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文
(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100053,北京;2.塔里木大学,843300,阿拉尔市)
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无论是水力侵蚀、风力侵蚀,或是风水蚀交错, 都有其复杂的成因和过程,有其客观规律。 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如何发生、发展,会造成什么后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十分通俗易懂:“如果破坏了山、 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 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朴素的话全面简述了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的发生、发展规律,充分说明山水林田湖草沙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从而深刻揭示了系统治理的科学性、重要性。
2005—2007 年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对全国各个水土流失类型区、生态退化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系统分析、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认为水土流失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水土流失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全局性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抓住水土流失这个问题就抓住了控制生态退化的关键。
首先, 从水土保持学科的定义看,《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土保持术语》(国家标准)等专著、标准中将水土保持定义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 其次,从水土保持立法目的和意义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从学术界定、法律规定可看出,水土保持事业的基点是防治水土流失, 既有预防又有治理,既防治自然侵蚀也防治人为水土流失。 基础工作是围绕水土资源,不仅要保护、改良,还要科学利用,使水土资源不受损失保持良好状态。 实现的目标是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其工作内容是系统全面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系统完整的, 也是水土保持事业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有所作为、强力支撑的重要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 ”进一步阐明了“人的命脉在田, 田的命脉在水, 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 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水土保持学科而言, 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都在学科内容中, 有几十年的学科基础和不断完善;对水土保持事业而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综合治理既是我们过去走过的成功之路,更是我们要长期坚持、 不断创新的指导思想,不能因一时的种种影响,而偏离“系统”“综合”这个水土保持的核心所在, 要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树立系统思维观, 放眼整体与全局,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种措施并举。
近几十年来中国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实践与理论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成功的技术路线,即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其系统性和综合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治理对象的系统协调性。 几十年实践中实施了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各自然和经济单元按科学、协调、紧密衔接的整体部署,相互协调进行治理和修复而不是单一治理。 二是总体布局的系统性。 流域上游、中游、下游按区位特点和优势协调一致布局治理措施,流域的左右岸相结合, 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统筹布局治理措施,避免了顾此失彼。 三是治理措施的系统性。 工程措施、林草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紧密结合,优化配置,形成综合防护体系,不搞单一措施。四是生态与经济的系统协调性。治理水土流失、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与改变生产条件、发展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筹兼顾,通过治理与生态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治理区群众增加收入创造良好条件。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仅总体部署与布局是系统的、综合的,某一方面的治理也要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实施系统综合治理。 如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布局,乔、灌、草结合,带、片、网布局,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水源涵养林、防护林、经济林等科学布设,形成科学合理的植物措施体系; 又如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综合采用等高耕作、沟垅种植、免耕、秸秆还田、草田轮作、间作套种、休耕等,形成农业技术措施体系。
除了技术路线系统、 综合外,在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方面也要综合施策。 如投入方面,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社会企业、民营资本、大户等投入水土流失治理,支持“四荒地”使用权流转,引进有实力机构开展集中连片的治理和集约高效的产业化开发, 充分应用市场机制, 土地、资金、物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施股份制治理,等等。 又如在管理、监督体制机制方面,运用政策鼓励与限制、监督监管执法、经济奖惩、社会化第三方服务、媒体舆论监督、公众参与、 信用评价与惩戒等多种方式,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能力和成效。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之所以能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成功的要义是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系统观、综合性,如果丢失了系统思维, 不是综合施策,水土保持就会失去生命力和发展方向。
进入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我们的目标。 总体来看,经过坚持不懈治理,全国的水土流失状况明显减轻,生态环境趋向转好,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仍然存在,水土流失治理不充分、不平衡情况仍较多, 特别是广大农村、城郊的水土流失问题,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严重,河流面源污染加剧,农村污水、垃圾问题较为突出,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极不相称,是应重点研究、加快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类问题,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率先进行了探索,总结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治理新模式,之后水利部向全国推广,开展了生态清洁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使全国小流域治理走向了升级版。 各地在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和突出问题,深化探索,进一步总结出绿色产业型、生态休闲型、和谐宜居型、水源保护型、防灾减灾型等多种新模式。 将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整治、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融为一体,使小流域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现农民富、乡村美。 越来越多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成为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示范区。
除了原生的水土流失需要进行长期、系统的治理外,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很快,各类生产建设项目及生产活动(特别是山地果林开发) 对原地表造成了强烈扰动, 地表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石方开挖、回填、堆置、废弃过程中产生了严重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受到损害,成为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水利部与有关部门(如铁路、电力、煤炭、有色金属、公路等)开始探索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1998 年颁布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2008 年上升为国家标准,同时颁布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3 个国家标准,2018 年颁布了修订后的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价标准》等系列标准。
经过20 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几十万个项目的大量实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全面系统的成果。
一是全面防控。 从行业发展规划、工程选线选址,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论证与优化,再到优化施工工艺与组织实施,始终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地表的扰动。
二是系统防治。 生产建设项目扰动损坏的区域在点、线、面呈不同特征, 恢复治理中需强调与原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的协调性以及土地利用恢复方向、植被建设类型、树种草种的选择等,均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属性,服务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维护。 不能随意确定恢复方向,各自为政布设措施,导致生态系统被割裂,形成碎片化斑块,难以长期向好发展。
三是生态优先。 如针对各类工程建设形成的扰动边坡,在边坡稳定基础上,优先采用植物护坡,其次选植物与工程综合护坡; 又如场地治理中尽量减少硬化地表,优先采用透水式、入渗式、涵养式布局与措施,拦、蓄、调、用雨水资源,保护小气候环境,为生态恢复和长期维护创造条件。
四是建设全过程系统保护与恢复。 施工前将表土资源剥离、保护,作为本项目或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施工过程中采取临时措施(如覆盖、拦挡、排水、沉沙等),防止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危害;项目完工时水土保持工程、植物措施同时建成,持续发挥作用,全面治理和恢复生态。
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面积陡坡耕地造成的土地退化是我国水土流失治理中需长期关注的重点工作,纳入小流域综合治理中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几十年来已总结出成功的技术路线和大量典型。 近20 年随着山地丘陵区高原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坡地的经济果林开发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对地表土壤的扰动及对植被的破坏强度越来越大,成为生产建设活动中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新问题。 据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研究报告,仅“十五”期间, 农林开发类生产活动扰动地表、 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就达552.8万hm2,占地总面积位居第一,占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总扰动面积的37.1%,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占总量的26.6%。南方许多地方是全面砍伐生态林后全部种植果林,北方地区破坏了地表仅有的林草植被种植经济林,并且在全国呈继续扩展趋势,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点之一。
为保护生态环境, 防治水土流失,要从流域的生态系统出发,避免全面开垦,坡地上部应保留一定比例涵养雨水的林草植被,为中部果林生长提供充足、可调节的水资源;施工方式不搞全坡面扰动, 甚至炼山造林,防止高强度扰动地表土壤、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整地和种植方式,沿等高线水平种植,防止纵向冲刷形成侵蚀沟,果林台面保持一定反坡,集蓄、利用雨水资源,布设排水设施, 生产作业道路设置挡水埂、横向排水沟等措施, 防止径流汇集,造成越来越大的侵蚀沟;生产运行中减少对林下植被清除, 保护表土,涵养雨水。 以可持续的水土资源、良好的生态系统,支撑山地经果林的科学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