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影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311231,杭州)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水利厅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杭州钱塘江畔, 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8 000 余人,教职工近500 人。 学院依托水利行业,以大土木类专业为主体,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22个专业, 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创建全国首家现代学徒制学院“大禹学院”。 建校六十余年来, 学院秉承“厚德、笃学、修能”校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服务水利事业发展,先后建成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入选全国水利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抓手,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 立足于培养“大国工匠”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指标和要求全面融合于“三全育人”各环节,开展多维度、系统化、立体式育人模式探索,建成了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唯一一家全国文明单位,实现文明创建从形态文明向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的拓展和延伸,逐步形成了有工科类高职院校特色的“4321”系列育人模式。
学院党委坚持 “党建引领创建,创建推动发展”思路,建立起了“领导带头、师生参与,上下一心、整体联动”的文明创建新局面。 聚焦固本强基,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育人功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六联四进”制度,畅通师生联系和服务渠道;实行党员挂牌制度,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展风采、比奉献”系列活动;各系建立公寓学生党员工作站,开展六项服务工作; 全院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树形”管理模式、顶岗实习学生党员“三三融合”管理等特色工作不断深化。 “三心党建”品牌入选省“双百示范工程”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水利系水利工程专业党支部入选首批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五措并举’显身手‘五水共治’当先锋”项目入选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
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以实施省级重点支持项目“资助育人”为突破,撬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打造课堂教学为主体,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文化浸润为重要补充“一核三环”立体化教育教学模式。 推进课堂教学智能化、翻转化、立体化、协同化“四化”改革,开展以“合作探究+实践感悟+研讨反思”为主“三步法”实践教学。 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实现所有专业都会挑“思政担”,所有课程都有“思政味”,所有教师都能讲“思政话”的“3 个100%”目标。疫情期间,广大教师充分挖掘战疫情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凝练教学内容,变身网络主播,上好疫情中的特殊思政课,中国水利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学院坚持对水文化传承创新,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起以“伟人文化”和“治水文化”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体系,建成1 项省部级校园文化精品,5 项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5 个系级校园文化特色项目。 “扬伟人精神 树厚德之人——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工作已持续11 年,通过学习伟人精神、争创先进班级、打造德育品牌,在育人载体、育人模式、文化品牌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创新,形成“同科特色”育人模式,创建项目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入选水利部全国水利系统基层单位文明创建案例、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示范载体, 获得水利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亲水之旅”“情感育人”“勤学文化”“三干文化” 等荣获全国水利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各系凝练专业文化特色形成“一系一品”,将行业文化融入教学中形成特色。
针对高职学生特点, 学院创新开展旨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特色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技能节、科技文化节、艺术节、美食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运动会、迎新晚会等“五节二会”,提高学生技能和素养。 通过全校传唱《大禹纪念歌》《校歌》等活动和业余党校、“翔宇”骨干精英学校等平台, 传递文明正能量。举办“新时代水利青年眼中的劳模寻访活动”“同科大讲堂”“道德讲堂”等,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推进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挖掘传统节日精神内涵,弘扬中华文化。 通过清明祭扫先烈、端午“爱国一家亲”、中秋诗词吟诵、教师节感谢师恩、重阳节敬老孝老等活动,以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精神文明境界。
以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新时代水利精神为抓手,着眼于职业核心能力养成,将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人才培育结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教学特色,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以校史馆为教育基地,开展新生始业教育,举办“最美校园”摄影大赛及优秀校友报告会、 事迹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兴校、荣校意识。
投身“五水共治”,组织“小水滴”志愿者服务队、 节水护水宣讲团,开展“关爱山川河流”“亲水之旅”“小手拉大手‘五水共治’共创美好家园”活动,以及河道清理、水质检测、文化墙彩绘、兼职水情员培训等活动。 与江山市贺村镇、开化县洪村村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和精神文明活动基地,开展“双百双进”“百校联百镇” 和文明结对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质,锻炼综合技能。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把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创业实践基地,对入园项目完善资金支持、场租减免等优惠政策。 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双创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创新创业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创业园”着力实施体验式素质训练。
学院坚持立足水利育时代新人,依托自身水利优势抓精神文明建设,对标新目标新定位, 努力当好水利高职教育“重要窗口”建设者、示范者。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剿灭劣Ⅴ类水”“美丽河湖”“农村饮用水提标”等决策部署,与地方探索合作路径,开展“河小二”护水、“小水滴”志愿者等“亲水之旅” 系列活动, 共同治水护水。围绕现代水利覆盖的“资源水利”“智慧水利”“生态水利”重点,打造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专业群、水力发电与自动化专业群、水利景观规划设计专业群。 发挥学院教育培训、技能鉴定、政策研究职能,通过提供教育资源与技术力量,加强水利人才培训和水利科技成果加强推广。学院长期担任中国水利教育协会职教德育工作牵头单位,积极组织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开展水利德育教育研究,评选优秀德育成果,承办水利德育教育论坛等活动,做好做足姓“水”、依“水”特色。
文明创建没有终点。 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清晰的创建思路、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努力打造“文明校园”,为水利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