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芷菱,赵 秋,于敏章
(成都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教务处,成都 611130)
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作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是网络经济与传媒产业实现对接的最佳选择[1]。我国作为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积极推广普通话、普及通用语言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民族地区而言,推广普及普通话还能够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地区居民做出正确的价值引导,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快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走出去”的进程,有利于外来人才和企业的“引进来”[2]。同时,还能增进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情感交流,更好更快地创建汉族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2015凉山州启动实施的“一村一幼”计划中,喜德县不只落实好项目计划为适龄儿童提供基本教育保障的任务,还将“一村一幼”计划作为推广普通话的物质载体。2018年5月,凉山州全面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喜德县在此次行动的号召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优化教学、强化训练等方式帮助了一部分学前儿童初步构建起了普通话语言体系。喜德县在以往推广传播普通话的过程中注重多途径探索发现普及普通话的载体,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播报普通话的方式达成普及目的。但由于喜德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既是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独立的语言结构使得该地区存在相当数量的群体在日常交往中不使用全国通用语言,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结合凉山州常驻人口以汉族和彝族为主,同时还有藏族、苗族、布依族、高山族等民族生活其中的实际状况,喜德县作为彝族母语之乡,在面对多民族杂居、语言体系复杂的情况下创新地在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即在学校教学的时候既使用普通话又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用两种语言作为教育教学的媒介。“双语教学”的模式有助于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地接触普通话,同时兼顾传承本民族语言传统。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模式是适应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举措,“双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接受普通话[3]。喜德县作为“彝族老家”,当地彝语在彝族同胞的语言体系中占据着标准音的位置。结合喜德县特殊的县情,该县在传播普通话的同时也注重了对彝族语言的传播与传承。在传播和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注重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提供适宜其自身学习成长的语言环境,使其居民能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培养起对普通话的兴趣,打下系统学习普通话的基础。
学习普通话的主体应是居民自身,但在喜德县的实际情况是居民大多都是被动接受有关于普及普通话的教育。第一,在促进普通话普及传播的过程中,常以政府、学校、语言培训机构主导普通话推广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未能充分调动居民学习普通话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普及的大背景下,喜德县居民也已熟悉了手机、电脑等联网移动设备的基本操作,且日常生活和娱乐消遣也越来越依赖电子产品。但是利用电子设备、新媒体技术普及推广普通话的方式却没有进入居民的视野。第二,凉山州“一步跨千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奴隶社会直接过渡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彝族居民守旧保守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彝族居民不愿意舍弃自身的语言体系的局面,对普通话语言体系的排斥的主观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普通话的推广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第三,喜德县属于在凉山州的17个县市中的11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就喜德县的实际情况而言,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即为语言不通。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和语言环境导致了当地居民对普及全国通用语言的观念认识不足,未能正确地认识新媒体技术对普及推广普通话的重要作用。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普通话能够带给喜德县的积极影响,对喜德县贫困户居民的创新发展以及走出凉山造成了阻碍。
新媒体技术的丰富情况、运用情况和普及情况直接影响喜德县居民利用新媒体技术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态度和效果。就当前喜德县的现实情况来看,居民通过新媒体技术接受普通话熏陶大多是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喜德县的语言环境复杂,局部地区普及普通话水平差距大。一方面,当地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多使用各自民族的语言体系,在与汉族或其他民族交流的过程中多使用地区方言。另一方面,凉山州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不及时,因此在四川方言的基础之上,各县市及其周边地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区方言。喜德县居民在日常交流和生活之中习惯用自己独特的地区方言交流,基于凉山州语言环境的特殊性,喜德县普通话普及情况整体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局部地区差距较大。凉山州复杂的语言环境和局部地区的普及水平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推广普及普通话的难度。
现有的普通话培训普及机制为喜德地区推广普通话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仍存在着培训点教师和组织人员普通话不规范等现象。第一,在整体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虽然普通话普及推广工作得到了落实,但教师、培训组织人员不规范的普通话又会导致受教育者所习得的普通话缺乏规范性,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帮助喜德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第二,喜德县居民中能听懂普通话的人多,会使用普通话的人少。在会使用普通话的这部分居民中,大部分居民的普通话启蒙教育是来自当地学校教师。因此,要促进喜德地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必须重视提高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第三,喜德县地区的人口流动频繁、人才流失量大,受家庭观念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喜德县的很多汉族学生在外读了大学以后就在外乡深造发展,而汉族学生是喜德县传播推广普通话的中坚力量,这是造成喜德县普及规范普通话困难的又一重要原因。如何在缺少汉族居民营造普通话日常生活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利用新媒体技术弥补缺失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建立合乎县情、合乎普通话学习规律、合乎喜德县普通话推广普及的发展要求的保障制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喜德县在以往宣传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借助了一定的传统媒介传播普通话。通过乡村广播、宣传标语、宣传栏、宣传活动、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传统媒介传播普通话,但在当地居民中的反响不大,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这说明了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活动形式并未与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结合。喜德县居民更倾向于运用手机、电脑、平板等新兴电子设备接受普通话的推广活动、教育活动,如何使宣传效果和居民自觉达到统一是需要探索解决的又一重要问题。只有运用居民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的传播推广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喜德县居民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首先,要明晰普通话的学习主体是谁、受益者是谁,改变当地居民传统观念中普通话学习教育主体为政府、学校、培训机构的观念,充分调动起居民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居民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自身生活的同时将学习普通话纳入其中,使居民在享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断规范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其次,改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的传统观念,由社区主导,组织开展社区活动,让居民切身体会到新时代背景下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逐步改变他们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态度,让居民感受到新媒体技术运用下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世界风情的便利,并帮助当地居民认识到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就是普通话,而利用手机、利用新媒体技术就能够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最后,结合喜德县国家级贫困县的基本县情,在利用“互联网+扶贫”模式的成功探索下,创新地开辟出“互联网+普通话”的教育模式,利用微信、微博、QQ、手机广播、普通话教学软件、普通话测试软件、普通话配音软件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普通话的平台。
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普通话教学软件,创新开创普通话—方言、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模式,为民族地区的汉族居民、少数民族居民提供标准的、规范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改善喜德县语言环境复杂、缺少良好的普通话氛围的现状。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使手机软件排名和线下语言比拼共同发挥作用,树立居民身边中的“语言榜样”,让喜德县的居民能够拥有良好的语言培育环境。将传统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对传统学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利用学校新兴的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重视学校对普及普通话的作用,在学校开设普通话训练课程[4]。在喜德县每年举办彝语比赛的同时,配合开展普通话比赛,在“彝族老家”彝族母语之乡的名片基础之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形成新的普通话示范名片。抓住凉山州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灿烂以及近年来“旅游热”的机遇,创新地在旅游景区、道路街区、社区街道等公众场所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普通话小品、话剧、情景故事表演等活动。喜德县可以借鉴西昌市每周开展“惠民音乐会”的做法,在县城开展固定的普通话培训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交互式情景体验模式,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其中。
在民族地区普及普通话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效果和规范性、制度性,应该结合实际县情制定合理的普及普通话投入保障机制。一方面,召集专门负责普及普通话的工作人员,结合新媒体技术在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等范围内建立普通话水平系统,通过普查找寻到能在各个组织和单位承担普及普通话任务的教学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如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的便民程序,公开财政投入,为当地居民提供易于学习普通话的方法、方便参与的普通话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喜德各乡镇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针对各个人员群体的普通话培育体系,把利用新媒体技术普及普通话工作落到实处。开发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初识培训,由社区牵头,以动画、绘本、游戏的方式对其进行普通话教育;针对适龄儿童由学校组织通过交互式学习来规范学生口语,提高文化水平;通过学校培训、社会培训、电视广播、手机软件系统等组织形式开展普通话推广工作。在普及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便捷性、灵活性、规范性、整体性,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喜德县居民普通话整体水平的提高。
从经济、政治、文化多角度构建立体多元化的推广载体,开发针对民族地区的多元普通话普及模式。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为普及推广普通话奠定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市场经济中的各个主体找准自身定位,抓住凉山州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契机,带动喜德县经济增长,在高速发展的旅游行业中推广普通话[5]。一是从从事旅游行业的个体商户和集体机构入手,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展现凉山旅游更好的精神风貌。二是以旅游业发展为契机,在新媒体技术下开展如身边榜样、创业新星等活动,改变居民观念,让居民从心理上认同普通话对“走出去”的重要作用。在政治方面,坚决贯彻落实“扶贫先扶智,扶智先同语”的政策指示,将推广普及普通话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建立起当地政府普及普通话作为考核机制,从普及效果、群众反映、辐射影响等方面评价政府工作,结合新媒体技术搭建起群众对普通话普及情况的反馈桥梁,让公众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增加其参与公众事物的体验,培育起推广普及普通话的主人翁意识。在文化方面,培育文化氛围,创新教育形式,开发多元普通话普及模式,开展普通话全覆盖活动,由点到面、由县及州,营造普通话学习的良好氛围。
语言体系作为人类发展历史中逐步形成的特殊形态,对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认同、凝聚价值共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普通话普及模式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已逐渐显露出不可忽视的落后性,在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背景下,应利用新媒体技术,针对民族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传统观念寻找一个普通话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以民族地区居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播普通话,已逐步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普通地区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