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庆华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供电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主要就是指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电力营销能力,强化营销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电力营销服务。因此,供电企业要正确认识到现代社会背景下自身运营管理模式的不足,积极寻求解决对策,不断创新自身管理手段,调整营销管理策略,从而满足客户与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供电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电力市场营销是指电力企业通过对电力产品的生产、输送以及销售等工作过程,满足电力客户对用电安全、合理、可靠、经济地使用电力产品的需求。企业通过这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经营项目之一。电力市场营销包括对电力市场的预测、细分和选择以及针对电力产品营销所制定的服务策略与销售策略等。电力营销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特殊性。在市场计划与安排方面,电力的供应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会满足不同客户提出的不同要求。第二,长期性。电力目标市场是动态的市场,这种变化状态使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必须考虑到社会上的各种影响因素,即便遇到困难程度较高的电力营销情况,也不能放弃对市场的开发。
电费缴纳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的重点环节之一,且对供电惬意的营业额度与运营利润具有直接影响。若电费缴纳环节出现漏洞,则会导致供电企业出现运营管理不良的情况,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一些电力用户存在不及时缴纳费用的情况,此时供电企业仅仅能够对其做出警告与通知,无法进一步规避风险,长此以往,会阻碍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部分电网企业对线损管理力度不够,基层单位在上报线损情况时,指标既不够详细又不够真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基层单位线损考核点计量装置在计量上存在很大的误差,供电电量统计和售电电量统计严重不符,对线损管理工作的考核流于形式。另外,基层单位上报的线损指标中还存在一些造假行为,这些都极有可能会引发电网企业电力营销业务风险。
想要基于客户关系管理建立起良好的电力营销模式,电力企业要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同时树立客户管理效果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电话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客户信息。在电力企业营销过程中,结合电力营销的实际情况以及用户信息,进行自纠、自查。及时发现客户关系管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用户满意度反馈信息对客户关系管理进行调整。在实际调整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新变化、新客户层次是否适合市场经济大环境。由此可知,全方位、多层次的客户服务机制是电力市场营销的关键,但还需要去对市场环境的整体判断。比如:某电力企业就根据目前工作情况绘制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图,继而明确客户关系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职责。在设置了相应的岗位和结构后,制定了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客户关系管理工作改革完善,优化管理效果和营销情况,为电力营销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从实际工作内容来看,电费电价管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尤其是当前群众用电量增加后,如果仍沿用传统人工处理方式,不仅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精准度难免出错。电力营销就是将电能资源定义为市场上交易的一种商品,改变以往数据交互的能源供给形式,通过强调服务质量与商品价值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竞争力。所以电力营销更加强项与经济市场中的信息构建,能够为社会电能输出提供更多选择。而电费、电价的管理需要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制定,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电力服务,电力营销经常伴随市场形势而出现变化,所以工作人员也需要综合这些数据对电费与电价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提高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电费的设定决定了群众对于电力营销的认可度,因此需要提高电费管理的精准度,确保企业内资金得到合理应用,保证资金的顺利运作。因此电费、电价管理也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础工作,通过核算电费数据可以准确了解经济收益现状。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精准核算细节,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落实的更好,从而降低核算事物的风险,也能够避免人工二次排查,加快工作执行效率。
电网企业若想有效规避电力营销业务风险,就需要注重加强对电力用户的信用管理。但是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其拥有的电力用户较多,涉及的范畴较为广泛,这就大大增加了用户信用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电网企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电力用户的具体情况,构建用户信用分析模型,对用户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分析,并以此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电网企业还应该与时俱进,注重加强对电力营销业务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的用户信用风险自动化评估系统,并不断完善电网企业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引进,不单单可以大大提高电力营销业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控制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从而确保电网企业可以更加长远发展。
合同管理作为供电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的基础内容,也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因为各地用电需求存在不同,所以在合同管理中,要结合市场变化科学调节用户用电方案,以此更好适应用户用电需求。现阶段,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发掘新用户,并结合他们提出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不仅能优化供电企业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构建更为先进的营销管理机制,以此充分展现先进理念在供电企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综上所述,在制定电价电费管理条例时,需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与企业运行现状进行,从实践中总结管理经验。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率,保证电价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维护广大电力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推进行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