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阳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分公司
在海绵城市的结构上再去安装排水系统,不仅能节省水资源,而且能让水资源更加充分地去使用,继续完善对于雨水源头的控制、排水管网和集中处理雨水的工具,能够节省水资源,美化景观,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因此,加强建筑给排水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该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与资源整合配置不协调形势下产生的,该理论主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上为着眼点,通过基础设施来实现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而达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包括路面、城市绿化带、雨水管道等组成,通过城市中的可渗透路面,能够快速有效的将雨水渗漏到低下的雨水管道中,减少城市积水的同时,雨水得到蓄积。再通过地下雨水管道系统将雨水集中输送、沉淀、处理等环节,能够将雨水资源有效蓄积和再利用,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逐渐匮乏的水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1]。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城市环境也随之进行变化,气候环境变化之快,使得环境变化数据还未形成一定的理论或研究基准数据时,随之而来的变化又对城市给排水形成了更多的影响,以至于对于从事城市给排水设计的相关人员不能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精确的规划设计出适合城市未来发展给排水建议。气候环境瞬息万变,使得相关的设计工作与实际情况脱节,所以说从设计到施工还是有一段距离的[2]。
城市中已经完成规划设计、建设的给排水管路,在城市地下形成了一个水系统管网,随着不断发展,以至于这个管网的数量及复杂程度逐年攀升。由于设计建设的脚步加快,使得城市地下给排水管网的检修、维护、保养工作越来越显现得力不从心了,成为城市发展的很大弊端。由于检修、维护频次以及深度的不足,使得市政管网暴露出很多问题。
由于海绵城市理论在部分城市还未实施或者未全部落实完毕,使得城市内部给排水管道设计以及施工还未达到目前使用要求,以至于还不能将雨水资源有效利用。甚至在某些城市由于管道施工不完善出现了雨水与污水混合的现象,这无疑给水处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影响水资源利用的同时,又增加了水资源处理成本。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理论实践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工作部署,避免因规划设计不足而阻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3]。
(1)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口的集中化、水资源的匮乏程度都在影响着城市的后期发展策略和轨迹,水资源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因此,在当前基本国情的影响作用下,该理论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作用。(2)经过对该理论的反复实践,使得现阶段我国城市给排水管路系统设计越来越精细化、有序化、人性化,使得城市面对汛期有了更多的控制力,也能够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想过去,城市给排水系统未综合考虑汛期的雨水的处理过程,更未考虑将雨水进行转化和利用,使得水系统设计陈旧、雨水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海绵城市理论的综合有效应用,大大促进了城市给排水管理的设计和优化,使得给排水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化,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3)现如今,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因此,为了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行业更应该去学习、研究和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将该理论充分的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去。建筑行业也应该按照建筑物需求进行理论知识的应用,比如将雨水资源通过小区绿化带和渗水路面进行搜集,并将搜集的雨水进行蓄积,用于小区绿化浇水,再有可将建筑物内部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处理后的污水也可利用到建筑物内部使用。市政水系统主要蓄积城市中的雨水资源,但并不能将城市全部区域进行无死角的搜集。因此,作为建筑行业的建设单位,有义务和责任对建筑物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4]。
(1)目前来说,城市中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均会按照比例规划设计绿化面积,且绿化面积正逐年增加,扩大绿化面积使得建筑更宜居。建筑行业可根据绿化面积的大小进行规划,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将绿化带以及建筑内路面赋予渗水特性,这样能够有效将雨水资源通过渗水地面而搜集利用起来,达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2)建筑给排水系统与市政给排水系统相比的话,建筑给排水系统要小很对,但是作用却不一定会小于市政水系统。在市政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的,而建筑水系统更加灵活,能够将生活中的用水场景进行规划设计,使得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具有针对性。(3)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水资源的利用都是通过人为行为而实现的,所以,在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应用上要通过使用者的意识和日常行为进行改善。如今水资源的紧缺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我国部分城市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因而,应加强水资源紧缺性教育,提升全民节约用水意识,使得节水不仅仅停留在嘴边、耳边,更应该根深蒂固的扎根在心里,只有从心底改变才能激发行动上的变化[5]。
综上所述,城市经济持续升温,水资源匮乏已成事实,应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对市政以及建筑行业给排水设计给予一定的应用,与此同时,相关的设计从业人员,应加强该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并结合时代以及环境变化,推动该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程度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