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18 10:38:56
黑龙江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体系

吴 昊

(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1 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缺乏平台与环境的支持

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需要社会、经济、科技、产业等更大更多的平台和内外环境作为支持与基础。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当前在环境条件和平台支持上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第一,在社会结构创新、金融产业创新、互联网技术创新等关键基础层面缺乏对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由于社会、产业、技术、组织等大背景和大环境存在彼此独立、综合性不强等问题,必然导致互联网金融产业很难在相关领域和基础环节上获得必然的支持和保障,不能催生出交叉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新模式,最终影响了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第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风险长期居高不下。由于产业背景和治理环境的制约与限制,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开展不能取得各领域、各主体的有效支持,互联网金融产业表现出了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彼此独立,使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变革失去了有效支持。第三,互联网金融产业面临人力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的长期问题。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产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所导致的基础性问题,没有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支持和保障,互联网金融产业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1.2 互联网金融基础体系建设滞后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无论在基础上还是在体系上都存在着发展时期短暂、建设力度不足等实际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互联网金融产业在基础的征信体系建设上存在不足。金融系统、银行网络、借贷平台、企业和个人信息系统存在彼此分割、互不交流的实际问题,互联网金融服务获取到的信息难以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出服务对象的真实状况和信用水平,导致大多数互联网金融机构只能采取多维度校验和长时间考察的方式来进行风险防范,大大提升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成本和消耗。第二,互联网金融基础体系建设缺乏通用性和适应性。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机构存在“关起门来搞建设”的问题,致使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与世界互联网金融平台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基础建设过分依赖国外的管理体系,致使互联网金融基础体系不能适应国际化、中国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互联网金融服务缺乏必要的“软硬件”支持。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依然停留在简单的单机操作、局域网互联的层面,这不但导致互联网金融服务质量低下和效率不足,而且大大提升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信息与安全风险,难以在独立、专业、连续的状态下进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甚至对互联网金融系统形成了威胁。

1.3 互联网金融活动缺乏必要的监管平台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严密、系统、科学的监管体系作为前提,以确保这个产业在机制、组织、结构、功能、网络上实现不断发展和持续成长。而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进行的服务、推出的产品都存在着监管网络不健全、监管平台不完整、监管功能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专业机构、工商部门、职能单位难以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互联网金融活动和服务不能得到专业性、全面性的约束与控制,致使不规范、不严格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泛滥,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中缺乏政府与行业的全面引导与系统监督,产生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不规范、互联网金融产品适应性差等实际问题。

2 促进新时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2.1 建立新时期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大平台和大环境

互联网金融产业应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主动性积极向社会、公众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宽的层面上建立起支撑和加速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平台和大背景。第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互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新型金融项目予以更多而更全面的支持。从经济结构、技术平台、产业模式上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生活、科技和舆论基础,使互联网金融能够在更为良性的社会共识和更为高效的组织平台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支持,将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金融发展与产业成长进行更有机、更合理、更全面地整合,进而形成具有综合型、交叉型、创新型的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第二,要在大平台和环境建设与治理过程中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正视互联网金融行业现有的不足和缺陷,要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大格局和大进程中解决和处理好互联网金融的实际问题,将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工具,取得多维度、多主体的协同发展,在更为良性的空间和环境条件下保障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长足发展。第三,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教育机构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相关研究。解决互联网人才、金融人才培养过程中相互独立、彼此分割的问题,提升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真正培养出一大批跨学科、综合型、实战型的人才,进而在人力资源上确保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2 加强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基础体系建设

第一,互联网金融应该做好基础征信体系的建设工作。要全面整合金融系统、银行网络、借贷平台、企业和个人信息系统的数据与资料,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互联网金融服务对象的信用水平和真实信息,以此来建立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系和应用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金融专业软件的优势,为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第二,提升互联网金融基础体系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互联网金融产业要保证新时期的服务和产品发展符合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趋势与大方向,并主动参与到世界互联网技术体系和新一代金融技术标准的建设进程之中,使互联网金融体系真正实现全球化、市场化,进而开发和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互联网金融新服务和新产品。第三,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的投入开发支持力度。目前,互联网金融软硬件开发不足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在整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建立起支持基础体系建设的行业战略规划,加速引导资源对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和硬件升级的投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金融专业软件和硬件系统,既要做到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的信息与安全风险,又要提升互联网金融的独立性,以实现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质量、高效能发展。

2.3 建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管新网络

监管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在管控机制、组织架构、功能网络上确保互联网金融产业成长的重要前提,能够解决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现实性问题,化解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风险。一方面,要完善和加强互联网金融产业监督与执法的功能型体系,政府和主管部门应该整合专业机构、工商部门、税务单位、公安部门和金融部门的相关资源和功能平台,对互联网金融活动和服务进行全面监督和系统监管,针对性、全面性打击互联网金融非法服务和违法经营,建立起互联网金融标准化、功能化的监管功能体系,确保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政府和行业作为主体进行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监督与引导体系建设,既要保护规范的互联网活动和服务,又要做好自我改造和主动提升工作,真正发挥出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监督职能。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体系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34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16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