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形成过程

2020-01-19 08:33虞满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幸福观梁家理政

郝 松,虞满华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以追求人民幸福、引领人民为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都论及“幸福”这一话题。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追根溯源,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与他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是他在地方治理中矢志为人民干实事、谋利益中逐步形成的。

一、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萌芽:革命家风的传承

《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优良家风的传承使得习近平继承了党的群众路线,继承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信念。

(一)革命传统的熏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我党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立场,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心中的最高追求,并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习近平出身于革命家庭,深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真挚为民的情怀开始萌生于少年习近平的内心深处。因此,当学校发出上山下乡插队的号召时,仅十五岁左右的习近平就积极响应,主动到陕北插队落户;从清华毕业后放弃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的机会,主动请缨下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在地方工作的几十年中,他身体力行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利益着想,为增进人民福祉而忘我工作。

(二)长辈的言传身教

出身于革命家庭的习近平,从小受父辈的谆谆教诲和言传身教。父亲习仲勋是战争年代的“娃娃主席”,是新中国的国务院“大总管”,他多次对习近平说:“不管你当多大的官,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百姓着想,要联系群众,要平易近人。”[2]父亲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作风和身体力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态度,深深熏染着习近平,为习近平在后来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为民的真挚情怀,努力为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而忘我工作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另外一个对习近平影响较大的人是他的大姨——齐云。齐云也是老革命,在抗日期间战斗在最前线,深刻体验到百姓的力量之强大和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习近平最艰辛迷茫的时候,她对习近平说:“你现在不依靠群众靠谁?”[3]告诫他应该扎根到老百姓中去。在长辈们这种充满正能量和进步思想的不倦教导下,习近平对群众和群众的伟力形成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像汪洋大海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真正力量之源,从而进一步坚定了他为人民谋幸福的决心和勇气。

家风的传承,使得习近平具有比一般人更远的目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加热爱人民群众的心灵,他成为在梁家河坚持最久的知青。在后来的三十多年的基层岗位实践中,习近平时刻不忘心系百姓,关注百姓疾苦,一心为百姓谋发展,带领当地百姓一步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革命家风的传承,奠定了习近平一生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初心,并且矢志不移。

二、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开端:七年知青的锻炼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炼逐步形成的。习近平曾自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是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4](P401)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七年里,习近平明确了人生的定位,坚定了他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奋斗的初心。

(一)培养了对群众深厚的感情

习近平曾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起源于他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生活。刚到梁家河插队时,十五岁不谙世事的习近平,本应是不知愁为何物的北京少年,却住进了低矮阴暗的陕西土窑洞,这对于当时的习近平来说是犹豫、彷徨和茫然的。习近平回忆说,在陌生环境中,周围又是不信任的目光,最初感到十分孤独。但陕西延安人民给予了这位来自皇城脚下的北京知青充分的包容与热情。在他们的爱护和接纳下,习近平渐渐成长起来,由青涩少年蜕变成具有坚定信念的青年。习近平说:“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农民。”[4](P31)在陕北老乡的帮助下,完成了自我修养的提升,并且与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与挣扎于生存边缘的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劳作中,形成了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坚定信念。

(二)树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七年的知青岁月,习近平系好了“人生第一颗扣子”,树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人民幸福观的形成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他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心里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改变梁家河村的贫困面貌,如何为梁家河村的百姓干好事、干实事。从带头上山开荒、挑粪、修路、打坝修梯田,到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点,再到办缝纫社、打井、开磨坊……,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从百姓需要出发的。他在当地人民眼中是“做事公道,敢于担当,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4](P194)的人。同时,尽管在梁家河村的生活环境很艰苦,但习近平农忙之余在煤油灯下和磨盘上仍坚持学习。据当时的知青和当地农民回忆,习近平住的土窑中到处放满了书籍,在耕作休息之际时时勤读不辍。他通过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拓展自己的视野。正是通过不间断的理论学习和在实践中向当地群众学习,想法设法为梁家河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使习近平成为梁家河最受欢迎的书记。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的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这一目标的规划就是从他七年知青岁月中确立的,是与初心紧密相连的。

在长达七年与人民共度艰辛的岁月里,总书记对普通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七年的知青生活体验,尤其是在担任梁家河村支部书记期间的一系列努力和作为,使得习近平更加坚定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做好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准备。

三、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初步形成:地方治理的经历

接触基层,才懂得什么叫“国情”;接触群众,才知道什么叫“民情”。了解“国情”“民情”,才知道人民真正在想什么?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只有从“国情”“民情”出发,执政者才能脚踏实地从实际出发主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阅历可以说是丰富且全面的,从基层一线党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从市厅级干部再到主政一方,一直到十八大后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从西北黄土高原到中原锦绣大地再到沿海改革开放前沿,跨越大江南北,几乎担任过每个行政层级的职位。这些丰富的从政经历,让他深入了解和认知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真正做到了了解民情、国情和党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求,这对于他提出人民幸福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意义。

(一)坚定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立场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习近平本来可以选择长期留在北京,谋取一个待遇好、较清闲的职位,但他却毅然选择离开北京,到正定县去担任县委副书记,把自己推到基层工作的第一线。这一决定体现了他从那时开始就确立了要为人民办实事的坚定立场。此后,他走遍大江南北,在东部沿海几个省区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在处理各种地方政务的过程中,为人民办实事的立场越来越坚定。如:他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每年确定为民办实事的十大重点领域,涉及到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城乡住房、扶贫开发、生态环境、权益保障、科教文化、社会稳定诸方面,每一条都关系着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并且每一项都有明确的量化目标。[5]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广泛深入基层调研,从田间地头到村宅农家,从繁华街区到老式里弄。不论是到社区服务中心还是到敬老院,总是心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如何,询问收入有无增长?住房如何改善?办事是否方便?[6]通过体察民情、民意,了解人民所想、所需,再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具体措施,解决人民最关心、与人民利益最直接关联的现实问题。因此,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写道:“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能为自己个人谋”,[7](P25)“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7](P3)在长期的地方任职过程中,培养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坚定了为人民办实事的立场,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养成了为人民办实事的作风

2014年,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8]时刻谨记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是他一直坚守的理念。在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期间,他喜欢骑着车到乡下去,亲自去了解民情,了解群众需要。习近平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要求:“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9]这段工作经历为他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他提出:领导者应该“心中装着群众,事事为人民打算”,[10](P62)以“滴水穿石”的精神让群众理解、谅解、高兴和满意。[10](P64)在浙江任职期间他提到:“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利益作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依据。”[11]习近平不论到何地任职,心中时刻关注人民切身实际问题,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际考察,认真总结如何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的经验与教训。他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时说道:“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P34)这种为人民办实事的作风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作风。

四、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成熟与发展:治国理政的方略

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习近平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人民幸福观开始集中体现到其治国理政的方略中。正如习近平所说:“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这种治国理政新理念,已经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一)制定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

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得以具体体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行动指南。第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确定的终极价值目标。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就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评价标准。第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实现人民幸福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有计划、有方略地进行。要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逐步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第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13]他呼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共同建设人民幸福的社会,共享幸福成果,使人民真正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为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始终把“人民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装在心中,贯穿于其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提出是新时代对人民目标的定位,是人民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习近平曾说过:“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4]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真正从群众中来的先进领导集体来带领人民走向幸福,走向未来。

总之,习近平的个人成长经历对其人民幸福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和定位,对人民的真挚和深刻的感情,对人民的幸福需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家风的传承使得习近平继承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初心;七年知青岁月使得习近平对人民渴望辛福生活有了真正的了解,做好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准备;不同岗位的锻炼使得习近平更加坚定了为人民谋幸福的立场,养成了为人民谋幸福的作风。最终,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在治国理政中得以具体体现,成为带领人民走向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幸福观梁家理政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走进梁家河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怎样打造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以仙居为例,四问当前县级媒体融合发展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读《梁家河》有感
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