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莲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学科是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学科具有实践性强且内容丰富的特征,为日后从事电子产品生产与开发、机电产品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输送具备专业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单片机应用产品设计、分析、制作和调试能力强的综合实践型人才,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对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有效增强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单片机应用的综合能力。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包含两部分,一是单片机原理,二是单片机应用,教学侧重单片机应用。现阶段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是为了使单片机原理的内容具有连贯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单纯注重单片机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的讲解和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单片机的功能和结构方面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知识掌握不完整,实践应用能力差的现状。
首先,高职学生文化课知识储备量较差,导致理论基础不强,对不直观立体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不高,并且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的意识和能力也不强[1];其次,现阶段教学方法中的实践课程与文本理论知识相呼应,忽略了与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相结合,导致高职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课程的学习效率低下;最后,现阶段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考核标准及考核方式存在滞后性,考核方式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为了追求好成绩而产生一味死记硬背知识理论的现象,忽略了对高职学生实践课程的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锻炼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2]。
以上原因造成高职学生对原本趣味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基于此,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
现阶段,在单片机技术应用方面的企业的职业要求中,突出表现在对职业能力需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目标、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一体化和形成性考核等6 要素上。基于此,教师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上要选择能体现技能理论知识学习,又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实践型学习内容。所以要摒弃传统教学内容中存在滞后性的教学内容,以符合高职学生性格特征和贴近生活实际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入高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让高职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单片机应用技术的综合能力和高水准的职业素养。
现阶段是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教师在进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制作CAI课件,直观立体的向学生展示抽象的学习内容,活跃沉闷的课堂氛围,在高职学生的脑海中构建单片机应用技术的立体框架,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掌握[3]。另外,还可以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用真实的项目开发和设计为依托,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教学中,真实的项目分析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能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动手和动脑的实践和空间,自主的探寻实践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和讲解,对学生普遍遇见的难点和重点集中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更为透彻,还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到了实践操作当中,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能力。
传统的以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顺应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改革创新考核方式,能提高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全面体现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状态。根据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以及现阶段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可以将任务考评和课程考评相结合,两者各占总成绩的50%,这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出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状况,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学习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单片机应用技术能力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4]。
综上所述,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充满了实践性和趣味性,教师要善于抓住高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这两点特点,科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多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项目、案例,引入到高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当中,进而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围绕项目技能训练开展高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按照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考核标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为社会源源不断的殊送单片机应用方面高技能水平和高职业素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