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蒙
(绥化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1)
寒地黑土特色旅游是近些年逐渐兴起的一种特色旅游概念,主要是指气候较为寒冷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发展的特色旅游产业。这些地区的冬季气候比较寒冷,通常都在0℃以下,白昼时间较短,且这些地区的四季比较分明。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最北地区,发展寒地黑土旅游产业优势明显,特别是冬季冰雪旅游资源形成时间较长,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寒地黑土旅游产业。该地所处地理纬度较高,气候变化较为明显,这就使得寒地旅游景观与南方旅游景观形成了较大差别。黑龙江省冬季时间较长,降雪量较大,非常适宜发展寒地旅游产业。各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寒地黑土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带动地方就业,提升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寒地黑土特色旅游主要依托冰雪资源优势及独特的森林、湿地、湖泊等旅游产业项目,全面发展观光、休闲、疗养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为人们带来全新的旅游感受。旅游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一大批寒地旅游运动项目,为寒地旅游提供丰富内容,为人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寒地旅游项目。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寒地旅游配套设施不全、旅游景观规划不合理、旅游景区的服务意识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应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旅游景观规划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寒地黑土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品牌意识较低,发展寒地黑土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树立较好的品牌形象,没有突出寒地特色产业优势,这样就造成经济附加值较低,不能形成产业链条。黑龙江省的寒地旅游景点较多,但布局较为分散,只有哈尔滨的亚布力滑雪场、牡丹江雪乡风景区等少数几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特别是黑龙江的传媒企业对寒地黑土旅游产业宣传不够重视,使国内外游客并不能准确了解旅游景观状况。没有对重点寒地景区进行宣传,为这些景观提供专业的品牌设计。只有合适的品牌设计才能对景观起到宣传促进作用,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多数寒地黑土特色旅游项目缺乏景观规划设计经验和管理团队,主要反映在寒地特色旅游产品缺乏设计人才。很多景观没有进行开发,造成景点过少。由于地区的气候环境几乎相同,景观的景致也基本相同,很多景观存在重复性。历史文化底蕴没有进行挖掘,造成景观流失。特色旅游景观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理。应不断改善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使寒地黑土旅游满足各种职业游客的需求。应该按照游客的要求,建设一批符合现代要求的景观项目,特别是发展健康产业,如休闲垂钓、养老度假等休闲寒地旅游产品,这样才能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特别是伊春等地适合发展寒地休闲养老项目。很多外来游客会在大庆、绥化等地选择冬季温泉景区游览,这些寒地特色旅游还有广阔的空间值得发展。在哈尔滨湿地文化节中,会有来自全世界的游客在哈尔滨感受湿地度假旅游的快乐。但很多寒地旅游景观缺乏规划设计管理团队,沿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没有真正体现出景观的价值。很多游客对景观的品质期望值不高,不能很好地突出景观特征,造成寒地旅游景观的价值损失。为了快速发展黑龙江寒地特色旅游产业,应聘请管理人才,加快组建专业人才队伍和专业管理团队,提升特色旅游产业项目的发展进度。
很多景观在确定建设项目后,没有及时规划相关配套设备,造成大量游客进入后无法提供相关的服务,对寒地旅游的产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如建设一个大型滑雪场,应保证基础设施完成后,对进出道路、宾馆饭店、停车场、卫生系统等进行建设。如果设施建设不及时,就会影响游客的使用。景观内的旅游设施能够对游客起到辅助作用,应加大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保障游客的安全出行。特别是针对寒地地区的极端天气,在道路建设等方面要做出严格要求,同时增加相应的休息场所和娱乐设施,保证饮水和紧急应急出口的建设,提高布局管控能力,为游客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发展寒地黑土特色旅游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理念,对特色景观进行全面规划。综合考虑景观的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发展的现实问题,适度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建立一个正确的规划设计体系。在规划设计时,应及时反映当地的特色景观原貌,反映区域经济状况与旅游开发特征,注重保护原始生态风貌,适度建设和开发景区资源,尽量保持完整的历史序列。通过调查发现,能够根据景观的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科学有序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为景观要素的数量及科学发展空间分布提供坚强支撑,保证寒地黑土景观设计完全符合生态学要求,兼顾良好的美学价值,这样才能做到科学有序地开发旅游资源。
为了打造出寒地景观的独特性,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特别是要彰显出该地的特色文化氛围,应充分发挥寒地景观的优势,满足游客的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打造更多的寒地主题冰雪公园,开展丰富多样的冰雪娱乐活动,推出一些有趣的寒地娱乐项目。这样不仅能丰富寒地黑土文化,也发挥了冰雪的影响力,创造出特有的寒地文化景观。应持续改善寒地环境,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寒地环境整治绿化,从而更好地让寒地景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独具地方特色的寒地黑土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开发设计,最大程度满足旅游景观需要,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应利用科学的规划手段,实施旅游开发联动,形成发展合力。整合各地优势旅游资源,打造寒地旅游强省战略,提高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