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环渤海五千八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港口,其中河北省作为港口岸线资源发达的行政区域,占据了众多的港口资源。其中曹妃甸港自开发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曹妃甸港的建设不仅是对目前环渤港口群短板的补充,同时也是加速形成环渤海港口群体系的重要动力。曹妃甸港码头岸线资源非常丰富,同时还具备更好的天然水深条件,其发展具备天然的优势。但是,曹妃甸港发展和岸线资源整合不能独立,需要与其他环渤海地区港口作为一个港口群系统进行研究,通过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获得更加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影响越来越显著,港口作为从事国际贸易和货物流通的重要枢纽,对于进出口贸易和国内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港口单一化发展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必须通过对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整合,在同一经济区域或者行政区域范围内形成港口群体系,以港口群体系的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腹地贸易与出口贸易的纽带[1]。
2009年7月,河北港口集团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了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的序幕,但因省域内岸线较长,各港区属于不同主体,产权关系复杂,在此前的港口整合过程中相对平静,整合进展落后于辽宁、山东、宁波舟山等各港口集团。2019年10月,唐山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曹妃甸登记注册,实现了河北省港口资源整合的飞越,但是要想实现整个省域码头岸线资源的最终整合还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继续努力,尤其是曹妃甸港区多主体码头岸线资源的整合需要提上日程,及早融入到环渤海港口群体系的发展中来。
曹妃甸港2003年开始填海建设,在2004年,国务院审批通过了曹妃甸《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在 2008 年,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截至2020年,曹妃甸港区已建成泊位数量100个,设计通过能力高达4.7亿吨,带动了整个唐山市的经济贸易;2019年,曹妃甸港货物吞吐量为3.7亿吨,开港仅十年,吞吐量增长非常迅速。目前,曹妃甸港仍然处于规划建设阶段,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开发是促进港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2]。港口群体系作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曹妃甸港的发展必须要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与环渤海其他港口联合起来,形成更具发展前景的港口体系。
在曹妃甸港建设之初,通过对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勘察,认为曹妃甸港口水深条件优秀,其发展潜力在京唐港之上。因此,曹妃甸港的规划发展方向一直被定义为曹妃甸国际能源、工业原材料集疏与贸易大港。曹妃甸港坚持向市场要资源、向管理要效益,以港口主业为依托,积极推动曹妃甸港向量质并重的“集约型”港口转变,向现代“物流贸易型”港口转变,着力把曹妃甸港打造成东北亚生产性物流中心、欧亚大陆和内外蒙新的出海口。随着近些年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贸易吞吐量大幅度增加,港口船只的吨位越来越高,深水港口的作用也逐渐变得更加重要,曹妃甸港口的发展恰好符合当前港口发展形势,并且具备优秀的深水资源,通过其建设将会为我国矿石、煤炭等贸易提供强大的运输能力。
目前,曹妃甸港码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独立发展,造成了港口发展方向与其他港口之间存在同质化[3]。这种发展形势必然会造成环渤海港区内港口内部竞争更加激烈,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降低且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例如,当前港口建设中,石化企业需要原油码头、冶金行业需要矿石码头。环渤海港区港口对应的腹地企业基本相同,造成了其码头运营过程中资源争夺,尤其是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域内的港口,由于在规划上缺乏联系和沟通,造成了港口发展无序,码头岸线资源内耗严重。曹妃甸港区内因码头多主体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目前多达7个建设主体共计运营39个件杂货泊位,在有限货源的前提下,各主体自顾自的发展,大打价格战,不注重码头泊位间的协调协作,严重浪费码头岸线资源。
渤海海域岸线资源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块中,虽然港口资源同属于环渤海经济圈,但是由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规划和发展独立,造成了港口建设以独立发展为主,不同区域之间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市场争夺非常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方利益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协调。各港口都按照自己的思路盲目的扩建和重复建设,使得各港口的职能更加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岸线资源浪费。同时,曹妃甸港区内部多主体开发建设,100个码头泊位分属于约20个法人单位,曹妃甸港经营秩序需要进一步理顺,缺乏合力。
在曹妃甸港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本着持续发展的想法肯定是好的,但是持续发展的大规模建设并不等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可能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对曹妃甸港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其实也很难量化未来会有怎样的吞吐量,导致现有货源不足的问题发生。但是,并不能因现在货源不足而定论曹妃甸港的问题,而是应该运用模型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释,找到根源彻底解决。
在曹妃甸港口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上,需要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按照港口群规划着力打造一个深水大港,为大宗贸易如矿石交割提供平台。为了清晰的进行自身功能和发展的定位,曹妃甸港需要依托于腹地城市发展状况,根据贸易水平和倾向,进行自身资源的科学分配[5]。由于曹妃甸港口深水资源优势巨大,所以在开发建设中,需要考虑到船型尺寸,调整自身码头货种结构,利用深水优势重新进行港口结构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由于环渤海经济圈港口资源丰富,而且多数港口在腹地资源上具有较大的交叉性,这就造成了港口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为曹妃甸港资源整合提供良好的环境,需要平衡港口资源,通过统一规划港口发展实现共赢。因此,在港口建设发展中,要从宏观角度看待港口的价值和作用,从国家经济贸易角度来定义不同港口群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港口群内不同港口的优势与特定,合理进行资源的分配,实现港口之间的良性竞争与优势互补。
着力突破瓶颈形成合力,争取曹妃甸港区件杂、煤炭、矿石、集装箱板块深度合作,理顺经营秩序;拓展腹地增量,发挥内陆港优势,在国家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全力争取蒙古国煤炭下水,探索通过国际班列打通中欧、中亚、俄罗斯、蒙古国的出海大通道;争取铁路政策,缩小与周边港口铁路运价的差距,开通非煤货种的铁路运输,彻底释放曹妃甸港吞吐量。
综上所述,曹妃甸港在环渤海港区中具备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当前统一规划不足,各个港口独立发展造成市场竞争激烈,港口发展混乱。同质化问题和行政化因素等导致环渤海港口群体系建立困难。所以,在曹妃甸港码头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在国家发展背景下,依托于腹地城市,更要开拓内陆腹地,发挥曹妃甸港深水优势,通过调整曹妃甸港区内资源与港口功能的定位,进一步提升港口能级,形成良性竞争并与其他港口优势互补,使曹妃甸港成为带动内陆区域经济发展的贸易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