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明
(山东省水文局,250002,济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全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也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在水利部文明委指导、省水利厅党组的领导下,山东水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水文干部职工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创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有力推动了山东水文改革发展,多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国水文同行前列。
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程”, 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水文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 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创建工作落实。注重加强对全省水文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建立了省局、市局、县级中心、水文站四级文明创建工作网络,形成省局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与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市局争创省级(全国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及文明水文中心(测站)的良好工作氛围。 目前全系统17 个单位已有14个跨入省(部)级文明单位行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与文明创建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注重加强理论武装,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党支部为重点、全员学习提高为目标,坚持个人自学、集体研讨、讨论交流相结合,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在全局营造了浓厚的政治理论学习氛围,为文明创建工作筑牢思想基础。 二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施意见》《关于作风纪律建设的十条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 通过开展巡察、内部审计、“正风肃纪” 专项整治等活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纪律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明显改观,为文明创建工作营造了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好干部标准,近三年提拔了科级干部178 人,优先选拔重用优秀的年轻干部,一大批政治硬、专业精、管理强的青年技术骨干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 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先后举办各级干部培训班、水文大讲堂、 全省水文系统应知应会考试、全省水文勘测技能大赛、“齐鲁水文工匠选树”等活动百余次,有力提高了水文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术素养、 管理能力和监测技能水平,为文明创建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等学习教育活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党员干部赴莱芜战役纪念馆、 焦裕禄纪念馆、大峰山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 举办“新时代·中国梦”百姓宣讲、“我心中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演讲、全省水文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文艺汇演等活动,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干事创业、担当进取的奋斗精神。
二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创建根本任务,认真制定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 利用办公楼LED 显示屏常态化滚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水文大讲堂开展具有水文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注重培养、选树、宣传身边先进典型,开展了“最美水利人”、第一届全省水文系统 “最美水文人”选树活动。
三是扎实开展志愿服务。 制定了《山东省水文局志愿服务制度》, 积极开展扶贫济困、 结对帮扶、“双报到”“关爱山川河流·保护母亲河” 等志愿服务活动。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考验面前,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水利厅党组的决策部署, 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主动与“双报到”单位对接,携手并肩战疫情,先后两次捐送防疫物资, 派出党员干部110 多人次,协助社区做好各种防控工作。
四是扎实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 活动。 2016 年年底省局与原莱芜市口镇下水河村结成“城乡文明牵手共建”对子,局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主要领导亲自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共建渠道,丰富共建内涵,取得丰硕成果。“六一”、“七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筹措20 万元经费与下水河村共同建设了文化长廊;发挥水文专业优势,协助完成下水河村双龙水库综合整治, 规划建成村民休闲游玩赏景风景区。
五是加强水文文化建设。 广泛开展水文文化研究,创新水文文化理论成果, 构建山东水文文化理念体系,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制订印发了《山东省水文局2020—2022 年水文文化建设规划纲要》, 在全省范围内大力开展水文文化建设,推出了一系列水文文化产品。2019 年建成现代化水文展厅并努力打造成全省水文科普宣传基地;制作完成“阔步迈向现代化的山东水文”宣传片,充分展示了山东水文改革发展辉煌成就。
六是圆满完成省直文明办赋予的各项任务。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月主动承担了省直文明单位第八协作区秘书长单位, 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传达贯彻省直文明办部署要求,主动加强与成员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积极组织协作区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协作区文明创建工作交流会3 次,举办文体活动2 次, 达到了团结协作、互学互鉴、互促共进目的。
局党委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对水文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 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持续强化管理、改革创新,奋力谱写了山东水文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是基础设施全面跃升。2010 年以来,通过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国家地下水监测两大工程以及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工作开展和水利工程带水文设施建设, 山东基本建成布局较为合理、 功能较为完备的水文监测网络体系。 目前全省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用水总量监测专用站、水环境监测站、 地下水监测站、 水土保持监测站、 城市水文站等各类监测站点1 万多处,比“十二五”之初增加了1 倍;全省水质化验室面积1.2 万m2, 各类水环境检测仪器设备400 多台 (套);ADCP、电波流速仪、测流车、远程视频监控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广泛应用,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与装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19 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专项明确水文设施建设内容, 总投资7.5亿多元,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推进。
二是体制机制全面深化。 在省市两级水文机构管理体制理顺基础上,强力推进基层水文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全省75 个县级水文中心全部组建完毕并投入运行;依托乡镇水利站共设立水文服务中心300 多处,聘用农村水文管理员4 000 余名, 构建起“省市县乡村” 五级水文管理服务体系,突破了传统水文管理模式,水文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实现了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双理顺。 持续规范运行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运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年度落实项目资金6 700万元,购买服务人员500 余人,大大缓解了人员不足致使站网管理运行难问题,有力保证了水文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切实保障了监测站网综合效能的发挥。 争取出台了《山东省水文管理办法》《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山东省水文事业单位专用资产配置标准》 等法规规定,为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三是水文服务全面拓展。 坚持立足水利、面向社会,通过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体系,勘测收集了大量基础数据, 取得了海量分析评价成果,不仅为防汛抗旱、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城乡供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为能源、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在历年抗御洪涝干旱斗争中,全力以赴当好尖兵、耳目和参谋,及时准确的雨水情信息及调度建议,为各级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2018 年“温比亚”、2019 年“利奇马”防台减灾等历次抗洪抢险关键时刻,山东水文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2010 年开始,山东水文承担区域年度用水总量及水功能区监测任务,为山东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开展水土保持监测、 水生态监测和城市水文工作,为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防洪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