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慧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使各行各业延缓开工、学校延缓开学,打破了各行业春季黄金招聘期乃至日常招聘的计划,导致卫生事件防控与正值毕业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较大冲突。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就业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重视度的普遍提升,现今高校毕业生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力,而疫情使就业压力和形势的挑战愈加艰难。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高达874 万人,同比去年增长40 万人,再加上尚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2020 年海外预计留学归来的60 万名学生等,待就业的学生总量十分庞大[1]。在此现状和疫情的共同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
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大冲击,因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减缓的情况下使得劳动力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据统计,在疫情的打击下,众多企业收到重创,其中包含旅游服务业、餐饮业等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还有许多企业暂缓招人计划并且出现裁员的情况,致使多人失业。疫情更是打乱了多数企事业单位“金三银四”的春季招聘计划。此情形下市场就业竞争形势愈加严峻。目前多数企业虽已复工复产,但劳动力需求量在短期内不会大幅度上升。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许多单位企业都可能无法正式开工,而需借助网络采用在家办公、上网课的方式,其中有招聘需求的企业选择网上招聘与面试的方式,即在线申请、远程面试、电子签约。但该方式制约着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毕业生无法更加深入了解除岗位职责和企业经营范围之外的内容,如实际的工作环境、同事、工作氛围等,而有的学生在疫情和就业等多种压力的影响下,会存在盲目求职、入职的现象,导致双方的满意度都未达到实际所需,使得实际就业效果并不理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下可造成全球经济下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极大挑战,而我国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出台了相关的大学生保就业政策研究生和专升本扩招政策落实较好,缓解了当下高校毕业生一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可为国家培养和储备更多优秀人才。今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18.9 万。除此以外,各地政府一方面应督促各方确保落实以下相关政策:一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应扩大招聘规模,提供更多面向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岗位,加强招收力度。二是2020 届毕业生档案可在学校留档两年,高校应为其依应届生待遇办理就业手续。同时,为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各地政府还需结合当地疫情实况实施更细化的促进政策,如适当加大对2020届毕业生就业补贴力度等。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如引导用人单位适当延长招聘和签订合同的时间等,与高校做好就业政策的指导对接,强化就业帮扶力度,从而共同向广大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2]。此外,对于事件形式严重地区的高校毕业生,政府要明确规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存在就业歧视。
据了解,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发布的就业信息能够给毕业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更是毕业生一个重要的求职渠道。因此,为缓解在事件影响下毕业生就业更难、就业压力更大的现状,各高校应积极做好相关就业指导工作来促进就业。首先,各高校应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做好保留2020 届毕业生两年应届生的待遇,确保及时向他们提供参与校招、办理就业手续等服务。其次,高校应结合实情积极推动线上校园招聘活动的开展,并在校内开发一些如助教、助管等岗位,向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多元化的就业策略。而后,高校应健全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云平台,给毕业生提供职业潜能测评、就业心理调适等线上指导。并在“互联网+就业”模式下做好相关数据的分析,从而向毕业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和岗位信息等。最后,合理简化毕业程序,加快毕业手续的办理,并向毕业生提供电子报到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等。最后,高校应对毕业生做好就业相关的心理辅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压力。
就业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本力量是影响最终就业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更应“韬光养晦”,根据当前形势努力提升自己并做好职业规划。首先,毕业生在做好当下毕业相关事情的同时,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意向。其次,借助各种网络招聘平台和渠道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综合分析自己求职意向的行业与岗位就业情况、求职条件与要求等。而后,根据规划努力提升自己的求职技巧,完善自己的求职简历、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操技能,以促进职场胜任力的提升,在未雨绸缪中做好就业准备。最后,毕业生应学会自我调适,理性看待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影响,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主动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目前我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取得巨大成效,一些高校已着手准备学生的毕业事项。因此为降低事件给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全面推进和落实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各高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则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共同攻克和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