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方写作”是指跟以往以江南作家群为对象的“南方写作”相对的写作现象,这个概念既希望使广大南方以南的写作被照亮和看见,也希望作家能意识到“文化地理”“精神地理”对写作的滋养。2018 年11 月9 日笔者在《文艺报》上发表文章《新南方写作的可能性——陈崇正的小说之旅》,当时是希望借助“新南方写作”这个概念来彰显陈崇正写作中的独特想象力来源。其时,正在北师大——鲁院研究生班读书的朱山坡、林森、陈崇正经常一起讨论,他们认为“新南方写作”应该成为更具覆盖面的批评概念。2018年11月,花城笔会在潮州举行,会间包括杨庆祥、王威廉、朱山坡、林森、陈崇正等一群朋友也热烈讨论了“新南方写作”这个概念的学术可能性,认为它应该成为阐释当下广大南方以南写作现象的批评装置。
自然地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一个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最早提出“南方文学”这个概念的斯达尔夫人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一种来自南方,一种源出北方”,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和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兰西人的作品属于她所谓的南方文学;而英国、德国、丹麦和瑞典的某些作品则属于北方文学。斯达尔夫人强调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南方清新的空气、稠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和北方荒凉的山脉、高寒的气候,决定了生于斯、长于斯者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这种宽泛的定性论述基本能获得认可,不过也有质疑者,田晓菲的《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一书则力图证明,所谓“北方粗犷、豪放”“南方温柔、感性、旖旎”并非客观事实,而是彼时南北政治对峙格局下文化建构的结果。
“新南方写作”的一个重要对话对象乃是以江南文学作为核心对象的“南方写作”,在以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实践中,当人们提到“南方写作”时,对位的是苏童、格非、叶兆言等江南区域作家。这些作家当然重要,但是这样来理解“南方”将使江南以外更广大的“南方”被压抑于暗哑的腹地。虽然很难对“新南方写作”中的新南方地理如何影响写作做出定量分析。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格局中,江南的文化想象一直是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当人们想象南方时,对象已经发生了扩展,核心区域可能从江南而扩大到岭南。因此,新南方代表着崭新的经济生活及其催生的全新生活样式,代表着高科技、新城市与人类生活所形成的巨大张力,代表着南方以南诸多尚未被主流化的“地方性叙事”……应该说,“新南方写作”是一个召唤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种现成的,等待被完美描述、打包送入历史的概念。
从空间上看,以往南方文学主要是江南文学,现在谈新南方文学,囊括了广东、福建、广西、四川、云南、海南、江西、贵州等等文化上的边地,具有更大的空间覆盖性,因而也有更多文化经验异质性;从存在经验看,“新南方写作”既呼应着广阔的边地经验,也呼应着改革开放四十年里的底层经验、城市化经验以及正在到来的新技术、新城市经验。当我们谈论“新南方文学”时,不仅是在谈论一个自然地理对文学的影响问题,更是在思索文化政治和文明转型对文学所造成的挑战。
“新南方文学”和“岭南文学”看起来似乎都是文化性的空间概念,从其外延来看是有某些重叠性的,这二个概念的实质差异不仅在于“新南方”在空间涵盖性上比“岭南”要更大一点,更在于它们的指向并不相同。它们一个是面对现实和历史,一个则面向未来和可能。所谓面向现实和历史,是指概念本身隐含着对所属空间的文学现象进行现实和历史梳理、文化概括和精神提炼的倾向。这是一种面对存量进行工作的思路,岭南文学就是一个这样的概念,它使岭南的文学现象和历史文脉得到全面的检视,这种工作当然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它并不创造增量。假如在“新南方文学”框架中,便不能忽视其面向未来的维度。所谓面向未来和可能,是指对“新南方”的界定不仅着眼于区域历史文化,更关注技术迭代和时代新变赋予“新南方”的新质,以对文明转型的预判把握“新南方”将为中国当代文学创造的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如此,作为增量的“新南方文学”才具有更加建设性的意义。
本期“新南方写作”研究专栏,推出的作家中有四川的罗伟章、卢一萍,广西的朱山坡,海南的林森,广东的王威廉、陈崇正,他们是第一批被放在“新南方”视野中谈论的作家,但不是说他们才具有代表性。其实应该说“新南方”只是一种研究视角、一种谈论方式,一个作家可以被很多视角观照,一个视角也可以观照很多作家。参与讨论的青年评论家宋嵩、杨丹丹、刘小波、朱厚刚、徐兆正、陈培浩等人都活跃于当代文学批评现场,论述并未生硬地统一在“新南方”的阐释视角,但必将充实对“新南方”文学特质的理解。我们期待更多作家、批评家参与到本栏目中来,期待“新南方写作”这一概念能产生应有的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