪率上升、贫富分化、社会矛盾和冲突频发、政治安全形势趋紧等问题。所谓的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也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中国今天面临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拉大、官员腐败等突出问题。因此,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强调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中国也是在引入市场模式之后才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而能够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中国。其他国家要么是惧怕、拒斥市场经济,如朝鲜、古巴;要么是把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工具,长期“双轨制”并存,使市场的发育和政府的职能之间难以契合。一方面是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是腐败的横行,如越南。经常有人对比朝鲜和韩国的发展,一个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形势和水平确实不可同日而语。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够可持续,是否能够引领国家长期繁荣稳定,也会引起各种质疑。如果社会主义不能探索出超越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反而在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之后亦步亦趋,重复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那么我们的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又在哪里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回应,特别是在实践中创造出社会主义制度框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既吸收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智慧和经验,又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模式。

(三)国家创新系统运转能力的挑战

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封杀中兴和华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技术是买不到的。国家创新系统要求的不仅仅是科技创新成果,而是指能够促进和激励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没有这种国家层面的创新系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成果。从诺贝尔奖来看,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却只拿了一个科学意义上的奖项。反观欧美、日本等,我们的差距不小。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学术造假丑闻,表明我们学术创新能力的匮乏。治国理政的四驾马车,一是官僚系统,二是军队系统,三是监察系统,四是创新系统。把军队管好,军队战斗力提升,国家安全才有保证;把官员管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保持良好,社会大局稳定就有了保证;国家监察系统运转高效,就能切实保证官僚系统和军队系统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再加上创新系统运转有力,则国家的活力源泉永不枯竭,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蒸蒸日上。制度解决激励,制度创新是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创新。没有制度创新,科技的创新就失去了依托。在新时代,制度创新更多地体现在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上,特别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否得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执政党调动资源的能力是否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做到令行禁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制度创新层面和科技创新层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无不证明国家创新系统运转的高效有力。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制度是靠人来执行的,科技是靠人来创新的,人的因素始终是第一位的。创新系统其实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度,光靠冷冰冰的制度无法实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政策导向的科学有效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创新首先是人的思想、观念、理念的创新。

(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挑战

国际格局历来就是少数大国主导的格局,要想在国际格局中处于有利位置,光靠讲好故事是不行的,关键是要做好事情、苦练内功、增强能力。总体来看,中国处于国际大变局中的有利位置,但是也面临巨大挑战,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难以接受和认可中国的快速发展,极力遏制中国发展。中美贸易战就是明证。它告诉我们,有很多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愿意中国来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外交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强。从驻外机构来看,驻外使馆体现政治影响力,驻外领馆体现经济影响力。澳大利亚政治学家邦妮·布蕾曾以驻外机构的增减数据来比较中美外交格局的变化:“2011年,中国驻外机构数量比美国少23个;到2016年,该数字仅落后于美国和法国,且与美国的差距缩小到8个;2017年,中国超过法国排在第二位;今年(2019)中国反超美国跃居第一。今年的指数将中国的外交网络排在其他60个主要国家之上。”[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效地塑造了国家形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体量巨大,国内市场空间巨大,战略纵深较大,国家安全环境整体较好。正确研判形势,提升战略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化有着多重因素,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的新时代,当前的国际冲突和风险与当年相比,并不见得更严峻可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会放松对中国的打压和围堵,但是中国的发展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毛主席当年讲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则越可能挨打。这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斗争胜利。以时刻面对斗争的思维去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大国胸怀、大国情怀去看待和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大变局,争取主动,敢于亮剑,既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又要培养传统友谊,使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国家能力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开始关注国家能力研究的,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金矿”,这方面研究成果开始明显增多,但仍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

(一)本土独创成果较少

现在只要说到国家能力研究,其代表人物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国家构建理论的查尔斯·蒂利、迈克尔·曼、福山等,或者是回归国家理论的斯考切波、米格代尔、诺德林格、罗伯特·普特南等,以及提出“嵌入性自主”理论的埃文斯、提出“治理性互赖”理论的琳达·维斯和提出国家“暴力潜能”分配论的诺思等。从中国的学位论文、学术专著、学术期刊等的内容和分析方法来看,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这些西方理论框架的解读、模仿、分析,创新思维太少。

国内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在分析框架、话语体系还是研究方法、理论倾向上,就本质而言,主要是“西化的”,具有本土意识、中国风格的理论成果还不多。如胡鞍钢、王绍光在其合著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一书中对国家能力的定义实际上是借鉴西方回归国家学派的国家能力观,李强采用的是迈克尔·曼的国家权力理论,认为国家权力分为专制性权力和基础性权力,其中国家的基础性权力才是国家能力。另外,国内的研究成果注重“大处着眼、整体切入、全盘视角”的研究,即从宏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背景研究的多,而就具体社会问题情境的研究少,针对性不强。

(二)应特别注重三种国家能力的研究

一是应注重政治统合能力的研究。中国具有特殊的政治体系、政治伦理、政治生态优势,其关键就在于有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政治生活的统合与一元化领导。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人民意愿,使中国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度挖掘。这种统合能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在理论上得到进一步说明,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是应注重制度规范能力的研究。改革开放逐步平衡了国家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根本上是因为逐渐提升了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水平,开启了法治化道路,把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但这一进程只是刚刚开始,还需要在提升制度规范能力上下功夫,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速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着力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规范体系。

三是应注重国际制衡能力的研究。全球化时代国际国内联动非常紧密,国际制衡能力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的改革开放愈是向前推进,在国际上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不确定风险就越大。随着中国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中国的国际制衡能力面临的各种风险持续叠加,对统筹国际国内的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国家能力研究的三个层面

新时代国家能力建设研究的路径与框架,至少涉及三个层面。

一是纵向的历史视野中的国家能力建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借鉴,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治理经验和智慧,善于从历史中学习治乱得失的规律是贯穿中国治理发展的主线索。如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就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深有研究。他熟读二十四史,经常强调以史为鉴。

二是横向的国际(比较)视野中的国家能力建设。国家治理应该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向各种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较为成熟的国家治理理念,但前提是必须适应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我们应该更加清晰地把握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坐标,准确认识中国国家能力水平的不足,取长补短,因地制宜,既要发挥中国的大国作用又要坚持埋头苦干、增强战略定力,立足当下、放眼长远,以更加宽广的国际视野、更加成熟的世界眼光推进中国国家能力建设。

三是实践层面(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家能力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和考验。由于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重期待,国家能力建设具有与之前不同的特点和挑战,同时要在既定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实现超越和提升。这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艰苦奋斗奠定的新起点,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驾驭全面深化改革伟大进程的新考验。

三、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的“六维分析框架”

基于当前中国国家能力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特殊优势,我们应在全面客观把握中国国家能力建设着力点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从建党百年到建国百年的历史跨越中,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构建中国国家能力建设“六维度分析框架”:政治统合能力建设、思想引领能力建设、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济发展能力建设、制度规范能力建设、国际制衡能力建设。

(一)政治统合能力建设

政治统合能力是最核心的国家能力,关系执政合法性和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政治体系的建构、政治伦理的确立和政治生态的涵养。中国共产党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始终遵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目标的现实路径,全方位统筹协调、系统性谋篇布局、整体性深化改革,实现了发展和稳定的双重奇迹,推进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成功取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巨大成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并一以贯之,二是构建了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科学的政治体系并一以贯之,三是保持了党自身的纯洁和国家政治生态的持续向好并一以贯之。具体来看,要从官僚体系、监察体系、军事体系、创新体系四个方面建构稳定高效的政治体系;从执政使命、执政伦理、执政方式三个方面确立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的政治伦理;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执政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的统一,提升官僚系统的整体效率,构建标本兼治的反腐败整体推进机制。

(二)思想引领能力建设

思想引领能力是合法性塑造与意识形态的引领能力,关系国家能力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能力,理念及时转化为理论、政策和实践的能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力。思想引领关键在实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观点碰撞最大量地出现在网络上。中国共产党要善于利用和驾驭新的思想表达形式,因势利导、主动发声,占据思想的制高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能够代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共识,必须深度浓缩并与人民的心理认同保持一致,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善于把群众的首创精神、基层探索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在政策和实践层面予以回应和支持,推动国家与社会、市场的良性互动;理论创新必须持之以恒、与时俱进,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战斗性、创新性,体现出执政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清醒、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

(三)社会整合能力建设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指将社会分散的、多元的、异质的要素纳入既定的结构性框架之内,实现社会各要素的一体化。国家应充分尊重各地区、各民族、各社会阶层、各种政治力量的差异,确保政治大局稳定,取得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提供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和最高价值准则。社会整合主要包括利益整合、价值整合、制度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体现在社会整合的科学有效上,既具备超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又达到各阶层、各群体各得其所、各安其序、各守其位。能在如此超大规模的、超多类别异质群体实现稳定有效的社会整合,唯有中国可以做到。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具有高超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和群众组织力,能够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任何利益诉求一旦加上了“超大规模”的背景就会使社会整合的复杂程度呈几何级增长,成为政治发展的超级难题。具体来讲,利益整合要求有效统筹各方面利益关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价值整合要求确立社会共享价值观,重塑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功能,尊重意识形态领域的多样性、多元性,在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领导权。制度整合要求构建法理型的执政模式,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提升制度领导和治理现代化水平,正确处理好权利与权力、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当下社会矛盾云集,但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分析,无非是权力与权力、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矛盾。而法治国家就是要用法律解决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冲突;法治政府就是要用法律解决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就是要用法律解决权利与权利之间的纠纷”[3]。

(四)经济发展能力建设

经济发展能力是指国家对经济资源和发展模式的掌控和选择能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永远保持经济绩效的长期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发展始终是国家能力建设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发展中问题的根本手段。国家本身就是深化改革的动力来源,没有高效的经济发展能力,就必然拖累国家整体能力建设。经济发展能力主要指资源调控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危机应对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主要包括:能够有效地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效率;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和手段,使资源能够得到科学配置;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打破市场壁垒,严格市场监管,做市场经济的守护者和保护人;能够有效应对重大市场风险和波动、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确保市场平衡和社会稳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平衡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推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五)制度规范能力建设

制度规范能力是国家能力建设的骨架,是国家能力建设水平的根本标志。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能力建设主要是围绕提升制度治理水平展开的。从邓小平强调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到新时代强调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都强调了制度对于国家能力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4]

制度规范主要包括正式规则范畴的正式法律和法规制度,各种行之有效的非正式规则范畴的社会习俗、社会规范、习惯、传统和其他因袭的制度约束对于全社会的规范。制度影响政治和经济体系运行绩效,制度规范能力强调的是,制度在国家能力建设中具有权威性和领导功能。在正式规则层面,一是提升“法治力”,主要包括以法治维护社会秩序、以法治监督政府权力、以法治保护人民权利、以法治化解社会冲突、以法治重塑社会体制;二是提升制度领导力,主要包括制度创新力、制度公信力、制度执行力。在其他非正式规则层面,主要包括对公序良性的自觉遵从、对公平正义的坚定维护、对人的价值的充分尊重、彰显与实现。

(六)国际制衡能力建设

国际制衡能力是国际维度的国家能力,关系一个国家的声誉、地位、形象,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主要包括暴力垄断能力、国际安全维护能力、国际战略能力、全球治理能力。中国从近代以来追寻富强的历程曲折起伏,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宣告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的奋斗历程,改变了长久以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旧秩序,使中国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中国力量作为重要的国际力量被国际体系所认可。随着中国构建人类命运体的设想逐渐变为现实,国际制衡能力不仅是一种保障国家主权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国际公平正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应有之义。主要包括:国家必须有效控制各种暴力机器,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以及其他各种武装力量,使其能够有效运转,忠于国家和人民;国家安全维护能力的基础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确立和适应水平,即如何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格局深刻变动的背景下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和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国际战略能力是指在国际力量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运用各种战略,扩大国家的利益边界,整合国际资源,在利益博弈中占据主动的能力;全球治理能力要求有较高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较强的国际资源组织力、较好的国际形象吸引力,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平台、两个市场推进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争取国家利益与世界整体利益的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制度国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把国家“租”出去
某些单位的制度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