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雷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固定资产作为研究院所的重要科研及生产资源,在经营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一般包括仪器设备、基础设施、办公家具、计算机、IT设备、通讯设备、工器具及备附件等。电子测量仪器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主要包含信号源、频谱仪、示波器、矢量网络分析仪等测量仪器,作为必不可少的电子测试手段广泛应用在雷达、5G测试、电子对抗等军民用行业的研究及生产中。
当前科研院所在国家投资支持及自身的发展下,积累了大量的高精尖电子测试测量仪器设备,这些电子测量仪器设备大都价格高昂,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在单位中由多个课题组或部门共同使用,既用于研发攻关,也用于生产测试。使用频繁且资源紧俏的测试仪器比如高端示波器、频谱仪等仪器会存在资源竞争,在多项目并行开展下,如何有效的调度并合理分配测试仪器、提高使用效率是当前要科研院所及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化管理条件及手段落后,管理效率底下。由于信息化管理手段投入不足,受限于信息化条件和水平,资产入库登记、统计分析、借用、成本核算等资产管理流程基本上还是通过excel等基本条件进行管理和分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另外,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ERP系统等管理系统分离,信息难以互通共享,信息孤岛严重。
(2)测试仪器移动性强,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难以实时管理和维护。由于电子测量仪器是研发生产等环节必备的工具,频繁更换使用场地造成难以实时追踪和监控当前状态,计量校准更是需要进行大量的电话等单独通知和沟通工作,管理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3)管理理念落后,资产流通不足,人员成本意识较弱,难以进行合理调度。由于电子测量仪器资产投入较高,使用频繁,需要满足多人多课题组使用需求,存在单项目单人长期占用情况,管理人员难以了解资源使用情况,进而无法合理调度。除了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外,需要进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资源调度进而促进资产合理流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进而创造更多价值。
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互联网+”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创新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制造业领域,也在不断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管理理念、管理形式、生产形式、销售形式重新创新的时代。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对各行各业管理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不仅提供了先进的生产能力,同时也时刻改变了当前的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高效、精细和全面。电子测量仪器等高价值科研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效率、维护、成本核算是企业重点关注内容,因此,有必要结合“互联网+”的理念对当前电子测量仪器等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为多项目并行开展下的资源配置提供了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对于不同研究院所及公司单位来说,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由于管理流程的不同、关注点不同,其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和方法也会不同。一般来说,电子测量仪器资产信息化管理需要将设备调研、购置、入库、借用、归还、计量、维修维护、报废等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化和信息化,旨在提高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信息化水平,使其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资产处于良好受控状态,满足科研生产需要。除此之外,需要结合电子测量仪器的多样化、高灵活性、高集成度以及定期计量等使用特点展开针对性的研究,综合采集各类数据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调度决策水平。
对于电子测量仪器管理来说,除了需要将日常管理制度流程化以外,需要进一步分类各类测量仪器,针对不同用途梳理各类关键指标形成关键能力指标数据库和状态信息库。能力指标数据库体现各类测试仪器的主要测试能力,比如频谱仪的频率、带宽、支持协议等核心指标,需要根据不同仪器设计数据库,为大量数据分析及能力分析提供数据结构支撑;状态信息库对于设备仪器的健康指标的实时显示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实时采集关键核心数据进而合理评价仪器当前状态并进行提醒。除此之外,需要进一步开发测试监控程序收集生产测试数据并进行合理分析,进而反馈并指导设计,进一步提高质量可靠性等。
电子测试仪器的状态信息分布式采集,网络集中化管理。电子测量仪器作为终端,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其中电子测量仪器中运行状态监控管理软件,监控软件收集地点、健康状态、测试数据等信息通过网络与服务器通信,两者呈星形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连接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口入网,结合物联网等方式实时监控电子测量仪器状态。
由于不同的测量仪器关注点不同,关注的指标也有差别,可结合关键指标库、通用驱动库建立适配层软件,开发适配信号源、频谱仪等电子测量仪器的通用管理软件,管理软件可实时上传或定期进行数据压缩上传,由服务器进行数据分析,对设备当前状态进行跟踪管理,并实时提醒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的计量或维修维护,电子测量仪器与管理服务器采用CS架构。为方便设备的借用和管理,可结合RFID或二维码等技术提高流程信息化水平。
科研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测试数据对于企业发展来至关重要,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测试数据经过分析可发现质量问题,发现设计缺陷,进而改进设计,增加质量可靠性。电子测试数据在科研和生产中,由人工调试电子元器件、部件、整机产生,一般分为人工测试、自动测试系统等两种方式,在电子测量仪器中的管理软件可实时监控测试过程,记录过程数据,并进行简单处理后上传服务器。涉及数据量较大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实时传送,可结合边缘计算,提取有用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服务器。
测试仪器状态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中心服务器,服务器对测试数据集中管理,经过数据清洗、分析综合可显示测试仪器的健康状况、测试数据、所在场地等信息,可远程监控并控制终端测量仪器,实时显示状态并管理。服务器中运行服务程序,不仅要与运行在测试仪器上的管理软件进行通信,而且要提供分析数据的显示服务,可通过BS架构方式提供数据显示及分析服务。基于管理数据和测试数据,可对生产测试数据、健康状态、分布地点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设备的利用率、成本等可进行详细分析,以报表的形式展示,可进一步实施资源调度,加强仪器利用率。
为了方便管理及决策人员实时查看分析当前设备状态,可利用手机、计算机、电脑平板等显示终端进行查看并操作。管理终端与服务器采用BS架构,管理及决策人员可通过网页或者专用APP等方式登入服务管理界面,查看当前仪器的分布及状态、测试数据,并进行提醒和实时调度。
本文针对当前电子测量仪器等资产的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结合当前网络信息化技术,综合考虑目前资产管理现状、管理方式、信息化技术等,提出了开放式的信息化管理架构,旨在提高电子测量仪器等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设备利用率,创造更高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