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境与人文之意
——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态美学探究

2020-01-18 03:59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居山水意境

许 艳

(阜阳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根植于农业文明,是经济文化繁荣之地,也是传统美学的制造与传播中心。城市所具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使城市成为跨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传统城市的规划思想与美学观念是建立在传统哲学思想和世界观之上的。无论是“道法自然”还是“民胞物与”,以及佛家“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虽然各自角度不同,但在本质上都表达了人和自然的相通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智慧。

一、山水之境——传统城市规划的哲学精髓

山水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山水诗画、山水园林是构成中国传统山水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山水比德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山水隐逸逍遥;以宗炳、王维为代表的佛教山水虚无超脱。儒道释的哲学思考在历史发展中融会成了山水审美之境 。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参天地,赞化育”,追求“仁、善”思想进而衍化“中和、礼乐”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所谓“中和”就是寻求不同事物协调有序的多样统一,这一点在传统城市选址、布局、构筑等方面均有体现,并凝结成我国古代城市艺术传统。“参赞化育”的生态审美观念倡导尊重自然,注重在自然进化中体现人的价值、智慧价值以及能力价值,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也因此,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通常利用自然之山水,结合人工完善兴建城池,使之不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通常还具备供水、防火、防洪排涝等功能。

在儒家哲学思想里,自然山水充满了人格特征。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管仲说“物可以比君子之德”,这种“比德”思想将自然的美丑与人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观联系在一起,表明自然与人的主观情志紧密相连,体现出儒家的美学观,如董仲舒将山水视为“仁人志士”进德修业的象征;刘向把“山”、“水”比作政德、比作仁义礼智。美国当代景观设计师约翰·O·西蒙兹说:“在所有的中国诗、艺术与宗教中都宣示中国民族对自然的特殊态度,并表现在他们伟大圣哲的思想中,他们的哲学以天人不悖的思想做主宰,此思想透过孔子的伦理哲学大方异彩,在孔子的伦理哲学里,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法则,被视作获得人与宇宙更深的和谐关系的规范。”[1]70儒家思想的“比德”思想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道家思想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追求出世离尘的山水栖居理想。主张 “师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才能“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道家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顺应态势认识事物,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徒劳无功,甚至受到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生存环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也就是人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把有目的变为无目的,即以自身为目的的时候,才能达到美的升华境界。[2]37这一思想成为中国诗词、绘画、园林等传统美学中的“性灵说”、“神韵说”、“意境说”的源头。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开启了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先河,成为中国哲学文化之魂。

庄子强调以“山水”悟哲理,为山水文化的“意境”理论开创了道家哲学基础。“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然而乐与!”庄子将自己的快乐融入山水林木、丘陵土地之中,并从 “坐望”、“心斋”的独特视角审视山水,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从而产生审美意象。庄子的著作不仅只描绘他在自然山水中的逍遥快乐,还包含了更多的令人深思的哲理。《庄子·秋水》说“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2]37就体现了朴素的相对论观点。庄子所代表的道家山水美学看重身心在自然山水中的静观体悟,强调“逍遥”山水,无我之境。这种审美模式侧重自由价值取向与精神体验方式,是道家文化浪漫、逍遥出世的文化象征,与儒道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设计审美的整体与和谐。尽管道家思想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朴素的生态观念,为当代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精神导向。

3.佛家思想

佛教最初在中国的传播依附于玄学,玄言清谈与佛教合流并趋,衍生出中国式佛教,为禅宗盛行奠定基础。佛教义理为文人熟知,士人的人生观与哲学观念发生转变,以玄对山水转变为以佛对山水,这一转变对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宗炳是佛家思想典型的代表,他的美学观念与佛学思想紧密相连。《画山水序》是中国画论史第一篇山水画论著作,宗炳提出“澄怀味像”、“山水以形媚道”、“卧游”、“畅神”等观念,把儒道佛山水美学融合贯通形成了特有的山水境界观,构成中国古典山水美学根基。佛家思想对审美心理的把握体现在审美思想进入“涅槃”后的顿悟,这恰是人的感知、理解、联想等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心理认知反映。[3]43

儒家强调人伦礼制规范之美,比德于玉、山、水及其它自然物象;道家崇尚自然主义,关注山水之乐。禅宗美学也讲人格,如它所说的“定慧”、“清净”、“解脱”等,但又主张“不着相”、“法尚应舍”。禅宗美学是在儒道美学的基础上进行空化和心化,故禅宗开悟是明心见性,是对自然景象的心化强调,返归内心进而体万物通天地,获得心灵的适意和生命的安顿。禅宗美学重塑了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具有一种超越的意味。

综上,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中和为美”的整体性意识表现,所造之物讲究形神意的统一。故而,山水之境成为人们理想栖居模式,山水成为心灵慰藉之所与情感投射之地。 “山水之境”已融入了栖居者的情感,被赋予了人的道德品格充满了人格特征,超越了自然之景,进入到栖居的美学层面。

二、山水之境——传统人居环境生态美学特征

1.规划灵魂——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为了克服园林造型艺术因时空和直观性所带来的视觉局限,文人雅士以画理造园,融入个人的艺术旨趣,利用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绘画技巧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4]造园家在意境的构成上充分融入个人审美心理和感悟,同时让欣赏者有“主人无俗态,作圃见文心”的深刻体验。

意境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4]中华民族长期的艺术实践对“意境”作出了完美和深刻的诠释。诸如在城市的选址上有“相形取胜”、“相土尝水”、“辨方正位”之说,涉及城池建设中的对地理地貌、水土质量、天文气象等因素的考量。[5]81而战国《考工记》有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5]81充分展示了古人在城市布局的完整规划。在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城市营建在选址、规划、布局及形制等方面呈现出重环境求实用,天地人和谐合一的特征。

在城市自然问题上,古人把自然山水看作审美理想和精神寄托,通过山水赋予城市生机和力量,使之成为理想栖居之地。受儒道释哲理学说影响,在山水园林的情境交融、虚实相生的契合中,山水意识成为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家园意识、归属意识。陈从周先生说:“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统命之曰意境。”[6]188这种“意境”是以自然山水为主题,以植物、山水、建筑、墨宝为物质手段,创造出的咫尺山林,无线空间的精神境界。“心物交融,物我两忘” 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美学境界, “意”给了城市感情共鸣,意境成为古代城市规划的灵魂。

2.美学取向——寄情山水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促进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借山之形,构山水之意,使山水形神兼备,“隐逸”思想也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观念中,寄情言志、意寄于境,使环境具备更为深远的景观价值。士人雅好自然,寄情山水大抵抒发归返自然,高蹈出世的情怀,将文人的品格、学养、境界情感渗透于园林中。如果说山水画中的“寄情山水”是人与景的单向对应,那中国山水园林则是心与境的无间契合。在中国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乏寄情于山水之中的审美取向,“山水”凝结的是民族文化情怀,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在千百年的相处中形成的发展平衡。

综观历史上的城市建设活动,无一不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与自然的综合反映,构成古代城市环境规划建设的气韵所在。自夏朝开始,城市建设从初期选址到后期营建,都有天地方位、山川风水的痕迹。如南宋临安城在选址和规划中,与地理环境结合紧密,充分利用水乡环境特点和优势,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南方山水文化城市规划杰作。谢灵运的《山居赋》精细描绘了自然山川风貌,涉及卜宅相地、选择基址、道路布设、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标志着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升华。《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5]86“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6]185《管子·度地》又说:“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形之肥饶者。”[5]86寄情山水需要因地制宜,环境建设与景观建设协同进行,才能造就大自然充满生机的意境。

3.审美过程——体悟达道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三大特征即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为代表。所谓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探讨天、自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体现出生态意识,对于自然的生态平衡,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7]128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面,所对立的两个面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又可互相转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则合乎量变规律。[7]128这种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思想成为中国辩证思维的主流。

所谓“直觉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凭借主体的灵感、体验、感悟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直接思维拓展了思维的想象空间,对于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道家认为“道”无形无象,只能依靠直觉经验感悟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是谓“悟道”“体道”。受直觉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传统城市美学著作中,经常可见“气象”“神韵”“境界”等颇具模糊性的概念表述。

对于传统城市环境审美而言,通过“步移景异”的视线流转,由形入神见深意,突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的视界局限,获得自然悟入的心理体验。直觉体悟是中国城市环境审美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一种颇具价值的思维方式,具有环境设计方法论上的意义。

三、人文之意——对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的启示

1.人文性

设计的人文性是以人为轴心,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8]33当前,国人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回归对唤醒民族自信的重要性。从设计的人文角度出发,将自然环境与山水文化相结合,回归本土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美学意境,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帮助人们在城市中寻找精神文化的寄托。山水文化是一种符号,通过现代设计思维将其转移摹写到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利用绿化、水系、地形、地势塑造人们心中的理想城市,追求“山非山,水非水”的意境,回应心中的山水。

现代城市环境建设,常以理性和功能主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而过于理性和功能化的设计失去应有的人情味,令人望而却步,这一点在当代人性化设计的思潮中已经呈现出来。人文性的城市环境建设,并不是要放弃或降低人类利益回归纯粹自然,而是更加有效地利用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通过新功能、新技术、新载体,摆脱旧载体形式的羁绊,解放创作思想,在深层领域取得与民族、地域传统精神的关联,开创高层次的地域环境设计,构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意境”。[9]128

2.体验性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的维度被凸显出来。除去城市空间中的硬环境如住宅、社区、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等有形环境系统,人在城市空间的软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城市空间软环境建设有赖于使用者的需求和行为催化,“体验”的维度从所在的城市环境中获得了张力,促成的空间形态变化。城市环境能否发挥使人获得身心愉悦的功能开始凸显,只有让更多的人在城市中获得更多安全、舒适和悠闲感,才能体现城市人居环境的价值。只有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及环境的配置上塑造独特舒适的体验,才能让城市环境价值得以完整的传递。

当前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被各种技术指标所控制,将自然山水景观的艺术审美与环境的功能性结合,利用山水的审美意味契合人们对城市环境的体验诉求,有利于扼制城市过于理性的思维,缓解城市环境中人们的紧张情绪。从人文角度将现代设计思维方式融入山水美学设计理念,可以保护历史文化精髓,弥补城市文化内核缺失的不足,为城市生活缔造更加完美的居住体验。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人类正在从工业化社会转入生态化社会,一个高度生态文明建设高潮即将到来,一场生态革命开始孕育,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生态性是现代化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遵从的设计原则。总体来说,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只有突破思维的禁锢,探索协调城市人居环境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真正做到从人居需求角度出发,才能够给居民以美学享受。

3.意境美

“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山石凝集了天地之精气,山因水而活,园林也因山水有了灵性。[3]34山水园林里的一花一木、一水一石,笔少而气壮、景简而意浓,凝聚着文人对自然的思想体悟。造园家在有限的园林空间营造出无限的空间意境,令生活与自然交融,成就了中国山水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

“境非独景物,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3]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意境的阐释同样适合城市人居环境设计,境与意相依托,不能割裂开来理解。信息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国人的审美思维指导下,重新诠释山水文化是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实践的重新悟“道”。山水之境不能单从主观上理解山水意境,也不能简单理解为“生态城市”,而是在内涵上艺通古今,集成变通,达到人与自然,科学与艺术整体和谐状态。 建设“物我两忘” “心怡神畅”的现代城市环境,需要秉承中国古代“山水”理念,使山水艺术精神获得重生。

中国山水园林的意境是造园者赋予园林的感情,反映了造园者对山水自然的态度及人生哲理。积极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探索城市人居环境的意境美,可以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同时,缓解城市特色危机。以此引导探寻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为将来的特色城市建设提供一种可能。

四、结语

城市美学是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文美、社会美、自然美的综合呈现。从古至今,优秀城市无一不彰显出人类对生存环境的追求。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价值与内涵,早已超越“城市美”的视觉艺术局限。但是长期以来,城市人居环境美学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形式美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于城市功能活动对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以及更深层次的影响,其结果则是城市美学观念严重缺失,只能给当前城市建设带来先天不足。当人们从艺术视觉看待美学,将美集中于“观”,并且将美观与经济和实用割裂对立,把美观凌驾于经济性和实用性之上时,直白空洞的形式美便日益风行。

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人文之意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体悟以及美化。城市与自然山水互为依托,形成自然的融合与过渡,淡化“人工”与“自然”的痕迹,既体现了现代化设计中对于自然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赞美,也指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无法回避的是,当前我国城市环境设计往往忽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美学研究远远滞后于美学观念的更新。人们在审美主体上,过度重视人工环境建造而忽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作用,使审美对象与审美环境在内容上脱空,反映在城市人居建设中,便呈现出一味的模仿与复制。在审美客体上,注重审美客体的实用性而忽视审美主体的精神需求与主观能动性,导致城市建设中美学追求,由于缺乏精神色彩和文化智慧而丧失活力;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无论是当前城市环境理论,还是未来城市的前瞻性研究,城市美学的主动性思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人居山水意境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爱在一湖山水间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山水》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