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分析

2020-01-18 06:34:26何娟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红线矿山监管

何娟 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生态保护红线区,不仅仅是一条空间的界限,也是对实施严格源头保护的制度设计。现阶段,从概念、类型、管控措施等方面,政府与学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怎样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改善,根据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要求,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尤其是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进行监管,是当下我国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在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污染治理、植被恢复、生态修复为重要途径,尤其是生态修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力度,保证修复效果。

一、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修复和保护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

目前,现有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政策主要是结合矿业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次生灾害防治等,大多处于失业治理层面,污染物防控是通过景观型修复,属于事后补救,没有从源头上进行修复,特别是针对大气、水体、土壤环境等方面的修复,缺乏针对性。并且,现阶段生态修复目标不够明确,缺乏理论支撑,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出现了被动应对情况,大大降低了生态功能修复效果,难以有效清除生态环境损害问题[1]。

(二)缺乏完善的共抓矿山生态修复体制机制

对废弃矿山生态系统功能进行恢复,并不是简单的进行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而是需要整体生被破坏和退化生态系统功能[2]。目前,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中,中央和地方、部分和部门之间的主体责任与主要事权存在不清晰的问题。从统筹协调方面来看,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是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部门与地方仍然存在各扫门前雪的问题,导致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难以实现合力,严重影响到修复效果。

二、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策略

(一)创建完善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评估监管机制

想要有效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效果,需要有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完善的评估监督机制。首先,需要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地线思维进行强化,从根本上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思想层面上形成一条心,在组织协调层面上形成一盘棋,在行动贯彻落实中形成一股绳。其次,可以基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结合生态环境全要素,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和改革,对各个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进行理顺,对牵头部门与责任边界进行明确,创建对水、土壤、生态、地质等多个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行动机制进行统筹创建,对各个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的责任进行落实[3]。最后,在督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有针对性的把矿山生态修复成效评估内容纳入其中,并把矿山的植被恢复、地质环境治理、重金属治理、水土保持等作为重点核查内容,避免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进而对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短板进行有效补齐。

(二)制定科学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专项规划

首先,在制定规划时,需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原则,摒弃传统单一要素治理模式,对矿山生态修复目标管理技术体系进行制定。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不同主导生态功能,对矿山生态修复目标进行明确,进而实现整体性修复区域生态功能。其次,结合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技术规范文件,把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作为基础,挑选区域内典型的废弃矿山,对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进行专项调查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进行提出。最后,可以联合相关部门,全面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对谁破坏谁恢复的制度进行严格落实,进而使自然生态系统结果与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稳定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三)研发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功能修复技术

首先,需要注重研究矿山生态修复基础理论,结合生态功能,诊断和评估区域生态退化情况,对矿山生态环境影响区域生态功能退化机制进行识别。与此同时,把区域经济社会系统调控和局部地区生态功能修复技术进行融合,以此为基础创建完善的生态修复目标管理模式,进而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4]。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对矿山生态修复分区方案进行制定,进而从总体设计过渡到治理技术。结合生态环境损害问题与调查恢复治理现状的结果,对各类型矿山生态修复目标制定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坚持先保护和自然恢复的理念,对分区实施与空间管控进行统筹设计,进而形成良好的系统生态安全格局。最后,注重研发生态环境损害和功能修复技术,其中包括生态功能诊断技术、生态廊道构建技术、生物多样性重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区域生态功能提升等,进而有效保证生态功能修复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监管是非常重要的,其是保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有效促进矿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废弃矿上生态修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监管力度不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计划,并加强监管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红线矿山监管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14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监管
不能突破“公平竞争”的红线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4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