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超
【摘要】自中东剧变以来,环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原本扁平化的地中海似乎正“由窄变宽”,日益碎片化、动荡化,多场冲突与危机集中爆发,地区安全面临多样化挑战,围绕能源资源和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导致东地中海局势异常紧张,环地中海大国竞争呈现新特点,西方对环地中海掌控能力下降。这一系列变化与中东剧变有着深刻联系,既是中东剧变的一部分,也与当下国际大变局紧密相关。
【关键词】环地中海 中东剧变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51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以来,环地中海地区国家遭遇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整个地区。与此同时,环地中海还遭遇一系列政治和安全危機:利比亚冲突持续并有“叙利亚化”趋势,外部势力纷纷卷入;叙利亚伊德利卜问题不时引发冲突;巴以冲突再度升温,以色列执意吞并巴勒斯坦领土和特朗普政府强行推动“世纪协议”使得危机持续升级;黎巴嫩局势动荡不宁,贝鲁特港大爆炸加剧黎巴嫩危机;东地中海局势紧张,围绕东地中海能源和地区主导权,土耳其与埃及、希腊、以色列的矛盾日益尖锐,军事冲突一触即发。这一系列事件显示环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关系正发生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之末和第二个十年之初,全球金融危机和中东剧变相继爆发,预示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两起历史性事件对环地中海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一直绵延至今,并驱动环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关系发生深刻转型。过去十年是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的十年。
环地中海地区多国深陷动荡,新旧矛盾集中爆发,地区安全与稳定面临多重挑战。当前,环地中海地区面临两场战争(叙利亚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两场持续数十年的地区冲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矛盾、塞浦路斯问题),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宁(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黎巴嫩),旧的地区矛盾尚没有解决,新的地区问题又持续涌现,如东地中海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威胁上升等。当前环地中海国家面临的不仅有传统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也面临严重的非传统安全挑战,如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难民危机、非法移民问题、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信息安全等诸多问题。
东地中海宁静局面被打破,地区内外国家围绕能源与地缘政治竞争白热化,东地中海问题成为地区政治新热点。近年来,东地中海局势日益紧张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外界普遍担心相关国家间爆发武装冲突,当前东地中海地区集中了环地中海的绝大多数矛盾与冲突。除了叙利亚战争和利比亚战争、数百万难民问题、愈演愈烈的非法移民问题、恐怖主义威胁上升等问题外,东地中海地区的油气资源和地区主导权竞争也日益上升。其中,土耳其、北塞浦路斯与希腊、塞浦路斯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土耳其与希腊、塞浦路斯围绕专属经济区勘探权问题多次发生激烈较量,险些酿成军事冲突。塞浦路斯在其专属经济区的天然气开发遭到土耳其的强烈反对。土耳其明确表示,不允许任何人在土耳其和北塞浦路斯海域进行采气行动。以土耳其为一方,希腊、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和阿联酋为另一方,双方在东地中海和利比亚激烈较量。东地中海的油气资源之争是当前东地中海争端的核心议题,也是冲突的主要根源。同时,东地中海争端也涉及到领土纠纷、地缘政治、安全、意识形态等问题。土耳其与希腊、塞浦路斯的历史宿怨,与埃及、以色列关系趋于恶化,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推动了地区反土联盟建立。阿联酋和沙特积极在利比亚对抗土耳其,意在阻止土耳其对阿拉伯世界的渗透和干涉。美欧对俄罗斯在东地中海影响力日益扩大而感到不安。欧盟竭力维护其地区领导地位,希望借东地中海天然气增强能源安全,对俄罗斯在地中海影响扩大保持警惕,并试图遏制土耳其。伊朗因叙利亚战争加强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影响力,而以色列则忧虑伊朗试图打通从德黑兰到地中海的战略走廊,对以色列安全威胁增大。
环地中海面临政治失序,地区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大国竞争呈现新态势,地区一体化严重受阻。环地中海失序主要体现在地区陷入动荡、大国力量对比失衡、区域领导力匮乏和地区出现权力真空。西方在地中海的主导地位下降。奥巴马和特朗普两届美国政府持续从环地中海地区实施战略收缩,对干预地区事务和改造“大中东”的意愿急剧下降。欧盟作为“领头羊”面临内忧外患局面,对西亚北非乱局力不从心。2013年,俄罗斯宣布重建黑海舰队地中海分舰队,这是俄罗斯重返地中海,进而扩大在中东和非洲影响力的一项关键性举措。西方影响力下降的同时,地区国家影响力大大提升,这一升一降凸显地缘格局之变。其中土耳其作用格外突出,土耳其国家身份重塑和地区角色再定位牵动东地中海局势发展走向。之前,土耳其一心要脱亚入欧,加入欧盟,对西亚北非事务缺乏兴趣。但中东剧变后,土耳其开始采取新的地区政策,积极介入中东事务,出兵叙利亚和利比亚,抢夺地中海能源,输出“土耳其模式”,地区影响力激增。与此同时,环地中海地区还迎来诸多域外新角色,如中国、伊朗、阿联酋、沙特、卡塔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环地中海国家在经贸、能源、港口、基础设施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合作日益加深、拓宽。
地中海“由窄变宽”,欧盟主导地位日益弱化,环地中海合作的传统“雁型模式”面临挑战。自冷战结束以来,环地中海发展基本呈“一边倒”态势,南岸和东岸国家基本都被纳入到欧盟的发展轨道以及与欧盟整合的一体化进程之中,欧盟主导了环地中海政治和经济发展进程,属于典型的“北风南渐”。从“巴塞罗那进程”到“欧盟联系国协定”再到欧盟一地中海联盟,都体现了欧盟在环地中海的主导地位。不过,这一局面已发生重要改变。由于欧盟内部麻烦不断,美国的战略收缩以及美欧在环地中海共同利益的缩减,欧盟在地中海的主导地位正面临重大挑战。环地中海国家在政治道路、发展模式和安全依赖等方面正呈现多样化趋向,西化和欧盟化受阻,欧盟推动的新自由主义扩张在当地失势。该地区出现伊斯兰主义上升和威权政府回归。无论是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土耳其入盟持续受挫,还是塞浦路斯问题和巴以冲突,欧洲在其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利比亚战争和叙利亚战争严重破坏地区稳定,造成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导致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地区肆虐。近年来欧洲遭遇的难民危机、恐怖主义问题和右翼极端主义上升与这两场战争有着密切关系。
过去十年里环地中海地区国际关系的剧烈变动反映了当下国际大变局与环地中海地区政治秩序转型这一大趋势,这与该地区国家的利益调整变化密不可分。
国际格局加速转换,全球进入以动荡、不确定和无序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环地中海地区尤其是中东,集中体现了当下国际形势的特点,也是国际大变局的地区化反映。中东历来是大国博弈的重要地区,是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变迁的一个缩影。阿拉伯剧变、全球力量格局的转换以及美国在全球及地区领导角色的转变,强有力地推动着中东地区走向无序。在此基础上,环地中海新秩序和地区权力新格局正在构建。
中东剧变的持续冲击和溢出效应。2011年春,突尼斯率先发生“茉莉花革命”,开启长达十年的地区剧烈动荡的大门。之后,突尼斯、埃及、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国发生政权更迭,利比亚和叙利亚陷入战争泥潭,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泛滥成灾,大规模难民危机爆发,中东地区国际关系发生大分化、大动荡和大重组。这场剧变不仅横扫整个中东,也外溢至地中海北岸乃至整个欧洲大陆,对欧盟的政治生态与政治格局、种族关系、地区安全以及对中东的外交政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东地中海问题日益突出,除了能源利益争夺外,也与近年来中东局势快速发展、地区格局调整紧密相关。其中土耳其采取咄咄逼人的地区政策以及与地区多国关系的恶化、俄罗斯在东地中海影响力扩大、叙利亚战争和利比亚战争是关键因素。
西方的衰退与地区权力真空的出现引发地区新一轮地缘政治争夺。环地中海南岸和东岸之所以出现如今剧烈动荡的状况,西亚北非地区秩序发生坍塌,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环地中海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美国的内向化、在“大中东”实施战略收缩以及将对外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导致该地区力量對比失衡和地区政治失序。美国的战略收缩以及不愿意在该地区扮演领导角色,是时下环地中海地区发生的重大地缘政治变化。美国长期主导环地中海,如今突然抽身离去,给地区带来巨大震荡,严重冲击地区政治稳定和安全。而欧盟因内部问题缠身,而且不再拥有美国的强有力支持,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干预和整合也已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下,地区国家趁机做大,并力图在地区事务上发挥更大作用。域外国家如俄罗斯、德国、英国、阿联酋、沙特、伊朗和卡塔尔等国也乘机扩大影响。环地中海地区已成为域内外大国争夺地区主导权的重要战场。阿联酋和沙特属于地中海域外国家,但近年来对该区域兴趣增大,其主要驱动力是遏制土耳其在阿拉伯世界的扩张,双方以东地中海、利比亚和叙利亚为主要战场开展激烈博弈。在利比亚,阿联酋、沙特支持哈夫塔尔将军领导的东部势力,土耳其则支持黎波里政权。阿联酋还积极发展与希腊的关系,双方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经济和能源因素影响。当初突尼斯和埃及等国发生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与全球金融危机紧密相关。受金融危机影响,突尼斯和埃及等国均发生严重经济危机,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暴涨,给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困难。为此,有人将埃及和突尼斯发生的事件称为“饥饿革命”。甚至有专家将俄罗斯的小麦视为埃及政治动荡的关键因素。2010年,全球前20位小麦进口国中有近一半为中东国家,其中包括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和也门,俄罗斯则是主要进口来源国。围绕东地中海的冲突本质上也是能源之争、经济利益之争。西亚北非地区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但在东地中海地区一直没有发现重大的油气资源,区内国家大多缺油少气,严重依赖进口。进入21世纪,随着勘探技术不断发展,东地中海海底逐渐发现大量天然气。美国国家地质调查局预测,东地中海天然气储量可能达122万亿立方英尺。这一大笔财富对缺油少气的东地中海沿岸国家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不仅实现了能源独立,还可以用来出口。近年来,以色列、埃及、希腊、塞浦路斯和黎巴嫩等国纷纷加强勘探开发力度。据估计,以色列的天然气财富价值600亿美元,可满足以色列100多年的能源需求。欧盟也积极参与勘探开发,支持修建跨地中海天然气海底管道,希望来自东地中海的天然气有助于削弱欧盟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2020年1月,埃及、塞浦路斯、希腊、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和巴勒斯坦七国在开罗宣布成立“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目前东地中海的能源纠纷主要集中在土耳其与塞浦路斯和希腊的矛盾上。土耳其能源匮乏,希望能在东地中海油气大发现中分得一杯羹。土耳其提出“蓝色国土”概念,不认可塞浦路斯和希腊的专属经济区,甚至派军舰阻挠两国开发天然气,要求“公平分享资源”。2019年底,土耳其与利比亚签署海洋边界协议。埃及、希腊、塞浦路斯和以色列等国认为此举是“私下瓜分”地中海,严重侵害了东地中海诸国的利益与权利。欧盟能源进口严重依赖俄罗斯和中东,但俄罗斯和中东在政治和安全上的不确定性对欧盟的能源安全构成了严重挑战。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有助于欧盟解决天然气短缺问题,有利于欧盟能源安全。为此,欧盟积极支持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资助修建天然气管线,并在东地中海纠纷中反对土耳其的立场。
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变化推动了新的地区格局和环地中海秩序的形成。环地中海的政治和安全格局正在重新构建之中,地缘政治关系全方位重组,“后美国时代”的环地中海格局正在形成。这一格局的最突出特点就是西方主导地位的削弱和影响力的下降,西方控制、塑造和影响环地中海事务能力明显下降,有着明显主次关系的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出现了多极化、平等化、阵营化发展趋势。从积极方面讲,西方主导地位的改变有利于该地区国家扩大自主权,自主决定本国和本地区事务,并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变化恶化了地区形势,加剧了地区国家的分化,制造了新的地区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叙利亚战争与利比亚战争对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战争使两国支离破碎,带来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泛滥。目前,围绕环地中海地区的三大冲突地区国家分裂成多个对立阵营:在叙利亚,主要是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俄罗斯、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与美国、欧盟、土耳其、沙特两大对立阵营。在利比亚,主要是土耳其、卡塔尔、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与埃及、阿联酋、俄罗斯、以哈夫塔尔将军为首的利比亚东部政权两大对立阵营。在东地中海,主要是以土耳其为一方,希腊、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为另一方的两大对立阵营。对立阵营彼此之间激烈对抗,尤其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爆发严重军事冲突,在东地中海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环地中海地区国际关系变化对地区合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利于地区经济整合,并对欧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地区冲突激增、国家间对立加剧,给环地中海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带来严重挑战,地区合作由一体化、扁平化趋向碎片化。以区域合作为地区国家间关系主流的发展局面被打破,地区对抗性增加,军事化和集团化趋势明显,地区合作受内外因素干扰显著增大,欧盟的向心力下降。欧盟—地中海联盟陷入停滞,环地中海经济一体化进程被打断。马格里布国家联盟名存实亡。阿拉伯国家团结面临多重危机,阿拉伯自贸区推进困难重重。由于存在争端,东地中海天然气开发面临政治挑战。
土耳其与欧盟的关系也在發生历史性修正,欧盟与土耳其矛盾不断上升,土耳其加入欧盟进程陷入停滞。自2003年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以来,土耳其开始身份重塑,修正“国父”凯末尔开创的政治与外交路线,由全面西化、脱亚入欧转为欧亚并重,回归亚洲和伊斯兰属性,强调土耳其的大国地位和作用,不再盲目做西方跟班。为此,欧盟不再看好“土耳其模式”,指责土耳其国内政治偏离民主化和世俗化道路,对外采取侵略性地区政策,一再拖延土耳其加入欧盟进程。在东地中海争端中,欧盟支持希腊、塞浦路斯这两个成员国在东地中海问题上的立场,认为土耳其在塞浦路斯专属经济区内的钻探活动非法,并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土耳其与欧盟及西方渐行渐远。欧盟一手打造的土耳其世俗民主模式已悄然转型并失去光环。
环地中海国际关系变化对周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地中海处于三大洲之间,是最早人类文明摇篮之一,环地中海国家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控制全球交通生命线,也是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关乎整个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该地区长期陷入动荡,爆发军事冲突,对全球贸易、能源供应、恐怖主义、移民难民问题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还将严重危及整个欧洲、非洲和中东的安全。
当前环地中海地区秩序正处于瓦解过程之中,新的秩序和格局形成尚需时日,新旧交替的过渡期难以避免伴随着动荡。预计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冲突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东地中海争端短期内难以找到解决方案。巴以问题和塞浦路斯问题前景似乎日益暗淡,和谈停滞,冲突再起。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黎巴嫩和土耳其等国面临政治和经济等多重危机,未来政治稳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责编/银冰瑶 美编/宋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