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伴随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教育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在享受现代学徒制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经受了不尽人意的缺憾,例如,利润动力不足导致的企业冷态度、管理松散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持续性奖励机制使得企业师傅参与热情下降。鉴于以上现代学徒制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2018年,笔者所在的教研团队,经过多方调研,形成了题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教育企业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课题,并与同年获批广东省职业教育外语教指委下发课题立项,该课题组提出了“教育企业”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并与同年将广东珠三角地区某市一家销售灯饰的电子商务公司引入校园,称其为安培电子商务教育企业。
学校及该电商公司与多家工业企业或电子商务公司签订有偿“代育人及接受就业”协议,利用本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学校众创空间等场所,打造成真实的电子商务公司,选派校内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广告、商务英语等专任教师为企业高管或业务指导,企业选派电商业务员以师傅的身份现场指导,按照真实公司的运营模式开展业务,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师生为核心,多个有产品策划及销售等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创业团队,从而实现高职教师“企业化”,学生“徒弟化”,校内电子商务公司“效益化”、“能孵化”的良性互动的教育企业。
该电子商务教育企业一是构建了“双主体”的师傅,即每组在教育企业培训的学生配有企业业务员和校内老师两个师傅。二是构建“双功能”实训基地,即教育企业兼有“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双功能”。三是构建“双业”并行的就业态势。教育企业与百家工业或电商企业预先签订了“代育人及接受就业”的协议,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项选择渠道,从而形成了毕业和就业并行的态势。此外还引进了“第三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引进社会信誉过关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教育企业中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全程动态评价,形成学校、教育企业、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三方”评价机制。
(一)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需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第二十条中明确指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而现代学徒制的落实需要校、企双方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配置以及质量评价等多个领域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才可能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其中,科学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建立全面、真实的学习数据、学习档案并对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业绩、情感状况等进行价值研判,形成准确、可信、有说服力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体现了高职院校对国家职教政策的执行力。
(二)弥补了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以外语学科为例,近十年,众多学者(李清华、曾用强、沈梅英、王笃勤、王华、文秋芳)针对外语过程评价的概念、理论、实践等多个维度、多个视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对比研究、过程评价对探究学习的有效促进等,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终结性评估只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它不能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来描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能力发展和成绩进步等方面的情况。而过程评价能弥补传统评价之不足,因为其评价模式是根据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其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过程性评价既能够弥补传统评价中的单一重考试、重结果评价内容,也避免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修够学分能毕业而学的被动学习动机。
(三)“双功能”使得过程性评价成为必然。教育企业是具有“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双功能”的实训基地。学生在教育企业发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兼有生产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征。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学生在教育企业里通过老师/师傅的指导后,获取了进出口订单,本身的学习活动就具有了产出能力,也具有生产性,考察其学习效果必然是根据订单额度、获取的利润多少等生产效率、效能来评估。学生在教育企业学习活动也是工作任务,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即是对工作质量、产出效能及创业活动的评价。从以上的多维度、多角度评价不难看出,评价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环境兼有工作环境两种功能,决定了对学习活动的评估及评价要采用过程化评价。
教育企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从评价主体、标准、方法、内容等多元化、多维度入手,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质量和效果及发展前景,推动企业、学校、师傅、学生等多方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教育企业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坚持一致性原则。基于国家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进行评价,确保“双标准”中的两个标准保持一致,合理对接,互不冲突,取长补短,确保不同批次的学徒考核标准一致。
(二)坚持过程化原则。考核标准不仅涵盖工作过程的知识点、技能点,还要涵盖产出效能,也就是效率、效益、质量指标。既要关注学生在教育企业学徒期间的工作过程体验情况,也要关注学生之间、师徒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契合度、合作质量等,更加重视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全过程中的工匠精神考核等素质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坚持规范性原则。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来组织实施考核,遵循考教分离,引入第三方客观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的公正、公平性。
(四)坚持便捷、高效性原则。评价指标及过程力求简单适用,便于操作。尽量避免给师傅、教师、学生带来过多工作量而干扰教学,评价指标尽量选取直接可测的具体指标。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任务驱动理论,课题组结合项目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实践成果,针对现代学徒制及教育企业的特点,按照专业学习时间特点,分教育企业入职前(简称“职前”)、教育企业工作学习过程中( 简称“职中)和教育企业结束后(简称“职后”)三个阶段构建了专业学习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双标准”的评价体系。学徒制中的学生、徒工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考核标准必须采用“双标准”进行,也就是既要遵循专业标准中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评价体系要求,又要遵循工作技能指标、效益指标、效率指标和质量指标四个指标来进行,同时也不得违反我国1996年劳动部会同国务院45个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对学徒工人的考核要求。
(二)构建动态、多元、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在教育企业学习内容的评价与评估建议采用多样、动态、质化、量化多元结合的方法进行。对学生是否完成了学习任务,任务目标完成的效果和质量等内容做出全面的评价。过程评价具体内容分职前、职中、职后三个环节。更详细的评价和监督内容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对学生在职前(教育企业学习前,在学校校园阶段)所有课程完成评价,二是对学生在职中(教育企业学习及工作中)产出效能,也就是效率、效益、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三是对学生职后(回到学校反思性学习中)的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的评价。
(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建议运用因素分析法将所有评价指标按层次逐层进行分解,将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议采用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按阶段细化评价指标。可以借用藏鸿雁等针对成人电大学生的过程评价权重设置。例如:职前阶段的权重设置0.05,职中阶段的权重0.95,职后阶段设置权重+0.05。评价施动者主要包括:学生本人、学校教师、教育企业师傅,第三方评价机构。学生在职中的成绩评判方法,由学习情况(20%)+ 教育企业工作情况(30%)+ 档案袋评价(20%)+ 业绩成果(20%)+ 学习成果(10%)五个指标完成对学生全部学习活动的判定(注:本成绩评价占比是作者所在学校教育企业中实施的评价占比,其信度、效度等测试的科学性尚未验证)。学生在企业的考核中要充分发挥师傅的作用,评价的施动者由师傅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通过多重主体的评价激励学生工作和学习的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人才培养过程中引进教育企业是在某职业院校刚刚实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也是在尝试中,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该届学生尚未毕业,该评价方式的效果及科学性还无法进行统计学上的验证,此文撰写,实乃抛砖引玉,谨供职业院校中同类专业教育工作者参考,同时也希望未来的有识之士从更多的研究视角探讨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