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魏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安徽分公司
生物多样性原理,主要是指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多元化的生物种类。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应当全面掌握多元化景观物种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然后根据风景园林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景观种类,以保障景观园林具有多样性[1]。我国因国土资源较为丰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在不同的生存条件衍生了差异性较大的生物种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逐渐趋向城市化建设,导致部分城市中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城市中的生物资源数量与种类急剧减少,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景观园林设计时应当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园林呈现出多元化的效果,从而能够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贡献绵薄之力。
在生物学中对于生态位的合理解释为,在相同的生态系统中,会存在不同的生物种群,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地理环境差异性,但是其两者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生态位。因此在园林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该生态位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当地生物种群所适应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才能保证该景观园林能够为生物种群提供较为优质的生长环境,避免因生态种群之间出现争议性,对生态资源造成浪费现象[2]。在此应当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遵从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则,在设计时将不同种类且相克的生物种群分开,降低各种威胁因素给风景园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而才能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
生态的平衡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在实施设计作业时应当遵从其在相同环境下和谐相处且相互制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园林未来发展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方案,充分且全面的考虑每一种影响因素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从而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其能够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进而保证景观园林的生态平衡。
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当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宜生长的生物种类,确保该地的地质情况以及气候环境符合其实际生长需要。并在园林设计时将该地区的风俗背景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保证该园林符合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方向。同时设计人员应当有强硬的专业技术功底,能够对现代科学手段合理运用,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该景观资源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作用价值,从而提升我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水平。
在开展景观园林设计工作时,因生态学中包含了与该工作相关的知识,能够为其设计工作提供较为有力的帮助,在优化方案的同时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现阶段景观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生态学理论知识的重视度,并提高其实际应用率。在原有的生态系统中,其土壤植被都已经适应了生态环境的变化,已处于稳定状态[3]。因此设计部门工作人员在对景观园林开展工作时,应当降低对该地区原有的植被土壤的损害,并根据该园林的实际需求标准以及该植被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其外观进行简易性修剪,保证该植被能够符合原定设计需求。同时,风景园林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对其进行后期养护,原有的植被土壤相比其他植被,在维护作业时资金投入量较少,且抵抗力较强,不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建筑工程、工业发展等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并逐渐产生不可逆转的现象。据调查了解,我国大部分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规模,对土地资源进行无节制开采且未能进行有效的修复,导致出现各种矿山废弃现象。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对周边环境以及整个该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问题,我国群众对生态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并加大了对生态修复性设计的重视度,希望能够降低对生态污染的比重,在园林设计中,工作人员也将生态修复理念充分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中,使得该园林在具备较高观赏价值的同时,更能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起到良好的作用[4]。例如在较易出现泥石流、黄沙地带,风景园林的构建会采用种植对应的树木、植被等,降低该问题发生,并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有效修复作用。同时,在对污染较严重的土壤进行修复时,可以运用科学手段采用相应化学成分对污染源进行分解,使其能够恢复至最初效果。
在建设现代风景园林时,设计人员应当合理利用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满足原定设计理念及相关标准。但是植被的多样化也给设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因植被物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对生长环境自然条件的需求也有着不同之处,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物种的实际需求,将温度、光照、气候等条件作为对比因素,将阳光充足位置种植喜光照植被,在光照不明显位置种植喜阴植物,做好合理搭配工作,将相克物种分开种植,从而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同时设计人员也应当对种植区域的地质情况、含水量、气候等进行相应的分析,尽量选择地方性的植被进行种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其成活率。
综上所述,在对现代风景园林进行设计建设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多方面的进行分析研究,并时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运用生态学理论知识,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为其起到平衡作用,为我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工作的整体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