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 湖南省湘西州公路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中心
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就是为人民创造更多便利,建造和谐社会。基于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详细阐述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此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参照。
2020年爆发的新冠状肺炎疫情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影响,例如新冠肺炎的发展迫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延期,人才培训被迫停止等。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例如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加大了对互联网平台的运用,丰富了事业单位招聘的方式,扩大了人才引进的范畴。虽然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创新,尤其是在理念上创新。但是根据调查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仍然比较陈旧,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实际不符。例如我国2017年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文件,但在实践过程中,这项政策主要倾向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其他类型的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想要离岗创业,却不允许办理相关手续。
2.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内容不符合职工需求。虽然事业单位每年都会组织教育培训工作,但是从教育培训的实效看,其存在机制不完善、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一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缺乏制度规范性。例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实施的;二是培训的内容不符合职工需求。以在岗职工培训为例,事业单位对于在岗职工的培训内容并没有结合职工岗位的特点,结果导致培训的内容难以吸引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培训质量不高。
3.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立完善的制度是规范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但是根据调查事业单位在岗位与人员聘用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例如高级专家人才可能由于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数量的制约,而导致优秀人员不能及时被聘请为高级技术人员,制约其工作积极性。
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立足于新疫情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事业单位需要从以下方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树立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意识。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教育培训等工作都出现转变,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及时转变观念:一是要根据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的要求,为事业单位员工提供就业创新的平台。针对部分事业单位员工想要离岗创业的问题,人社部门及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结合本地实际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员工离岗创业;二是要树立大数据应用意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网络化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大数据技术,例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紧密结合大数据平台,尽可能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以及职称评定资料的审查等。
2.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增强培训内容针对性。201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社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规定》的通知,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对照该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一方面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既要保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培训的有效性,也要保证职工能够获得足够的培训课时。针对2020年上半年培训工作基本“停滞”的现象,需要做好下半年的规划,在工作与培训中寻求平衡点,创新培训方式,增强职工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意识;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也要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内容的设置。在培训过程中需要结合职工的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例如对于专业岗位的人员要侧重专业技能知识与思政教育培训。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培训,以此提高事业单位员工参与社会疫情防控的技能。
3.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突出绩效考核。针对事业单位聘用岗位数量不足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创新相关管理制度,解决单位岗位不足与聘用人员之间的矛盾。例如对于持有“惠才卡”等特殊聘用的高端人才,可采取直接聘用而不占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名额的方式;二是创新单位聘用管理制度,对于已评到中高级人员且达到一定年限,其不占用单位高级专业岗位指标,这样让后面上进的人员聘上去;二是突出流程再造,优化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流程;三是要突出绩效考核,加强对人资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通过这种手段提升人资管理的整体质量。
总之,新常态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攻坚战,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要求,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事业单位中人资管理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摒弃传统守旧的管理模式,创新思维,学习先进的、与时代接轨的管理理念,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紧跟我国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