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明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长城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古迹,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争于气力”的战国时代,中原诸国既面临着来自外部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也承受着各国互相兼并的巨大压力。地处北部边陲的燕国,曾修筑过两道长城。一道位于燕国的北部,称燕北长城。一道位于燕国南境,称燕南长城。[1]燕北长城是为了抵挡北方的少数民族。燕南长城位于中原腹地,主要作用在于防御周边的诸侯国。
对燕南长城的研究来说,由于传世文献的记录模糊而稀少,古今地名、行政区划的不断变革,河道的变更等原因,实地调查就显得至关重要。从1958年开始至今,燕南长城所在地区共进行了多次规模不等的调查。根据这几次实地调查,我们对燕南长城的现况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直观的认识。总体上说,燕南长城的起点是易县科罗头山北麓的狼窝尖山顶,大体沿东南(或南)方向延伸,经过易县、徐水、容城、安新、雄县,到达文安,再向东行,到达大长田村东南端分为东西两支。两支长城分别向南进入大城县后,于刘固献村汇合。长城继续向南,到东马村遗迹消失。大城县的东马村可以说是终点。易县、徐水、容城3个县境内的71公里地面上,可见长城墙体15248米。长城沿线分布有多处遗迹,有军事设施,也有一般的古迹。①相关调查的情况,参见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徐水解村发现古遗址和古城垣》,《考古》,1965(10);徐浩生:《燕国南长城调查报告》,载于《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保定市文物管理所:《燕南长城调查报告》(内部资料);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文物春秋》,2001(2)。
实地调查之外,学界对燕南长城也有一些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城修建的时间范围、防御对象等方面。现在,学者们对燕南长城修建完成的时间下限基本达成了共识,即至迟完成于燕昭王时期。但对于燕南长城开始修建的年代则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燕南长城开始修建于燕易王的前后时期或燕易王时期,如徐浩生、保定市燕南长城考察队、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宋国焘①徐浩生:《燕国南长城调查报告》,载于《环渤海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996);保定市文物管理所:《燕南长城调查报告》(内部资料);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文物春秋》,2001(2)。等。一种意见认为燕南长城开始修建于燕王哙时期,如聂倩倩[2]等。也有的学者只是泛泛地提到燕南长城开始修建的年代,如白音查干认为燕国南长城应开始于昭王之前而完成于昭王时期。[3]第一种意见因为有实地调查做依据,显得更为可信。
燕南长城地处中原腹地,作为防御工事,修建的目的就是抵挡邻国的军事威胁。这一点基本没有争议,存在争议的是燕南长城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哪个(些)国家。就现有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齐、赵、中山和秦这四个国家。
白音查干认为,燕南长城是为了抵御齐、赵等国的侵伐威胁。聂倩倩持相同观点。②白音查干:《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5);聂倩倩:《长城与秦朝政治经济再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景爱认为燕南长城最初可能是为了防御齐国及赵国的威胁,特别是东部齐国。但燕昭王即位以后,主要威胁来自秦国,故燕南长城一直修筑到太行山的深谷中,即用来防御西南的秦国。刘争艳的观点与此相同。③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36页;刘争艳:《时空视野下的春秋战国长城》,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郑绍宗、郑立新提出,燕南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赵和中山。[1]
燕南长城修建的上限,可以从燕国与齐国的关系史中找到线索。燕国与齐国毗邻,历史上多有恩怨。见诸历史记载的重大事件,有春秋时期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6]1878齐伐北燕,谋纳简公;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昭公六年》(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1282页。《史记·燕召公世家》的记载与此不同:“齐伐燕,入惠公”,第1879页。燕釐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燕易王初立,齐国就趁火打劫,攻取燕国十城。[6]1881但慑于秦国的强大,齐国不久即归还十城。⑤《战国策·燕策》:“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太子即燕易王。可以看出,在燕易王之前齐国对燕国并未构成实质性威胁,到燕易王之时,齐国对燕国的威胁明显加重。为了防御齐国,有必要在燕齐边界修建长城。如果将燕南长城的修建上限拟定为燕易王时期,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而且这一推论基本上与历次实地调查情况相符。
燕南长城修建的时代及其防御对象是密切相关的。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燕南长城的修建也经历了一段时期。在此期间,燕国根据与周边邻国的实力对比和政治军事局势,不断调整对外关系,尤其是对外防御的重点方向。之前的研究也注意到了战国后期燕国的具体情势,特别是与邻国的战争来考察燕南长城修建的时代及防御对象。燕国后期还有一件不容忽视的史事即子之之乱,不仅对燕国的政治走向及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很可能与燕南长城的修建直接相关。
据学者研究,战国中期以来,禅让学说成为当时思想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子之之乱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中上演的一出历史活剧。燕王哙之时,子之“贵而主断”。齐国的使者苏代为了完成使命,劝说燕王哙将权力拱手奉于子之。士人潘寿⑥《韩非子》曰“潘寿”,《史记》《战国策》曰“鹿毛寿”。更是劝说燕王哙禅位于子之,说“子之必不受也”。而燕王哙居然就听命了,[4]368-369于是“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5]1675子之当政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于是将军市被与被剥夺了权力的太子平共谋推翻子之,而齐国也心怀叵测地表示要全力支持他们。燕国“搆难数月,死者数万。”齐国趁机大举伐燕,而燕国“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获得巨大胜利。在这次动乱中,燕王哙、子之以及将军市被都被杀,[6]1883-1884至于太子平则有不同的记载。①《史记索隐》引《年表》,“君哙及太子、相子之皆死”;《纪年》云子之杀太子平;《赵系家》云武灵王闻燕乱,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以上见《史记·燕召公世家》,第1884页。
齐国吞并燕国,引起了其他诸侯国的恐惧和强烈不满。②“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见《孟子正义·梁惠王章句下》。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在这种情势下,齐国不得不放弃燕国。虽然燕国得以复国,但是这次战争造成了巨大灾难。继位的燕昭王为报仇雪恨,广招贤士,“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经过多年经营,“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燕昭王二十八年,乐毅伐齐,“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余皆属燕”。[6]1885燕国终于一雪前耻。
燕王哙可以说真正践行了“禅让”,但是结局却不那么美妙。这一事件让思想界开始重新评估禅让制。战国后期禅让的思潮逐渐消沉,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浪潮淹没了思想界。[7]子之之乱不仅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使燕昭王切身感受到亡国的巨大压力。如何避免亡国的厄运成为首要的问题。子之之乱不仅造成燕国国内的剧烈动荡,还引发了齐国的入侵。面对齐国的侵略,燕国的士卒居然没有斗志,城门都不闭,这说明燕国内部已经腐坏到了什么程度!毫无疑问,这给燕昭王敲响了警钟,也让他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难想象,燕昭王对内政的改革和完成燕南长城的修建都是他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③关于燕南长城的修建与子之之乱的关系:傅振伦注意到子之之乱促使燕昭王对内政进行整顿和加强国防建设,但他的重点在于论述燕下都的修建。见傅振伦《燕国下都的营建》,《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3(1);廊坊市文物管理处的调查报告的论述比较全面,不仅考虑到了子之之乱对燕国内政外交的影响,还考虑到了齐国此时的战略转移对燕南长城修建的影响。见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文物春秋》,2001(2)。所以,燕南长城完成于燕昭王时期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因为燕昭王时期燕国国力比较强大,能够修建长城。另一方面,子之之乱后齐国已经成了燕国的头号敌人,防范齐国格外重要。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燕昭王之后燕齐之间没有大的战事,或可以证明燕南长城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燕王喜时期,燕、赵之间有过数次战争,[6]1886-1887燕国的防御重点也相应转移到燕赵边境。与此同时,秦国成了各国最大的威胁。秦国终于灭燕,虽然燕国将长城修到了太行山深处以防御秦国,也终归无效。
子之之乱不仅在燕国国内造成巨大灾难,还引发了齐国的大举入侵,燕国几乎亡国,正是所谓的“乱招兵”。很可能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燕昭王痛定思痛,不仅进行了内政改革,还完成了燕南长城的修建。燕南长城在一段时期内之所以起到了防御作用,主要应是因为燕昭王改革后国力的强大和齐国相对的衰落。战国后期山东六国普遍衰落,什么样的防御工事也无法阻挡秦国统一的步伐。历史事实一再证明,再好的防御设施如果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撑,没有国内人民的团结一心,永远不会起到人们一厢情愿相信的作用。固若金汤的古巴比伦城被波斯人占领,“永恒之城”罗马在蛮族军队的进攻下陷落,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有时候也没能挡住游牧民族入侵的铁蹄,马奇诺防线也难以保住法国的领土,而尚武的斯巴达人从未修过城墙却是希腊人的头号城邦。道理很简单,内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对国家来说,一般来讲内政是根本,外交和战争往往是内政的延续,且以国力为基础。正是深刻认识到了上述原理,孟子才充满自信地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孟子·梁惠王上》)。韩非子也不厌其烦地强调要根据时代和本国情况适时改革内政,以增强自身实力,认为“亡王之机,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也”(《韩非子·亡征》),而治乱、强弱都是内政的结果。历史的硝烟散尽,但历史留下的教训仍然沉痛而深刻。