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优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18 06:34:26刘培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院校优化

刘培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部分,通过教育事业,可以有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素质,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人才储备量,保证社会发展更加稳定且高效。在教育事业中,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强化人才在体育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强化人才质量,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的效果,确保其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面貌来面对自身的学习生涯。

一、高职院校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来说,其能够对于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身体条件,这样对于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的学习生涯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1]。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定制相应的运动计划,并且在保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前提下来科学定制体育训练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加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优质完成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各项训练任务,全面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学生能够以更加良好的状态来完成在高职院校中的各项学习任务,逐渐成长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综合型素质人才。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

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保证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这样才能确保教学工作取得既定的教学效果。不过,在实际当中,往往存在教学目标制定模糊的问题,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也导致高职院校体育训练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教学质量较低的情况,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目标感,进而失去在体育训练当中的积极性,这种情况的产生对于高职院校体育训练工作的开展,显然是一种不利现象,也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之间积极沟通,做到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并且在学生产生认知错误的时候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这样才能保证高职学生取得更加优质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够通过体育训练来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不过,在实际中,往往存在的普遍现象便是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所注重的仅仅是课堂上教学内容的讲解,单纯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从而忽略了师生沟通,而这种情况对于教学工作并无任何裨益,甚至还可能对高职体育训练教学效率造成影响。

(三)学生积极性较低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较低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所投入的诸多资源产生浪费的情况,影响到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松散,且在考核过程中的要求也并不高,而学生仅凭自身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水平便可以轻松通过考核。这样便会使学生并不重视体育训练,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课堂的自由活动上面,将体育课堂当成了放松身心的一种手段,对于体育训练质量的提升并无任何裨益。

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的原则

(一)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导向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若是想要对于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首先秉承的一项原则就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为导向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教师与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还能使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自我身体素质的提升,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与训练中逐渐喜欢上体育这一门课程,且能够自发的加入体育学科当中的各项训练中,并且以超高的积极性即与主动性完成高职院校体育 训练的任务,从而优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效。

(二)保证教学模式的科学化

教学模式就是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训练的时候所采取的模式,只有保证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训练取得既定的教学效果,并且使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工作开展期间,若是想要做到教学模式科学化,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让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加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且符合学生的思想认知情况,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基础条件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全方位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训练工作的质量,强化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效果。

(三)重点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来说,该项工作的质量不但取决于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教学措施,还会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有关,只有学生保证对于体育训练的正确认知,并且以端正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的体育训练任务,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2]。基于此,为了全面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效果更佳,便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正确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意识,并且端正对于体育训练的学习态度,这样便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以良好的态度完成在高职院校中的各项体育训练任务。

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优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规划教学,打造精品教学

为了全面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且教学成效达到最优化,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便是合理规划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打造出精品高校体育训练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全方位优化与提升[3]。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对于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与研究,随后再综合本学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情况来做出合理分析,将全新的教学方式融入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同时,针对每一次的体育训练,教师都需要合理规划各项教学环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朝着教学目标努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的目的,同时也能打造出精品体育训练教学,为高职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学服务。

(二)细致设计课堂,构建实效教学

在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于教学课堂进行细化分析考量,并且能够在每个教学环节模块中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积极性为主要目标,采取多元化教育手段开展体育训练教学,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质量达到更佳。在实际中,教师所需要做的内容就是对于当前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细化分析课堂中的体育训练内容,再综合班级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将每一部分的训练内容自然的融入教学中,并且保证每个教学模块之间衔接的流畅性,以此保证高职院校体育训练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构建起实效教学模式。

(三)提高教师素质,精准驾驭教学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来说,若是想对于其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优化,还需要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体育训练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精准的驾驭课堂,从而令高职院校体育训练课堂达到既定的教学成效,以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质量[4]。而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便需要在高职院校的范围内,定期开展培训大会,在培训大会上向相关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与全新的教育理念,确保该部分教师的知识盲点能够得到补充,让其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首选与理念,并且提高相关教师专业素养,全方位保证其能够在教学中优质完成体育训练教学的任务。此外,还可以在培训会上面分享相关教育案例,让教师学习方法、总结经验,以此全面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训练教学工作的质量,需要具有针对性的优化体育训练专业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效果达到更佳,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且主动的加入学习中,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专业性的教学成效。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院校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 06:20:14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06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 22:53:45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