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贵州省贵阳市H 区为

2020-01-18 06:34:26骆小砚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环球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乡镇事业单位干部

骆小砚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基本情况

(一)编制及岗位空编空岗情况

共搜集了38 个区属部门、12 个党群组织、9 个乡镇、8 个街道办事处,一共是67家单位的编制数和空编数。全区共有编制数3583 个,空编数673 个。

(二)现有人员岗位结构层次分布情况

截至2019 年12 月,H 区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参公)人数为1275 人(包含机关工勤),事业单位人数为1725 人。

(三)近年来现有人员的来源和流出情况

截至2020 年5 月,全区在5 年内招录新进人员1175 人次,通过退休、辞职、区内调出、在职死亡等下编制817 人次。

(四)年龄结构层次分布结构情况

公务员35 岁以下占比42%,年龄36-45岁,46-55 岁占比61%。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的年龄结构层次略优于行政的人才队伍。

(五)借用借调人员分布情况

截至2020 年5 月,全区共借用借调工作人员197 人,公务员48 人,事业人员149人。借出区外共21 人,占比10%,借用超过两年以上的有7 人,借用人员中男性共111 人,占比56%。从借用单位来看,编制单位流向的借用单位是省级部门6 人,市级17 人,挂职2 人,区内借用172 人。在区内借用人员中,组织部、区委办、政府办、各类专班是借用借调人员的重要流入部门。

二、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普遍存在人手紧缺

乡镇的各项考核任务较重,问责力度严,相比之下,正向激励少,反向问责多,容错机制不健全,部分乡镇干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主动担当作为不够,基层减负未能完全落实到位,导致乡镇普遍存在人手紧缺的现象。

(二)年轻干部流动性大

基层缺乏晋升的激励机制,年轻干部长期被上级主管部门借用借调,造成单位的发展动力不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造成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和后备干部储备工作的推荐、考察等程序不完善。人才培养、管理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干部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致使工作创新性、开拓性能动不足。

(三)人才队伍建设总量不足

虽然各类招考录用干部数量逐年增加,但总量仍然偏少。干部队伍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社会需求,各行业都普遍反映人才匮乏,尤其是乡镇村建所、法律专业,农业、经济等专业性人才,专业性严重紧缺,基层条件艰苦,相应的福利待遇难以留住人才。

(四)素质结构欠佳

高层次人才偏少,副高以上职务人员仅占7.3%。专业结构不合理,教育、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到达总数的83.9%,而基层工程、农业、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甚至出现有岗无人的现象。

(五)分布不合理

H 区干部职工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农村局、生态局等中心城区单位,除了分布不合理外,尤为突出的是区域分布不合理,出现专业技术人员向中心城区聚集的局面,造成乡镇及边远的事业单位人才急缺。导致基层干部出现了严重的“用人荒”以及用人“断层”。

(六)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够

工作人员安于现状,不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每年度的继续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更好地和当地所需的技术培训相结合,造成培训缺乏统筹安排,实效甚微。干部自学能力不强,致使干部职工对理论知识和上级方针、政策学得不深,领悟不透。干部教育培训方法不多,走出去请进来渠道不广,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未做到按需施训,致使干部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得到丰富,能力水平不能及时得到提升。

三、对策建议

(一)扩大总量,做好人才开发

努力做好人才开发,扩大基层人才总量。一是及时对空岗的事业单位进行补员;二是抓好人才培养,适应H 区经济发展结构调整需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才培训,逐步完善带薪学习、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在职进修为一体的培训保障制度,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三是抓好人才引进,科学以单位实际岗位需求为基础,通过“绿色通道”对高层次和急缺的专业技术人才,有计划的引进和安置。

(二)专才专用,做好人才稳定工作

专才专用,避免人才浪费,保障基层干部在相应的岗位上创造出更多的业务价值。一是严格执行事业单位聘岗实施办法,使得基层干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二是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过程中,对紧缺性人才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不设定开考比例”和到岗后兑现相应的福利待遇,使得基层岗位留得住人才。更需要对人才选用机制进行创新,一是要重视外聘人才的选拔,二是要重视单位内部人才选拔,通过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效率。

(三)以“项目+”,促进区域人才交流合作

以开发性项目和发展经济实力来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夯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项目依托,实现兼职、短期聘用、定期服务、项目开发、科研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柔性与专业技术人才实现跨区域合作,建立长期的契约式的协作关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轮岗”建立干部定期交流平台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易产生消极心理,认为既然“进城”遥遥无期,那干好干坏都一个样。一直在机关工作的干部易产生优越感,容易不思进取。干部的交流一方面能让干部经受锻炼,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让干部在不同部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建议工作年限达到一定年限时,乡镇干部与区级部门干部之间可进行轮岗交流。

(五)购买“第三方”服务,缓解基层单位的用人压力

政府应加以政策扶持街道辖区办,公共环境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委托专业社会工作组织或中介组织承担,政府专业管理机构对这些组织提供的服务进行考核和监督。

猜你喜欢
乡镇事业单位干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4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 09:42:08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