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

2020-01-19 00:43杜文平
关键词:人民性群众思想

杜文平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和社会治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决策办事积极听取人民呼声、吸纳群众意见,落实人民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坚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社会价值日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挑战,许多国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塔西佗陷阱”是由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引申意义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1)福兵:《网络社会危机传播原理》,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86页。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但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言,新时代有新课题、新目标和新挑战,这些挑战甚至更严峻,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呼唤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新时代、新挑战和新的历史背景下,为了避免陷入“塔西佗陷阱”,进一步提高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信心,提升人民的凝聚力、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体到宣传工作上,指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工作理念,把“人民性”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轴线。这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不但是党和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遵循,也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圭臬,为国家的政治安全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的基础。

一、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主张

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广泛采用和表述,有一个过程。由于国家背景和时代特点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新中国的各级领导集体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表述有所不同,如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明确“宣传工作”的概念,列宁则常用“宣传鼓动工作”一词。新中国成立后,“宣传教育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先后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热词被频繁使用,直到1993年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宣传思想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蕴、宗旨和功能,“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具有特定语境的概念,才被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普遍接纳和广泛采用。需要指出的是,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并非新时代所特有,而是历来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主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中,宣传思想工作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汇借以表达,其“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从未改变,并且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在探索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报刊是一种群体覆盖范围广泛、最为主流的一种宣传方式和宣传媒介。马克思恩格斯从办报的革命历程开始,长达50余年的时间都坚守在报刊这一革命阵地,形成了独特的与资产阶级迥然有别的“人民报刊”的思想。1842年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首次公开论证了“人民报刊”思想。这一思想在恩格斯的《马克思和〈莱茵报〉》等文章中也可以寻到源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所谓“人民报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从宣传主体来看,报刊应该成为“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75页。,切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的思想和感情,“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87页。;二是从宣传性质来看,报刊应该具有自由性,真正好的报刊应该是自由地反映人民呼声、代表人民利益,围绕“社会舆论”的报刊,而不应该成为资产阶级统治政府的传声筒;三是从宣传内容来看,真实地陈述客观事实,是人民报刊的生命线,应当真正做到原原本本地把人民的贫困状况反映到当局那里,揭露和反映“最勤劳最不幸阶级”的现实生活。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统治者的披露和“人民报刊”思想的系统阐释,已经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性”的丰富内涵。

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也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宁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取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与建设中得到了印证和贯彻。列宁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曾多次使用“宣传鼓动工作”一词,相较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建的报刊受到反动当局的镇压和查封的处境,列宁的宣传活动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凸显了宣传鼓动工作中的“人民性”取向。首先,就宣传目的而言,列宁时期的宣传鼓动工作旨在团结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通过无产阶级专政维护本阶级利益。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需要通过实际的宣传鼓动工作不断培育他们的革命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切实将群众组织和团结起来。列宁表示:“思想一旦掌握群众,就变成力量。”(4)《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4页。宣传鼓动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就是实现革命理论与群众的结合,以发挥群众的革命力量反对俄国沙皇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并实现自身利益。其次,就宣传主体而言,宣传员、鼓动员来自群众。宣传工作不能仅仅集中在少数知识分子当中,而是“要帮助每一个特别有才能的工人变成职业的鼓动员、组织员、宣传员、交通员等等”(5)《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26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群众骨干的作用,切实做到深入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再次,就宣传内容而言,“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且能够借助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所知道的事实”(6)《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79页。,使宣传工作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宣传工作者要善于发表工人群众能够看得懂的内容。最后,宣传鼓动工作要处理好人民与党报之间的关系。在党报问题上列宁强调,关于政治领导人“日常工作和例行公事”的报道应该反映人民心声,社会主义报刊要“多注意工农群众怎么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这一思想是我国提出“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论断的理论雏形。列宁在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中践行了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的思想,为无产阶级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验证了列宁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的科学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的理念,为中国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党在宣传思想工作层面都始终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倡导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穿在宣传工作的始终,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为民族复兴事业而服务。毛泽东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时期的洗礼,在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影响下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宣传工作思想:一是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党报的人民性”思想,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报纸应该“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7)《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如此才能将群众的观点反映到党报中去,提高和改进党报的质量;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报纸能够帮助人民认清自己的利益的作用,“同志们是办报的,你们的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指导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8)《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19页。;三是提出新闻工作者要虚心学习群众经验的看法,毛泽东表示宣传工作者在开展宣传工作时要考虑到“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36页。,应该深入群众生活,虚心向群众学习,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进而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级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不改初心,始终秉持和发展着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取向,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针上,强调“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1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69页。;在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上,侧重于“宣传人民群众在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创造性活动”(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9页。,真正将新闻报道的立足点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在宣传思想工作方法上,倡导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使宣传思想工作更“接地气”,更能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把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

二、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凸显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

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现实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团结、组织和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实现革命、建设和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新时代面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求我们更应该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组织、宣传和教育作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互联网广泛发展背景下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更为强烈的要求。我国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超过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12)中国互联网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研究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004/P020200428596599037028.pdf.。从网络发展数据显示,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网民的数量,在数字传播技术的支持下,网民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如微博、微信、网页等,网络生活成为公众的“日常生活”,网络空间成为公众表达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内政外交、国防军事等领域看法的特殊场域,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贯彻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从经济环境来看,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中国目前呈现出了经济新常态。面对经济增长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中国的经济增长将有明显放缓趋势,并面临着失业率的上升和贫富差距的加大。有数据调查显示,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就业压力逐步显现出来,以农民工为例,“2016年第一季度,有农民工招聘计划的企业数量比中只占23.7%,相比2015年第一季度,该比重下降了4.0个百分点”(13)王阳:《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困难群体失业趋势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年第4期,第5-18页。。无论是失业问题还是贫富差距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处理不好,宣传思想工作跟不上,或者宣传思想工作脱离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重大关切,就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滋生,甚至导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的怀疑。所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人民性”的价值趋向,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现象,正确对待新常态中的一些暂时性的问题,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来抓。

其次,从政治环境来看,互联网的出现拓展和丰富了我国信息传播媒介,但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彻底暴露,并不断向中国渗透,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也纷纷涌入国内,其价值理念以联机游戏、网络歌曲、影视文字等方式或隐或显地向我国人民灌输和传播,正如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所说:“在任何地方,西方文明的行动主义、战斗精神和地方观念都结合在一起以压倒一切持反对态度的人们。”(14)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34页。其消极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元素渗透的过程中,传播者大肆攻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企图削弱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西方社会思潮传播者宣扬我国政治宣传只讲党性而忽视人民性,企图消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统合力。不可否认,国外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肆意抹黑和恶意攻击,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干扰了民心的凝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冲击和威胁。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确强调始终坚持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33页。,统一人民思想,凝聚人民力量,提高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接受感,争取民心,坚决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有益引导和灌输,真正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再次,从文化环境来看,人民精神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我们在文化创作和传播中必须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导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就目前文化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受大众文化主义的影响,文化发展日益呈现出世俗化、商业化和民间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最早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文化平民学派及后现代主义理论学派,它主要运用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为媒介,将文化作为产业形成一种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文化形态。在大众文化主义的引导下,我国部分文化发展趋向于追求商业化和利益化,由文学的张扬个性、呼吁自由和批判现实转向了追求无限消费和娱乐至死的价值导向,严重脱离了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针,从而以追名逐利代替了社会主义文化“引导教育人民,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功能和要求,无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习近平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1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向前发展。

最后,从世界环境来看,在世界舆论争夺日益激烈的全球背景下,扩大中国在国际的舆论影响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要求我国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中坚持“人民性”。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要在世界舆论斗争中争得主动,就需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目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我国以“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成功走向世界,是对外宣传思想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抓住国家发展中的群众元素和基层元素,切实从人民生活中提炼积极向上的、鲜活的反映中国发展、反映社会进步的中国故事,突出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讲给世界听;另一方面要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宣传群众喜闻乐见的,与世界人民生活共通的生动故事,讲给世界听。一句话,就是要在世界文化和舆论的传播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突出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越性和独特性,彰显中国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性”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人民性”的理论内涵,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7)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转变赋予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人民性”以新内涵和新要求,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实践导向和遵循。要从根本上掌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需要我们以社会主要矛盾为现实依据系统地回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人民利益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维护和发展”的问题。

第一,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于人民意愿,共筑“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实现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成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取得巨大成就。基于当前国情和复兴大业,习近平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共筑全体人民的美好愿景。因此,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核心要务。

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思想,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并在宣传工作中突出人民共筑“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具体而言,宣传思想工作者应该做到:其一,坚持“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谓“巩固”,并不是一味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众就能够真正接受。真正的“接受”和“认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容纳,是对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的认同。要使人民群众真正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要求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用群众的语言同群众对话,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切实让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理论需求的契合,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其二,宣传思想工作者一方面应该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深入宣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增强人民对我国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致力于长远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近期的成就和目标。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反映人民的伟大实践和精神风貌,让人民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提高和时代的进步,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认同感。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只有坚持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结合,才能真正凝聚人民的力量,促成“人民幸福”价值目标的实现。

第二,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立足于人民主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任务的成败。“人民主体”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人民性”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具有一致性,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彰显人民的意志,激发人民的创造性,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

首先,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体现人民意志。习近平曾这样评价革命建设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长期以来,中央主要媒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1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掌握着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在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仍然应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展现人民意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奋斗目标,以坚定的政治理想筑牢党的精神之基。

其次,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这就要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顺应互联网的新特征,把握网络舆论动态和群众的网络发声,要在“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1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7页。。新闻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共筑同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和前进,实现人民共治。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页。人民群众是先进理论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能动要素,因此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动员广大人民,激发广大人民参与政治事务的活力,形成最大同心圆,合力探索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践路径。

最后,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积极发挥人民的监督作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媒介,即报刊、微博、视频、网页等是人民监督的重要渠道。早在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认识到媒体在社会中的作用,指出“报刊不仅有权利而且有义务严密地监督人民代表先生们的活动”(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03页。,今天我们的宣传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更多地以互联网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民的监督渠道更为多元。党和政府应该科学运用直观、立体、多元的媒体形式展现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切实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掌握和判断由他们所选择出来的代表的政治活动是否真正体现人民意意愿和坚持人民利益,是否真正坚持公平正义,是否避免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对党和政府的侵蚀。

第三,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立足于人民的现实需求,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前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导致作为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主要供给途径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兴文化”,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宣传思想工作应不断丰富和发展精神文化内容,满足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要,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的故事。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文艺工作者应该立足于群众,创作出契合时代发展并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反对唯票房论、唯点击论、唯收视率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4页。,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三是聚焦现实问题,宣传作品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当前民生是人民最根本和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新闻工作者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在宣传中应该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24)《习近平在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强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2016年11月8日。,切实反映人民的生活现状,表达人民呼声,反映人民的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舆论手段将人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呈现给国家和政府,从而引起重视并给以解决。例如21世纪以来的“行政强拆”事件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新闻工作者对强拆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有损人民利益的现象加以宣传报道,引起国家的重视,在2010年的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弧长条例(草案)》中取消了“行政拆迁”,将决定权移交到法院手中。可见,宣传思想工作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真正反映人民的需求,才能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其促进作用。

第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作为根本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人民性”,并不是要把“党性”与“人民性”割裂或者对立起来。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决定无产阶级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这个根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与资产阶级政党性质完全不同的政党,它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奋斗目标是致力于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页。。这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本身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其诉求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本身就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而无产阶级致力于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现实运动就是领导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解放的现实运动。列宁也曾提出“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26)《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9页。这一说法,明确了共产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和人民性是不可分离的。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特别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27)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这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需要遵循的第一标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坚持“人民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党性的根本原则。党性的“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2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在实践工作中,党要始终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培养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加强党对新闻舆论的引导,发挥党在新闻工作各渠道的引领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反对西方的“新闻自由”理念。其二,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作为群体性概念,与“个人”相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应该摒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原则,对于片面迎合市场和部分受众的新闻舆论予以坚决的抵制,反对新闻舆论和宣传理论的片面化和庸俗化,坚持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主体”、实现“人民幸福”为宣传思想工作“人民性”的根本宗旨和根本要求,推动媒体工作贴近群众,切实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着力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人民面临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化解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其三,辩证对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决反对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人民性”离不开“党性”,“党性”也离不开“人民性”。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作为自己的先锋队组织,其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等都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出来的。因此,“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而“人民性”是“党性”的主要来源和根基。两者的辩证关系科学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猜你喜欢
人民性群众思想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多让群众咧嘴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