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山东省汶上县南旺镇人民政府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农村经济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农村经济难以实现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一些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迅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不能满足全新的农业发展需求。
当前,一些区域的农业经济规模较小,导致农业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得农业种植依旧以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为主。在某些农村地区,人口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不高,需加强培训与学习,这就使得我国的农业经济相对落后。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中,信息时代和数据平台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研究了解现行的农村技术和设施,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很多大型机械被个人拥有之外,农业生产的设施依然处在20 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减少,农业生产效率远远没有得到较大提高,依然徘徊在中等水平及以下,很多农村地区尚且无法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这样发展状态下的农村经济水平无法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差距明显增大,而许多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农用人才不想也不愿意到农村锻炼,许多新型的农业技术没有在广大农村得到较好普及,这就必然带来农村耕作技术和经营理念的落后陈旧,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更是无稽之谈了。
现阶段,应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全方位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应将乡村振兴理念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系统科学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要优化生产制度。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要通过合理的组织,从源头上避免粗放式的农业生产行为,将各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改革工作的重点。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只有让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构建更加专业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然后通过信息系统统一整合,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面对乡村振兴宏伟目标,我们需要推动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力,达成这个工作目标,必须强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传统的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要项目,但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投入之间不能形成正比例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大型机械逐步取缔人力耕种,生产力发展水平空前高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田多元化使用成为主流,绿色农业和环保项目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不可阻挡。因此,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和消费需求,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及时调整,让区域化农业结构和地方特色得到充分展现,进而形成多元化、多品种、链接完整的农副产品生产链势在必行。
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进步及发展的关键,其在农业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的促进措施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政府应该将农业基础建设的加强工作放首要位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的基础建设。比如说:要注重农田基础建设的增强,健全配套设备,其中包含了农机道路网络以及农业的输送变电设施等多个方面。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更高要求,在实际中,管理工作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中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包括的所有人员均需要进行定期培训,相关单位需要为其多多提供进修机会以及沟通经验的渠道,促使管理工作者建立现代化管理意识,进而做到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及技能。具体到管理人员上,则要求其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还要进入农村、深入农田,与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更加优质的管理模式。
总之,在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追随着信息时代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必须转变思想认识,既要认清管理经济的概念内涵,更要关注乡村经济发展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而通过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化解各种矛盾,不断规范农村经济管理行为,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为创建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农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