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发挥艺术治疗的作用

2020-01-18 06:34:26江鑫山东艺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博物馆心理健康艺术

江鑫 山东艺术学院

一、体验经济背景下的博物馆

体验经济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就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托夫勒认为,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历程中经济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三种经济形态,而体验经济则是继三种经济形态后新的经济发展浪潮。

博物馆是收藏、征集、陈列、学习和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场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参观、学习、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 年我国博物馆数量已达4721 个。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参观人数持续增加,2017年博物馆参观人数已达9 亿人次。

2015 年2 月9 日,国务院为更好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颁布了《博物馆条例》,并于2015 年3 月20 日正式施行。《博物馆条例》指出,博物馆应坚持为人民服务,贴近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贴近人民群众。作为我国公共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博物馆不再是陈列和收藏文物的地方,更是人们学习、娱乐、科学研究的重要体验场所之一。

二、艺术治疗是什么

艺术治疗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心理治疗形式。千百年来人们通过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不同形式的艺术活动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将艺术应用到心理治疗过程中却是20 世纪的事情。直到20 世纪50 年代后,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人们逐渐将艺术应用到心理治疗过程中来。美国艺术治疗协会将其定义为:“把艺术创作应用于治疗中,被应用于那些在生活中经历病痛、创伤、磨难的人,也被用于那些寻求自我发展的人。”英国艺术治疗师协会将艺术治疗定义为:“一种治疗的方法,在艺术治疗师的协助下,通过绘画、塑造等艺术素材,从事视觉心象表达,借此心象表达把存在于内心未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来。”

三、体验经济背景下博物馆融入艺术治疗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心理学与体验渊源已久

在中国汉语词典中,体验或经验一词解释为主体通过亲身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历和感受,这种感受是深刻的,会对亲历者的心理和精神产生深刻的回忆。哲学、美学、心理学都对体验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心理学上的体验是指主体在某种活动或环境下受到某种刺激而做出的内在反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层次在心理学上这种体验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来自视、听、触等外部刺激而产生的感官体验,另一种则是心理和精神上受到领悟而产生的高层次体验。心理学家米哈里·哈里齐克森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了心流体验(Flow experience)的概念,哈利齐克森将心流体验定义为:“个体完全投入某种活动的整体感觉,认为当人处于心流体验状态时,他们完全被所做的事情吸引心情非常愉悦。”

将艺术心理治疗与博物馆体验活动相结合,有助于观众或患者被他们所做的事情吸引,身心完全被吸引到体验活动的整体感觉,从而触发心流体验,使艺术治疗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我国心理健康问题严峻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社会压力的不断增长,我国近几年抑郁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 年,全球有超过3 亿人正在经历抑郁症的痛苦折磨,在我国抑郁症患者人数已达6400 万人次,每年约有100 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目前中国郁郁症的发病率约为4%,而且一二线竞争压力大的城市发病率高达10%—15%。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6.1%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健康的人数仅为10.3%。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气象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的影响。根据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全球普通人群中约有36.5%—81.4%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受过一次创伤事件,在灾后约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健康症状,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博物馆的特殊功能有利于在艺术治疗中发挥独特作用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不仅有收藏、研究、教育等基本功能,在新时代博物馆应该成为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改善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英国著名文化研究者戴维·莫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对功能多元博物馆发出这样的感叹:“博物馆真是一个奇怪而又奇特的领域,从其教育功能来说它不是学校;从其科研功能来说它不是大学;从其经济功能来说它不是银行和商店;从其治疗功能来说它不是医院;从集休闲娱乐功能来说它不是游乐场,但是博物馆如果有意实现这些功能它可以向需要它的人提供各类需求。”所以,时至今日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的中心,活动中心甚至是治疗某种疾病的中心。

四、博物馆如何在艺术治疗中发挥作用

(一)博物馆应积极转变功能与观念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在参加腾讯UP2019 新文创生态大会谈到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时,他表示过去谈到博物馆的功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把它看作是收藏和保管文物的地方,而忽略了它的其他功能,如教育功能、科研功能、社会服务功能。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作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博物馆,应积极转变功能与观念,努力在艺术治疗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博物馆相比医院或其他心理治疗机构,在艺术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医院因为其独特特殊的环境,使本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病人产生一种紧张害怕的感觉。而这些情绪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博物馆则不同,因为其特殊的环境在心理上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受,同时博物馆那些反应一定个性和精神思想的多元的艺术元素和多元艺术元素的作品,有时可以打动消费者的内心甚至产生共鸣,这些都有利于艺术治疗的开展。

(二)国内博物馆应积极借鉴国外博物馆的宝贵经验

相比于国内博物馆,国外博物馆艺术治疗相融合的模式早已开展,无论是理论研究、内容模式还是实践经验都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发展体系。参观欣赏、创作体验、环境感染三种不同的艺术治疗方式被有机结合;对治疗人群进行了科学细分,针对不同的参与对象设定不同的艺术治疗方案。而相比之下,我国艺术治疗的相关体系仅处于初探阶段,将艺术治疗与博物馆体验相结合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国内博物馆应积极借鉴国外博物馆应用于艺术治疗的宝贵经验,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完善艺术治疗和博物馆文化事业人才体系。通过例如相关志愿者培训、定期举行与艺术治疗有关的心理健康活动或相关艺术品的策展,开放可供人们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活动空间(艺术沙龙、手工DIY等),积极将艺术治疗与博物馆体验相融合,发挥博物馆的多元文化优势。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体验经济背景下博物馆的功能趋于多元,其功能已经不再局限于收藏、研究、学习三个方面。放眼国内外艺术治疗因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去治疗优势,在心理学界逐渐得到重视与发展。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研究结果表明,博物馆因其独特的体验环境与体验方式,已成为提供心理治疗的最佳场所,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博物馆应积极发挥多元艺术的优势,积极与艺术治疗相融合。

猜你喜欢
博物馆心理健康艺术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露天博物馆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