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策略

2020-01-18 23:42:55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在少数民族文化之中,音乐文化属于主要构成内容之一,因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所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命力极其强大。现阶段,正处在文化交融的时代,为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需要积极进行传承与优化,立足于多元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审视,进而在维持原有特点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浪潮之中展现出更绚丽的光芒,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属于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众所周知,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共有56个少数民族,且每个民族均存在特有的音乐文化及生活方式。音乐文化主要涉及歌曲和舞蹈,各种拥有千年历史的舞蹈与歌曲文化蕴藏着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对生活的向往[1]。比如,维吾尔族特有的赛乃舞就展现了他们对生活和爱情的向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极具特色,独特的演唱方式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少数民族音乐带给我们不只是音乐方面的享受,还能够传递文化,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1.持久性

在传统理念下,民族文化的发展指的是“活”的过程,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而言,这也属于推动以及结合的一个过程,进而使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拥有持久性的特点,可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多元化

在信息化以及全球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要想实现多元化交融,需要积极适应世界与时代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质量与水平的提升,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理论参照

1.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性精神

立足于生活角度进行分析,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中包含着大量的理性精神。文化承载着生活的价值,生活于个体而言,表现为两个方面的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需要。个体物质生活需在人和自然、社会交织的关系中体现。现实生活之中存在的差距,会让人形成共识,而音乐文化符号让人们进入了无差异的精神层面,进入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尽管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十分迅速,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弱化,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筑成少数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少数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2.文化多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力

文化多元化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基础。无论何种文化,若只留下发展的生态条件,属于无法存在的,需要其他各种类型文化为其发展补充文化养料,并持续进行优化,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现阶段的信息时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进行相互融合,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所具备的活动,也为实现文化多元化提供了帮助,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不同路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理念与文化多元化并不抵触,反而增添了文化发展的活力,形成了多元文化之间的张力,而不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张力,也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

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困境

1.受众及传承人逐渐减少

在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将人作为重点,这主要是因为如果人缺乏传承的积极性,会导致音乐文化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承方面存在着困境,表现为相应的演唱人员逐渐减少,尤其是在现阶段多元文化发展的形势下,受各类新时代文化的影响,再加上生活和社会的磨砺,人们逐渐远离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氛围,并且在当代流行音乐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碰撞中,流行音乐占据上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所占据的市场逐渐减少。例如,瑶族传统节日“赶鸟节”对歌活动,与以前火爆场面相比,参与的人数较少,对歌规模也得到了缩减。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传承人方面还存在着“断层”的情况。同时,与民族音乐相比,年轻一代更加青睐于流行音乐,进而导致传统的少数民族音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的人年龄普遍较高,传承人少,使得部分音乐文化面临失传的困境。例如,瑶族的“隆中山歌”正是由于没有传承人,而面临失传的情况,若老一辈艺人逝去,传统音乐也会向过眼云烟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2.渐渐失去传承的载体

现阶段,能够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的人正在持续减少,受汉族影响,尤其是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普通话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普及,使得他们逐渐不再使用本民族的传统语言。作为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假如语言与文字也无法顺利传承下去,音乐文化在传承方面也会受到限制,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例如,四川茂县托羌寨内,其中年龄在50之下的人基本不懂本族语言,在此情况下羌族传统音乐文化就难以得到有效传承。

3.资金短缺

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能力较弱。在此背景下,投入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资金就会减少[2]。并且,在发展经费不足的影响下,各地区政府部门难以聘请专家对本地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全面的收集与整理,进而不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但假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在传承方面增大资金的投入,那么也能够创造出和《盘王之女》相似的作品。

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1.创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理念

温故而知新,要想有效创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首先要做到守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产生断层的情况。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进行法制的过程中,部分文化遗产会逐渐消失,出现此类状况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这种危害不可恢复。这就需要保护和管理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此才可以为整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产生了文化变异,所以,若是不按照此方式发展,所有付出都是徒劳。所以,在整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需要不断创新,始终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立足于创新求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2.拓宽少数民族音乐的展现空间

现阶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少数民族的音乐发展显然不如流行音乐,这主要是因为时代将充足的展示空间提供给了流行音乐[3]。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将少数民族音乐的展现空间拓宽是必要需求。在信息流动较慢的阶段,人们一般会积极主动投入到民族节日和活动中,在活动中尽情唱歌跳舞,真实表现少数民族的音乐风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传播。现阶段,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流通迅猛,原本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青年选择走出本地,到外面寻求更好的发挥机遇。因此,要想将少数民族音乐保护、发展好,就应确保少数民族音乐具备充足的展示空间,进而有效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现阶段,我国在少数民族音乐方面已经构成了相应的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地方电视台以及央视也制作了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节目。例如,央视的星光大道就有许多少数民族歌手,得到了一大批观众的喜爱,反映了我国对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与重视。少数民族歌曲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以此为切入点,把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给传统音乐,使其得到更好的展示。借助广阔大平台将音乐展示空间提供给少数民族。尽管更加重视传统少数民族音乐,但难以促进地方音乐的发展。所以,地方应积极组织开展少数民族音乐的比赛活动。但仅仅凭借网络电视等相关媒体,难以有效达成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持续发展的目标,并且各类民歌比赛的作用也只限于了解及推广。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需要确保其能够体现在各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只有通过民族内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积极交流,才能真正发挥传统音乐的意义,借助传唱民歌活动,使其地位得到提升,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自豪感,将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这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

3.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

就我国现阶段推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以及优化属于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决定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4]。若只是通过政府来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显然是不够的,但若无法得到政府的全力支持,那么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形下,就难以保存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基于此,政府应与民间实现有效的结合,开展积极的互动活动,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其一,设置专项资金,让民族文化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在经济方面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相关文化项目,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节日活动能够有序进行;其二,增加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的关怀。就传承人而言,不只是需要负责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还需对其进行传播。对此,政府在设置专项资金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奖励金。通过推行此项政策,除了能够让少数民族认识到国家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之外,还能够表现出对其传统音乐文化的哺育。支持与鼓励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人,通过自身所掌握的传统音乐,让少数民族青年能够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进而主动融入到传承音乐文化的队伍中来;其三,组织专家收集和整理各类传统音乐文化,使之能够形成一套文化资源体系。整理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传承,尤其是全面跟踪和调查面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实现原生态保存。

4.提升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文化水平

为了能使少数民族音乐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需对相应的音乐人才进行培养。并只有增强音乐人才专业素质及思想素质,才能确保传统音乐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5]。其一,增强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丰富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底蕴,对各类音乐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二,提升音乐人心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据的地位,进而让传承人能够正确认识与理解民族音乐;其三,确保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迅速发展,并且大部分学校均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进而保障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大杂居、小聚居属于我国少数民族的一大特点,在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可有效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属于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其在文化知识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对此,学校需要承担起提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人综合素质的任务[6]。同时,高等学校,如民族学校及音乐学院等,可以对传承人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学校在对传统音乐人才予以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下措施落到实处:其一,确保传统音乐培养有效性的提升。就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学校可以开设音乐鉴赏课,并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就高等教育阶段而言,可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亦或是培训班,夯实传统音乐持续发展的基础。其中,培训班主要由教师、学生等组成,是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二,增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教材中的比例,广泛收集相关材料,并开展探究性课题;其三,立足于研究成果对音乐教材进行编写。如此一来,凭借教材的编制及人才培养,能够确保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结语

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所具备的作用十分重要,传承时需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开拓创新和与时俱进,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进而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发展。要想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进而让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音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